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之逆流 第四十二章
作者:黄帝炎.QD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臣等无能御敌,却要陛下亲领大兵来救,羞煞愧煞。只愿吾主不再小臣而入不测,则国之幸民之甚幸,臣纵使肝脑涂的……!”全副披带的罗虎半跪在华贵的御帐前,强忍着呕吐的冲动,声情并茂的表演着,身后跪满了做感谢涕零状的各级军官。

  守在帐前的御营士兵脸色怪怪的,七分错愕二分婉惜一分鄙夷。

  此次榆林之战,顺军主力根本无所做为,关键时刻更有放弃救援榆林,独自退回西京的意思。就是得知清军有所异动之后,行动也格外迟疑,竟观望了整整一日,致使阿济格大摇大摆的退走。李自成的种种杂念,别说是九死一生的榆林守军,就是他们这些老营部属也暗暗为之心寒齿冷。可到了罗虎嘴里却象是大众受了李自成老大的恩惠一般。那颠倒乾隆的马屁神功也未免也太了得了一些。

  御帐里的三人,却又另有一番心境。

  李自成虽未喜形于色,却也心怀大畅。他当初太过瞻前顾后失了方寸,事后未尝没有愧疚,更怕坏了自己的‘圣誉’。罗虎能这般知情识趣,却是再好不过了。

  伤势稍愈的刘宗敏捋须偷笑:‘好小子,真亏他娘的做得出来!’

  宋献策白多黑少的小眼睛里,却写满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惊奇。

  自古以来,臣子最怕的无非两件事,一是功高不赏,二是让君王对其心怀愧疚。前者自不必说,后者通常也不会有好下场。将心比心,谁坐上那把龙椅了,都不愿意有一个能让他自惭形秽的臣子老在跟前晃悠。罗虎这是宁可落下笑柄,也要消灾避祸,却已深得为臣者的个中三味。

  李自成笑着出帐,亲手挽起罗虎:“好了,好了!进来一同议事吧。”放在以往,如此小范围的密议,可是连李双喜都没有资格参加的。

  一进得帐来,罗虎就看到了铺在桌上的军图。不消说,此前三位巨头正在商议顺军下一步何去何从。

  这却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别看清军因为内部出现不稳,主动退到了神木(县治,位于榆林正北百十里)。可顺军的形势却远不象表面那样乐观,甚至可以说是从一个泥潭掉进了另一个泥潭,陷得反而更深了。

  正面进攻,双方军力相差无几,委实没有取胜的把握。拖下去又恐夜长梦多,一旦两淮的多铎回师西向,不管横穿河南攻打潼关,还是取道大同直接来陕北,顺军都很难招架得住。

  深吸一口气,理清了之前有些模糊的思绪,罗虎点着神木东北的那块地方掷地有声道:“为什么不在这里作文章。”

  众人顺着罗虎所指看去,顿觉眼前豁然开朗,若顺军掌握住察哈尔草原,既可给清军以四面楚歌的心理压力,又能切断清军视为生命的补给线(陕北可不是江南,就是清军放手劫掠也很难抢到能供数万大军消耗粮食,断了粮军队再多再勇,亦不足为惧),还可以威胁与之接壤的科尔沁,迫使吴克善率本部回救,大大削弱清军的整体战力。

  可高回报的事情从来都是伴随高难度的,察哈尔部有数万部民,岂是说拿便能拿下的。

  “察哈尔部是林丹汗的直系部族,骨子里傲得很,时下虽被通古斯人强行征服,可部族里许多人却无时无刻不想着恢复黄金家族的荣光,这正是我们可以利用的。”罗虎进一步的解释道。

  林丹汗即北元帝国最后一任大汗,生前在政治上倾向明朝,一直与清军交战,堪称努尔哈赤父子的强敌。。

  “怕是没那么容易。愈是这种没落的贵族部族,就愈是喜欢捡便宜打闷棍。如今阿济格的形势并不差,想现在就让察哈尔部造满鞑子反,难!”刘宗敏第一个发出了置疑。

  “那就让他们相信清军已经芨芨可危。不管怎么说,阿济格的大军总是退却,只要稍加演绎就能把这种退却说成一场空前的溃败。难道察哈尔人还能与阿济格当面对质不成。”宋献策够奸够诈,算是把人性给吃透了:“以这两家的心结,只怕阿济格愈是解释,就愈显此地无银三百两。”

  “兵力,带多少兵力去,是个大问题。带少了难以威慑那些蒙古鞑子。带多了目标过大,不但容易被阿济格过早觉察,还会削弱咱们正面的兵力,别弄得到时两头不落好。”刘宗敏的一语道出了个中最关键部份。谈判也好,招降也罢,都是要有实力做后盾,尤其当你要说服的对象一群反复无常的变色龙时。

  李自成一直保持着缄默,可思想斗争却比谁都来得激烈,两只大手频频摆动,额上也冒出汗珠。

  “我只需一千骑,三日内便可成事,如若不成,愿不成当受军法处置!”罗虎再次投下重磅炸弹。

  鉴于罗虎以往所创造的奇迹已不在少数,李自成同意了。其实就这个开价,他根本就会无法拒绝。失败了与大局无损,成功了却是捡了个金元宝。

  罗虎从御帐里出来时,他部将大多已经回去了,只有喀尔赤仍旧象木桩似的站在那。

  看着这个一脸憨态,实际却有一颗七巧玲珑心蒙古汉子,罗虎已经在象,也许扶持一个新的察哈尔汗会是很不错的主意。

  (半夜更新,新书榜最后一周了,请大大们多给推荐了,小黄只求最后几天混个新人榜前三,请大大们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