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旗 第二百一十一章 反正(下)
作者:紫钗恨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德明并不清楚他的反正掀起了多大的风‘潮’,叉引出了:二矢舟人物。

  就在田德明宣布反正的第三天,他正狼狈地撤出衡阳城的第二天,整个湖南都在民变的风‘潮’中起伏不安。

  这一天整个湖南境内居然有六起民变,起事都是会党,规模最大的更是聚集千余人,以朱三太子复国的名义在长沙城外几十里的地方举事,让长沙城都为之惊动。

  规模小点只有百余人,在几天之内,湖南境内潜伏多年的会党竟是起事此起彼伏小而聚拢山林。大则袭击官兵攻打县城。

  在正常情况下,会党是注定不能成事的,组织上的无力注定了他们失败的结局,因此同盟会多次运动会党,却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

  但是在内有田德明起事,外有黑旗军大兵入境的情况下,这些会党的起事确实收到了极大的效果,一时间报急信件如雪片般地飞向了雄心壮志中的吴大巡抚。

  特别是在湘南、湘中地区,由于黑旗军势大,所以无论是官兵还是乡勇、团练,都抱定了避其锋芒的主意,把队伍分散布置,结果就是被一哄而上的会党逐个击破。

  在湘南地区情况尤其恶劣,田德明的反正让整个湘南为之震动,许多中下层军官和官员都只觉得晴天霹雳一般:“知府大人都投效黑旗军了!知府大人都不干了,咱们怎么办?”

  “咱们怎么办?。是摆在这些人面前的最大难题,田德明已经指出了一条明路了。

  因此柳宇也接到了雪‘花’的函件:“随云,这都是愿意向我们反正投诚的,只要我前锋一到,就愿意率部投诚!”

  事实上已经有两支团练主动拉队伍过来了,黑旗军也不含糊,虽然没有搞什么‘混’编,但是派了一连兵和一‘门’炮过去助战,让这两支团练献上自己的投名状。

  自己人对付自己人是最厉害的,别看这两支团练战斗力不怎么样,可是一看到身后有装备洋枪快炮的黑旗军压阵,那士气大涨,别的不说,头两天就替黑旗军找出了各乡团练藏起来的四十万斤粮食和大批副食,还攻破了一个由百余团练据守的村落?

  “形势大坏啊吴大濒手里握着宋代的瓷器,一边欣赏一边说道:“现在湘南人心不定,粮食无着,也不知如何是好,王帅多年转战,可有良策?”

  王德榜坐在下方,一脸正气地说道:“黑旗来势汹汹,不可孟‘浪’”。

  实际上他什么也没说,吴大濒苦笑不已:“都是田德明坏事,都是这厮坏事!”

  吴大濒一向是以诸葛亮自居,他更想学一学昔年的曾文正公,书生统兵而天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觉得自己干得很不坏。

  但是这一回与黑旗军的‘交’战,却给了他当头一‘棒’一一事实上,他的两万军队还在开进之中,不曾与黑旗‘交’过一枪。

  可是这两万大兵的调度,却是他完全是焦头烂额,光是每日粮饷、行军、驻营,就让这位自视才高八斗的吴巡抚崩溃了。

  现在军中对黑旗军甚是畏惧,自出发第一天开始就有人逃跑,越往前越是增多,到现在为止已经跑了八百人。

  更要命的是在自己的控制区内行军,居然也受到了会党贼众的攻击,会贼袭击分散的行军单位已经六七次之多,伤亡虽然只有三四十人,但是却令军心涣散。

  他总觉得再这么往前走,没到湘南,部队已经散光了。

  换任何一个人统兵,都能勉强完成这一次开进,但是吴大濒不行他可以说是完全不行的人物?

  与李鸿章一样,在甲午战争之前,吴大濒可以说是好评如‘潮’,公认是能员,几任巡抚任上都很称职,统兵练兵也有一手,内外都公认是知兵善任。

  可就是这位通晓兵事的吴大濒,在甲午战争中的表现让看好他的人跌了一个大跟头,谁都没想到这位能说会道的吴巡抚居然是一个赵括。

  在甲午战争的最后关头,他纠集了新湘军和湘军大将的儿孙企图反攻出关,可是一直到战争结束,二百个。营头的新湘军还一直没走到山海关,却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柳宇之所以敢以三十二个战斗连队的实力攻击湖南,就是挑中了吴大濒这个软柿子特别好捏一一对于这位吴巡抚在甲午的表现,他印象极深。

  事实证明,实在挑不出比吴巡抚更强大的,柳宇这赌局简直是翻了十倍的本。

  现在吴大濒已经收不回他的大言,更没有想到两万大兵陆路开进是如此困难的一件事,但是他又无法承担责任一一这两万兵力可以说是大清朝在两湖的顶粱柱。

  他尝试着寻求王德榜的帮助,但是王德榜却无意地打起了官腔,因此他只有做出自己的选择:“既然来势甚强,依我看不如先退回长沙再做打算吧!”

  王德榜算是知兵的老好了,一听这话就站了起来:“宪台老大人,这不行啊!万万不行,这可是把半个。湖南尽数让与贼军啊!再说,好不容易走完了三分之二的路程,若是就这么退回去,军心堪忧啊”。

  可是吴大濒考虑得更大的是困难:“如今田德明从贼,湘南大‘乱’,衡阳已不为我有,据奏报称除柳贼数大股‘精’兵逾二万人外,又有会党、叛军数千名,四处袭击我兵,现在各地兵勇自保尚无力,无力助我军与贼决战!”

  “现在湘南无粮无饷,会贼横行,是以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助我,故此”吴大濒说道:“我以为还是安稳些为好!”

  他很快替自己找到了借口,守湘南不若守长沙,长城工事险固,军民甚多,民风剿悍,早些年太平天国就没拿下长沙城,何况现在有会党在长沙附近起事,自己要保得长沙不失。

  他知道这两万兵是他最大的本钱,不容有失:“王老哥,我主意定了,你就别再说了”。

  与‘潮’水一般的开进不同,二万清兵是小心翼翼地加快速度往回撤。

  这也是湖南防线大崩溃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