明相 第九章 踏雪寻梅(3)斗诗
作者:屋顶骑兵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不一会,五花肉烤好了,端上来给每人两条。阿继眼尾看着众人,都是慢条斯理,一小口一小口品尝。他也学着别人吃起来,只有左光先才一嘴一条吃了下去。蘸料也做得十分精致,用酱油和醋做底料,小碟中间有一小撮特制的酱类,阿继尝了尝里面有豆瓣,有一些不知道味道的香草。蘸上肉,味道十分鲜美。

  五花肉只吃了两片,下一道菜已经开始烹调,只见一位中年妇女上来给诸人作了一福,“奴家张五嫂伺候诸位相公。”

  只见她拿出一套工具,下面一个小厮拎来水桶,她挽起袖子在里面捞起一尾半尺长小鱼。五嫂用一把铁刷起鳞,然后用精致的小刀剖开内脏,清洗,然后起开鱼腹的腩肉,放到预先备好的碗中,里面是腌渍的作料。阿继看不清楚有什么,只见五嫂翻来覆去给鱼按摩,然后放到一边,调制下一条。五嫂虽然普通使妇的打扮,但举手投足之间充满了美感,仿佛不是在烹调,而是在绣花。

  左光先小声道:“这位张五嫂可是县里首屈一指弄鱼的高手,平日大多去高门大户伺候。今日我也是第一次吃到她的手艺,好期待。”

  五嫂把几条鱼做好,按顺序一条条放到铜盘上炙了起来。两块鱼腹也就两指宽,在盘上反复,不一会就炙好了,五嫂端上来先给主家,然后一条一条做过去,这样就能保证最后那条也能充分吸收味道。

  阿继面前的鱼腹,竟然没有一点糟的感觉,煎炸得微微发黄,蘸料又换了一种,打底的仍然像酱油,上面放了一小撮黄绿色的酱。阿继一尝,味道好啊,打底的原来是一种甜醋,酱的味道有点接近日本芥末,阿继明白了,这是山葵的泥,也就是日本芥末主要的原料。

  左光先一口吞下一片鱼肉,可能是酱粘多了,辣得他张开嘴一个劲扇风,向外哈气,眼泪已经涌了出来。在座众人哈哈大笑。

  阿继心说如果不是那辈子的阅历,怕是这个丑也是免不了要出一下的。他沾了少少一点合着甜醋吃下去,鱼肉入口即化伴随着蘸料在嘴里化成一股浓香,阿继细细琢磨着其中滋味。这才叫美食啊,那辈子中华饮食文化早已没有了这般精致。不过要说量是真的少,吃到现在都只是尝尝而已。

  下一道菜简单一些,是上的生菜,两道荤腥之后,就是吃生菜,调剂一下口腔。阿继发现吃菜的时候,没有人喝酒。

  阿继小声问:“这一嘴才吃这么点,啥时候能吃饱?”

  左光先也不笑话他见识短浅,解释道:“这桌酒席怕是要吃到晌午去了,总共九道正菜呢,这才吃了两道,哪到哪啊。慢慢吃吧。”

  正说着,就听正席响起清脆的声音,原来方大铉用筷子敲着酒杯,“咱们这有酒有菜,也应有雪有梅。今日踏雪赏梅,我提议不如先每人以梅花赋诗一首。如何?”

  左光斗嘿嘿一笑,“方兄下令敢不从命?”

  阮大铖似笑非笑地说:“那也要有点彩头,如果做不出来可是要罚酒三杯哦。”众人自然应允,对他们来说做首诗还不是小意思。

  阮大铖的眼睛有意无意瞥了阿继一眼又道,“别忙,还有规矩,首先由方兄起首,按年岁大小,先四个人和方兄的韵脚;然后再由小弟变韵,后四人应小弟韵脚。诸位以为如何?”

  阿继眉头一皱,这个阮大铖是找茬来了,看看众人年纪,显然范赵戴加上左光斗属于第一个韵部。余下几个人就得应和阮大铖的韵脚,阮大铖是不给后面这几个少年思索的时间,不过阿继只比方孔炤大而已,前面还有两个人。

  方大铉笑道:“就阮老弟鬼点子多,好啊,我赞同。”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谁知道阮大铖又道:“还有还有,吟完之后,在座诸公作评,应试的便敲一下碗,如果有两人以为不中,便罚酒三杯,如何?”

  左光斗哈哈大笑,“你素有诗才,这不是监守自盗?考的都是我们。”

  阮大铖道:“我可不会考诸位啊,我所赋的韵脚是上一位第三联的韵脚,如何?”他这么说,难度更大,众人纷纷调笑,但也佩服阮大铖的难度。

  只有左光先哼了一声,“这厮总是这样,恃才傲物,每次都要想些鬼点子出来为难人。”这时一名家仆在门边支起一张小案,上面铺了笔墨纸砚,铺开了等着纪录。

  方大铉喝了一杯酒,想了想,缓缓吟道:

  奇香异色著林端,百十年来忽兴阑。

  尽把精华收拾去,止留骨格与人看。

  这首诗中规中矩,但最后一句以明志倒是铿锵有力。众人自然齐声叫了句好,一起敲碗。前四个人作诗的“钱闲”韵也出来了。

  接着就是范世鉴、赵相如、戴隐齐的顺序吟出,阿继发现这些人还真不是随便阿谀奉承,赵相如的诗做得有些勉强用错了一个调,立刻被众人抓住,罚了三杯酒。

  到了左光斗,前面已经有了时间,对他来说已经没什么难度,干净利落地吟道: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香,一种清孤不等闲。

  阿继暗叫一声好诗,前两句平淡无奇,但末联奇峰突起,堪称好句。场中自然又是一片叮咚不绝。而最重要的根据阮大铖定的规矩,由他起后面几名少年白丁就要以“霜香韵”做一首四绝。

  因为转了韵,纵然阮大铖也得沉吟一下,场中十分肃静,只听他叫声有了,开口吟道:

  古寺无尘鬓有霜,见来不是等闲香。

  寒宵同作罗浮梦,绝胜东坡在雪堂。

  “好!”在座诸位齐声叫好,特别是头两句,将眼前古寺院墙的积雪比喻成老人的鬓白生动形象,正好应景。由不得诸人都纷纷敲出清脆的声响。

  接下来轮到左光先,只见这厮二话不说,拿起酒杯闷了三杯,然后拱拱手,“呵呵,诸位大哥前辈,小子这点墨水就不敢献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