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当诸侯 第十一章 暂驻北海
作者:亮剑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第十一章暂驻北海

  北海城下的数万黄巾贼众,在听到管亥战死的消息时,整个大营的兵士当即溃乱而逃,原本正与刘宪部作战的刀盾兵,在见到管亥的头颅之时,斗志也随之被瓦解,转眼之间纷纷四散而走。

  天亮之后,结束战斗的刘宪率部在城下驻扎休整,当清点完这次的战斗损失后,刘宪发现他的部下,竟然战死一百八十人,其余活下来的三百二十人,人人带伤。

  面对这样的结果,刘宪心底自是不好受,当下他强忍着悲伤的情绪,对赵云道:“子龙,把所有战死的兄弟,都集中到一起埋葬了,一定要为他们立块墓碑,以供后人祭拜。”

  赵云默默的点了点头,这次战斗损失这么大,他知道自己有一定的过错,首先他应该考虑到,在偷袭敌营之前,要是先派出一人与城中守军约定里应外合的话,这次他们就不会付出这么大的损失了。

  其次从一开始之时,要不是他对自己过于自信,从而轻视了贼兵战力的话,他们也还是可以避免一些伤亡的。

  “子龙,你也别太自责,我是这支军队的统帅,任何决策都是我做的,这次我们虽然付出的代价是大了点,但我想经过这次战争的洗练之后,我们只会更加强大的。”刘宪虽然心情不好,但看到情绪低落的赵云时,他还是强笑着安慰了他一句。

  “子陵,汝不用宽慰我,这次的教训云定当铭记于心。”赵云显然心中已有顿悟,当下他肃然回了句,木然的走出了大帐。

  望着赵云离去的背影,刘宪坚信经过这场战斗的洗礼,以后不管是赵云,还是存活下来的这些兵士,都将会更加成熟起来的。

  “子陵,北海相孔融大人,请来探视。”典韦破锣般的声音,在帐外响了起来。

  刘宪闻言之下,忙披着件血袍,迎了出来,“晚生东莱刘宪,见过孔大人。”

  孔融,字文举,青州鲁国人,后世有建安七子之首的美誉,更是圣人孔子的二十世孙,可谓是名噪一时的人物。

  面对这个当世大儒,刘宪自是礼仪甚恭,不敢有丝毫怠慢,这会孔融拱手作揖还礼之时,抬眼打量了一下刘宪,此时的刘宪虽然一身血衣,但在孔融眼中看来,这身扎眼的血衣不但不让人反感,反而更加见证了刘宪为解救北海时,所付出的牺牲于努力。

  更让孔融满意的是,刘宪在自己面前时,不但没有丝毫倨傲之色,反而十分恭敬谦和,面对如此温文尔雅的刘宪,孔融自是大生好感,当下忙扶着刘宪的手臂,道:“子陵有伤在身,就不要如此多礼了,尽管好好躺下休息,融已经命人备好饭食衣物,犒赏军士之物,也随后就会送到营中。”

  “多谢孔相大人。”刘宪当下再次作揖道。

  孔融这会亲手扶着刘宪走进大帐之余,一边摇头笑道:“区区薄礼何足道哉,若非子陵率兵及时襄助,我北海十万黎民,怕是难遭乱军涂炭,今日融已经呈上报表,向朝廷为子陵请功,我料无须多时,朝廷必有封赏。”

  “为朝廷讨贼,宪不敢居功,再说家父也是死于黄巾贼兵之手,如今宪只不过是继承父业罢了。”刘宪闻听孔融为他请功了,当下虽然心喜,但表面却还是一片平静的说道。

  “唉,说起刘刺史,融昔日也与他同朝共事过,彼此倒也一些交情,若此算来,融当为喊你一声贤侄了。”孔融听到刘宪提起父亲刘岱之事,到也是一脸惋惜之色。

  “宪实不知家父竟与孔叔父有此交情,刚才多有怠慢,还请叔父受侄儿一拜。”刘宪当下忙起身,口喊着叔父,跪地再拜道。

  “哈哈,贤侄快快请起。”孔融眼见刘宪如此识相,自是对他更加满意,当下伸手扶起刘宪,赞叹道:“刘公山有子若此,(刘岱字公山)此生无憾矣!”

  接下来俩人又聊起了一些往日朝廷之事,孔融这会忆起往日在京师之事时,也是一阵唏嘘,当说道当初得意之事时,却又是眉飞色舞,在说道失意之事时,又是连声叹气。

  俩人这样一聊,就是大半个中午,要不是后来北海主薄王修,前来催促说有政务需要处理,孔融似乎还没有打算离去的意思。

  “贤侄,汝就安心在北海驻扎下来,但有所需尽管派人来说一声,融必当全力满足。”临别之时,孔融拉着刘宪的手,再三嘱咐道。

  “多谢叔父关怀,宪自当从命。”刘宪当下作揖拜谢之余,又亲自送他出了营地。

  这边厢孔融刚走,典韦就气呼呼的闯了进来,道:“子陵,那个鸟太史慈,我刚才按汝的吩咐,亲自领人去寻着了他,可结果那家伙竟然推辞说,要赶回家侍奉老母,等有空之后再来拜访,你听听他娘的架子多大。”

  “太史子义孝义为先,咱们理应体谅才是,大哥无须这般生气。”刘宪对于太史慈孝义著称,倒是有些记忆,当下听到太史慈返回了老家时,他倒是没有觉得太过惊奇。

  “哼,要不是因为那小子对汝有救命之恩的话,刚才韦非把他拉下马背,狠狠的揍上一顿。”典韦想想太史慈那倨傲的神态时,还是忍不住有些气恼的说道。

  “大哥,这又是在为何人置气啊?”这时赵云从外面走了进来,看着一脸气呼呼的典韦时,疑惑的询问道。

  “没事,大哥他就这个脾气。”刘宪摇了摇头回道。

  “子陵,刚才孔大人送来的犒赏钱财衣物,我已经全部发给弟兄们了,战死的弟兄们那一份,我会派人送回右北平他们的家人手中,现在营中的弟兄们的情绪也还算稳定,也没有人抱怨。”赵云听罢,随即把自己在营中安排的事情,向刘宪他们说了一遍。

  “子陵,这次咱们战死这么多弟兄,汝为何不下令招降俘虏,反而把那些俘虏都交给了孔大人的部下?”典韦想起早上自己收降的那几千个俘虏,就这样被刘宪送给了城中的兵马时,着实有些想不通。

  其实刘宪自然有他的打算,当下他遂解释道:“大哥,你先别激动,如今我们栖身在北海城下,若是我们表现的过于热衷扩展兵力的话,必然会引起孔相的猜忌,这样一来,反而对我们不利,如今我们既没有地盘,也没有充足的钱粮,就算是招募到兵马,也并不是一件好事。”

  “与其这样,我们不如干脆一兵也不招募,暂时先在城下休整,待探清楚兖州的情况后,我们再做打算,毕竟家父之仇,宪就算暂时报不了,但身为人子,有机会宪还是应当亲去东平祭拜一下的。”

  刘宪心里明白,自己要想报仇,似乎也不大可能了,不过讨伐明面上杀死刘岱的黄巾乱军,他还是要做做戏的,但要想把东郡的曹操给灭掉,刘宪目前还真没有这个疯狂的念头。

  “大哥,子陵考虑的有道理,招兵之事,不急在一时,只要我们还在北海栖身,暂时就别在提招兵之事了。”赵云想了想,也觉得刘宪说的有道理,当下自是附和道。

  “既如此,韦遵从便是。”典韦虽然心有不甘,当对于刘宪他们的话,他自然不会有意见。

  其实这会刘宪,还有一些话,并没有说,知道历史进程的他,已经能确定今年之内,曹操必然会因为父亲死在徐州,而讨伐徐州刺史陶谦。

  如今正是初平四年的二月下旬,刘宪虽然不知道曹操东征徐州,是发生在几月份,但他却清楚的记得,曹操征徐州,必然是在今年。

  而现今北海之围,因为自己的到来,不但提前解围了,也没有了平原刘备的事情,至于接下来的徐州战事,或者兖州方面的事情,如果能够扯扯曹操的后腿,对于现在的刘宪来说,无疑是件更实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