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意通玄 第四十七章 只要九两八
作者:将心比肝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通过与中年人的聊天,陈墨才知道,原来那个边城的孙将军竟然在十年前也是汴京城中的一名小小的军官,而面前这个叫做华山虎的中年人正是他当年的战友。

  华山虎一边帮陈墨办理推荐信的手续,一边与陈墨聊点关于那位八面城孙将军的一些事情,陈墨不知道具体的事情,只能随便应付一下,而华山虎多年未见孙寅,倒也没瞧出什么破绽,只当面前的少年有些拘谨罢了。

  整个过程并不繁琐,华山虎把推荐信交到陈墨手上,说道:“好了,完事了,看你小小年纪,竟然想入剑阁,想必剑术应该不错吧?”

  本来想谦虚一下的陈墨忽然想到了面前中年人的性格定然不喜欢那些无谓的谦虚,于是便说道:“应该……还算可以。”

  没想到华山虎冷哼了一声,说道:“你这后生倒是不谦虚,想入剑阁的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剑术多么高明,结果最后能进剑阁的有几个?你可不要太过自大。”

  陈墨愕然,心里则是无奈的想不是你嫌我太过酸腐的吗?这回又说我自大!但这却不能说出口,嘴巴微张,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华山虎看到陈墨的表情,无奈地摆了摆手,继续说道:“好吧,就算你剑术高明,可是你以为剑阁仅仅靠精妙的剑术就能进吗?”

  陈墨小心翼翼地问道:“剑阁不就是练剑的地方吗,除了剑术,还需要什么?”

  “一看就是个雏儿,”华山虎摇了摇头,说道:“你要知道,我北魏虽然民风好武,有一身好武艺在大多数地方都能混的很好,但你可别忘了,剑阁可不是什么寻常的地方,为什么这么多年能进入剑阁的人始终极为有限?而上了那座天门山的人在近几年更是一个都没有?”

  看到陈墨脸上露出的好奇的表情,华山虎显得极为满意,低声说道:“就是因为,剑阁的入阁考试,不仅仅是考究剑术,还要考究礼乐书画。”

  陈墨料想面前的中年人不会无的放矢,便有些不解的问道:“可是剑阁不就是练剑悟道的修行之地吗?为何还要考究礼乐书画这类……酸腐无用的东西?”

  “我也觉得礼乐书画这些东西酸腐无用,只有大楚那些娘娘腔的公子哥才会去学这些无用的东西,我堂堂北魏男儿就应该横刀立马,驰骋疆场,立不世功名!可是——”华山虎叹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无奈的神色:“可是这个规矩是那位在天门山上的剑圣大人亲自定下的,而皇帝陛下也是对这件事颇为赞许。打那之后,每年便有很多剑术不错的年轻人倒在了这文试之中,而文试能过之人,大都剑术平平,于是这几年能进剑阁的人就越来越少。”

  陈墨苦笑道:“没想到进入剑阁修行还要考究这些东西,书画列入其中倒是还可以,不过这礼乐于剑道着实没有什么联系吧?最重要的是,礼乐这两样东西我是一窍不通啊……”

  华山虎站起身来,紧身衣在他的枯瘦的身上也显得有些松弛,而那双极小的眼睛此刻却闪烁着一丝精明的光芒,拍了拍陈墨的肩膀,低声说道:“这些年我见过无数像你一样剑术精湛的少年,最终都因为文试没过而没能踏入剑阁,留下了终生的遗憾。不过……”

  华山虎的说话声越来越小,最后干脆把嘴巴凑到陈墨的耳边,极为小声地说道:“我近些年来搜集了一些入阁考试的题目,把题目编订成册,手抄了一份,……你看,便是这个。”

  华山虎掏出一沓由汴京最常见的劣质草浆纸订制而成的小册子,递到了陈墨的面前。

  陈墨接过来一看,便被封面上的几个大字给镇住了。

  “历年剑阁考试真题精选?”陈墨把脸贴在上面又看了好几遍,确定自己没有看错,讶异之余声调都提高了几分:“这……竟然还有这种东西?”

  华山虎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说道:“我与孙寅的关系极好,才留了一册给他的子侄,虽然你不是他的子侄,但看在我与孙寅多年的情分上,这本册子就卖给你了。要是别人来的话我最少也得要他们十两银子,但看在你乖巧懂事的份上,便少要你二钱银子,只要九两八!”

  陈墨猛然觉得现在的景象与曾经的某种电视节目很相像,于是有些微微发怔。

  “别再犹豫了,只要九两八,九两八!”华山虎挥舞自己干瘦的手臂,然后从长桌下面又掏出一本与桌子上相同的线装书,啪的一声拍在长桌上,说道:“现在买的话还赠送典藏版古典巨著!”

  走出军部的大门,陈墨的手中多了一本册子和线装书,想到自己从八面城到汴京一路拼死拼活才赚到了五十两,而那位华山虎大人只需要抄一些小册子便能轻轻松松的赚十两,陈墨便有些烦恼。

  一脚踢开地面上一块无辜的小石子,陈墨迈开脚步,却不是去客栈的方向,来到一条比军部前面那条街要繁华许多的街上,在一个须发斑白的老人开的馄饨铺上吃了一碗馄饨,时间已经接近晌午,吃馄饨的人也不多,反倒是街上的行人变得比早晨更多了一些。

  陈墨吃了一碗馄饨之后又跟老人讨了一碗热乎的馄饨汤,小口的喝着,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不停地从馄饨铺前穿行而过,除了北魏的人,其中夹杂着的外地人也不在少数,通过他们与众不同的衣装的服饰就能看出,而在这些外乡人中,一个被硕大的斗笠遮住了面颊,身上穿着黑色粗布长衫,胸前挂着一大串念珠的和尚吸引了陈墨的注意。

  和尚的背上背着一件被黑色布条包裹着的长条形的行李,布条包裹的并不严密,很容易就可以看到里面的一把剑。

  黑衣和尚走的极快,很快便消失在陈墨的视野中,馄饨铺老板正在一边洗碗,见陈墨一直盯着那边的和尚,便好心提醒道:“小伙子,那可是舟山岛上的苦行僧,不是一般的和尚,可不能这么盯着人看。”

  陈墨点点头,说道:“多谢老板提醒,不过……既然是和尚,还能有什么不同?”

  老板微微一愣,摇摇头,说道:“这个倒还不知道,反正舟山岛上的和尚就是跟普通的和尚不同,不同在哪里我也不知道。”

  陈墨又道了一声谢,然后站起身来,看了看附近的街口,又问道:“老板,大将军府在哪里?”

  北魏的将军极多,然而大将军就三人,栖身于凉州的宁火在汴京并没有府邸,于是老板问道:“黎将军?”

  陈墨摇了摇头,说道:“不,是孟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