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旗 第六十九章 接战(上)
作者:紫钗恨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听说细柳营开罪了黄桂兰,黄佐炎心中甚是欢喜,脸上却是不动声‘色’:“允平,这一回得好好筹画筹画,好让柳营这帮土匪吃上一个大亏不可。”

  尊室允平面‘色’‘阴’冷:“统督大人,以我之见,还得在赵道员面前再进一言方可。”

  黄佐炎的年纪和赵沃差不多,也已是个老人了,华发早生,现在他极是从容地说道:“有什么好进言的,我们只要把他赶到了陆之平的活路上去,他们就得斗个你死我活了。”

  尊室允平那是极滑头的人,他在一边冷笑道:“您别忘记了,柳营可是全‘操’后膛的部队。”

  就这一点,整个北圻也只有法国人能办得到,越军那是全用鸟枪,便是防军这样的队伍,虽然号称全用洋枪,可是十二个营头,六千兵马也不过是三四百杆后膛枪。

  至于陆之平,他的前膛洋枪不少,可是论火力,怎么也比不过柳宇‘精’心打造的这两哨人:“统督大人,这两哨人尽‘操’后膛,火力甚强,陆之平虽然悍勇,但是正常情况下,绝非他们的对手。”

  “拆开来?”

  黄佐炎自己吃过这亏,当初就被尊室说调戏过一番,将他的队伍拆开好几块,哪一块都不顺手,而尊室允平就打着这个主意:“拆开来,让他们两哨互不呼应,甚至还可以拆开五六支队伍,每一支队伍都成了弱兵。”

  “此言甚善,我就到赵道员那进上一言,柳营居心叵测,不可让其同处一地。”

  赵沃那是极同意黄佐炎的意见:“此言不差,细柳、乌鸦两营有长‘毛’余孽之嫌……对了,那柳宇是不是你们越国明乡人?”

  黄佐炎平时威风八面,可是在这个时候,却象一个极听话的小学生,一切尽听从赵沃的摆布:“不是!此人不是明乡人。而是清人。”

  赵沃冷笑一声:“还真反了。李扬材前车之鉴。他还敢视若未见。”

  下一句他又问了:“他地防区在何处?”

  黄佐炎不敢多说一句话:“在山西省。”

  “山西省?”

  这一下子赵沃可就犯难了:“山西省离河内不远?河内还有法国兵?”

  “只有一连人。一百一十名。”黄佐炎在旁边推‘波’助澜:“不是大问题。”

  “这是件麻烦事。”赵沃道:“他纵有十营兵力,也是好处置的,只是这山西离河内太近。惊动了洋人,那可不好。”

  在清朝的官员当中,他算是有见识的一人,知道洋人不好惹,更知道惹了洋人,老佛爷动怒他吃罪不起。

  “那先将这两哨人拆开,分别调用吧。”

  与此同时,高平七灵山。

  这是陆之平的大本营,他在这里盘据已经十多年了。清军也曾动用大兵将其赶走过,但是他很快就又回来了。

  经过十年的经营,这里已经成了一夫当夫。万夫莫开之地,到处可以看到各式各样地营垒。

  高平一带,原本就是山林密布,不利于大军运动的地带,七灵山一带,更是崎岖难行,地形极为险要,再加上陆之平修筑了无数营垒,以致于当年赵沃领大兵来攻。也吃了他好几个大亏。

  陆之平本人,也算是北越这些广西义军残部中较有见识的一个,他现在手上拿着的就是刘永福的书信:“渊亭这人不仗义啊,当年我帮了他不少人,可是没想到,现在翻脸来打咱们了。”

  “怕他个鸟,咱们不是吃素的,拼了便是。”

  陆之平地山寨里,几十个头目就坐在地上。半赤着身子,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一点都不把进剿的官军放在眼里。

  他们都是些标准的亡命之徒,他们‘混’够了,也觉得自己活够了,很有些把生死置之度外的模样。

  “之平,咱们五十个弟兄替你打前锋便是,他们来多少。咱们灭他多少。”

  陆之平却是极是小心:“这一回动兵。不比往年了。”

  “怎么不比往年,有多少兵马。数得数得出来。”

  陆之平消息很灵通:“大清这次是动全力了,一定要把咱们这千儿八百弟兄给平了。”

  “真的?难怪他们拿出对付李扬材那个劲头?”

  李扬材入越,就曾得到过陆之平他们的大力协助,但是后来清军发疯一样地找李扬材‘交’战,那狠劲儿直让这些亡命之徒都为之心惊。

  “平李扬材,赵沃他们可是拼尽了全力,他们才一二十个营头,几场大仗下来,死的人就不下一千。”

  他们很难理解,清军找李扬材‘交’战的那个劲头。这自然是有原因的,堂堂二品大员率众入越造反,对于清朝来说,那是丢尽了脸面。

  满清这些大员,甚至包括慈禧在内,都是有着极其脆弱地自尊,一方面招惹不起洋人,一方面又希望能保留着最后一点脸面,这面子问题便是国体问题。因此李扬材入越之后,他们便拼尽全力去追击李扬材,以致于付出了惊人的伤亡也在所不惜。

  现在他们又要面子,想要用一场对陆之平的胜利,来挽回自己地颜面:“大清说我们可能会勾结法国人,所以在法国人勾结我们之前,先将我陆之平灭之。”

  陆之平说到这句话,心中就颇为郁闷,人生在世,第一件恨事就是卖国无‘门’啊。

  黄崇英的黄旗军确实是与法人勾结,卖国求荣,可是我陆之平却是想卖国,法国人都不愿理我,只是去同法国人联系,法国人都是敬谢不敏。

  可是大清却是用这个由头来找自己的麻烦,因此他恨恨得说道:“十二营防军,四五个营黑旗军,越兵还有数千人,全力使足了力气找咱们的麻烦。咱们顶不住啊。”

  几十个头目细细想了想,真顶不住:“那拼出一条血路来,之平,你说找谁的麻烦。”

  陆之平倒是‘胸’有成竹:“我已经想到从哪突出来了。”

  “哪里哪里?”

  “南面黑山沟那一带,那里是平地,我们刚好可以从山上冲下去。何况那里摆着了一个新营头,战斗力想必不会太强。”

  “谁的营头?”下面七嘴八舌地说道:“我们把洋枪集中起来,把这些新兵轰散了。”

  “十洲老叶的,这厮不够仗义啊,一招安就来剿咱们。”

  一说到叶成林,陆之平那是直摇头。

  他和叶成林相‘交’多年,双方关系很好,李扬材入越,他和叶成林便是李的左膀右臂。平时都是相互策应,没想到十洲一平,接下去就是轮到他陆之平的麻烦了。

  “老林?他不是投黑旗军了?咱们还是换个地方吧。”

  “叶成林这厮‘混’是‘混’了点。可是这鸟人蛮能打,不如从越南那突出去吧。”

  大家都是一个意见,那便是叶成林即使率领地是新兵,也绝对不好打,倒是越南看起来更象是软柿子,可以考虑着找他们的麻烦。

  陆之平却是直摇头:“难,其余地方,不是上千越兵堆在一起,就是清军和黑旗地营头。”

  他仔细说明了形势:“我陆之平平时号称统率过万弟兄。那是虚数,真正贴心的,也就是你们这七百多号弟兄。”

  “现在围攻过来的诸路大军,据说接近两万,我们哪一路都不惹,只有老叶这一路,人数甚少,看起来好收拾一点。”

  “叶成林带了多少人过来?”

  “他那个营头只有一百多点,旗帜也很新。是什么来着?”

  “黑鸟,一只大黑鸟。”

  “更紧要的一点,那一带的守兵,除了老叶那一营新兵之外,就只有两队越军,我们轻轻松松都收拾了他们。”

  对于陆之平来说,越南人仅仅是麻烦而已,人堆得多,那就是大麻烦。人若少了。那便是小麻烦,不是大问题。

  “黑鸟营?真难听。老叶这回越来越‘混’回去。”头目发着牢‘骚’,盘算着自己的实力:“真地是新兵?”

  “新兵至少有五六成。”

  “那还是麻烦,老叶这人,能打。”有头目说道:“其它地方有没有弱点?老叶带一百个老兵,比五百越南兵还要麻烦些。”

  陆之平又是摇摇头:“不曾找到过。便是稍弱一些地,也是越南兵几个管奇靠在一起,打起来麻烦着。”

  这些头目又说了些叶成林的旧事,觉得他确实能打,麻烦得很:“要不要派个信使过去,让叶成林给我们让出一条道来?”

  “老叶都没给我们信,这意思已经够明显了吧。”

  “真他妈的麻烦,他当真在黑山沟?”

  对于这高平的地形,这些头目熟悉无比,知道黑山沟那一带既不利守,也不利攻,攻守都不便:“他领了这么多年,都白‘混’了?居然把营垒扎在沟底?”

  “就是就是!老叶也是老将,怎么一下子就糊涂了。”

  待陆之平详细说明了叶成林的营垒所在之后,头目倒是燃起了不少希望:“老叶真他娘的‘迷’糊了,这地方能扎营的吗?这是死地啊。”

  “绝对是死地,大家想想黑山沟那地形,别说他一百多个新兵,便是一千老兵,我也敢用二百杆洋枪把他轰跨了。”

  陆之平一听到这,笑着总结说:“他是自寻死路,我们只能替天行道了!”

  ps:太痛苦了,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晚上一晚上想吐又吐不出来,所以原定的小爆发只能延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