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当诸侯 第二十一章 危机降临
作者:亮剑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第二十一章危机降临

  刘宪在安排妥当之后,遂亲自送程昱走出了营帐,一行人在走出营门之时,忽然一阵狂风刮起,一时营地中间的旗杆,被吹得摇摇欲坠,营中巡视的一伍士兵见状,赶忙冲上去扶持却仍然无法扶持住,正在众人惊呼之时,闻讯而来的典韦大喝一声。

  “闪开!”只见疾奔来到旗杆处的典韦,一手执旗杆立于风口之中,竟让原本摇摇欲坠的旗杆瞬间巍然不动,面对这样的场面,营中数千军士,人人看得目瞪口呆。

  程昱立足观看之下,一脸惊容的道:“此古之恶来也。子陵帐下有此猛将,当可胜千军万马矣。”

  刘宪淡然一笑,道:“此人乃宪结义兄长,陈留典韦是也。”

  程昱闻言,心下不由感慨的暗道:没想到不过数月,刘子陵竟网罗到如此悍将,看来此番自己留在此处,或许并不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当下他们边走边聊,刚到了营门口时,恰恰这时赵云,领着一队军士,正好张贴告示而回。

  身骑白马的赵云,一身银盔白袍,手提亮银枪,远远看去,端的是威风凛凛,有若龙腾虎跃之势。

  “子龙,快来见过程先生。”刘宪这时见程昱,正打量着飞马而来的赵云,遂笑着招呼着赵云上前。

  “先生,这是宪结义二哥,常山赵云,赵子龙。”刘宪拉着翻身下马而来的赵云,对程昱介绍道。

  程昱眼光何其独到之人,这会在看到赵云身手敏捷的翻身下马之时,就已然看出眼前这个俊美的青年,必然也是一个文武兼备之人,相比之刚才的典韦,程昱对赵云,更是多了份欣赏。

  “见过子龙将军。”程昱作揖行了一礼。

  赵云听到刘宪喊程昱先生,当下也赶忙拱手作揖道:“拜见程先生。”

  “子陵,告示云已经贴出去了,相信城中百姓见后,必然会对我军态势,有所了解。”赵云在行礼之后,遂对刘宪说道。

  刘宪点了点头,对程昱道:“先生,早去早归,宪翘首以盼。”

  “子陵,尽管安心,昱快则一月,迟则三月必归。”程昱当下翻身上马,在马上拱手作揖回道。

  “先生一路保重!”刘宪望着飞奔而起的马匹,追出数步之余,仍大声喊道。

  骑在马背上的程昱,听到背后刘宪殷勤的喊声时,心下感慨之余,也是暗暗起誓道:子陵,昱今生必将竭尽所能,为汝献策谋划,至死不渝。

  “子陵,这程先生何须人也,竟使得你这般重视?”赵云在旁见刘宪在程昱走后,一副怅然若失的神情,惊异之余,不由开口问道。

  刘宪深吸了口气,道:“程昱,字仲德,东郡广阿人氏,熟读兵书韬略,有汉初陈平之才,乃兖州名士也。”

  “既然这程仲德如此人才,子陵为何又让他走了?”赵云听到刘宪对程昱这般评价时,自是一脸惊诧之色。

  刘宪摇了摇头,随即把刚才如何见到程昱,以及程昱此行之事,尽数跟赵云说了一遍,得知事情始末的赵云,这才长叹道:“子陵,汝还真有上天眷顾,今日若没有遇到这程先生,我们怕是再多努力,也会被付之东流了,如今有程先生前往青州缔结盟友,我们在东平定可安然无恙。”

  刘宪欣慰的笑了笑,赞同道:“子龙所言甚是,今得先生襄助,胜的精兵十万。”

  接下来的几日,刘宪亲自布置了一套练兵方案,交由典韦负责训练兵马,赵云则巡视全城,负责全城禁卫治安,以及清理城中那些富户豪绅逃弃后的宅院。

  事情果然如刘宪所料,赵云第一天领兵清理原东平国国相的宅子时,就在宅院的一口枯井之中,发现了一个地窖,从中挖出了五百石粮食,以及价值数十万钱的金银玉器。

  紧接着接下来的数天,赵云率领的五百兵士,在城中其他豪绅富户的宅院之中,挖出了一万多石粮食,和大批金银细软,得到这批意外收获的刘宪,自是大大的解决了断粮的危机。

  这边厢赵云在获得大批收获之时,刘宪当即让军士,在城中设立了粥棚,赈济灾民,与此同时刘宪还招募了一批儒生,负责帮助他整理全城户籍,清点人口,以及清算城中土地等等民生问题。

  经过数日没日没夜的忙碌之后,刘宪总算弄清楚了,无盐目前在户籍的人口,一共是四万七千八百九十五口,壮丁九千余人,妇孺老弱三万八千余口。

  共有水田四千顷,旱地六千五百千顷,平均下来的话,以现在的人口来分配,每人可分到二十一亩土地,然而据刘宪调查之后,发现自汉灵帝熹平五年(公元176年)以来,当地的百姓,实际能够分配到的土地,人均不足二亩,以至于连养家糊口都难,更别提还要上缴一大堆的苛捐杂税。

  另外刘宪还在协助他的儒生口中得知,十年前,也就是公元186年时,无盐有八万余人口,而今却已经将近少了一半。

  而至于原本属于贫民的土地都到那里去呢?经过刘宪派人核查之后,发现当中有五成的土地,被当地的官员家属霸占,剩余三成则掌握在富商豪绅之手,真正到百姓手中的土地,还不足二成。

  也正是因为如此恶劣的土地兼并问题,才导致了大汉王朝的迅速衰弱,虽然近年来东平的官员豪富豪绅,杀的杀,迁移的迁移,原本兼并的土地,都成了无主之地,然却因为黄巾乱军为乱,导致当地百姓,同样无法耕耘,致使如今东平的成片土地,都成了一片荒芜之地。

  了解了当前的形势之后,刘宪当即对眼前的九名儒生道:“从即日起,尔等九人,即为无盐分田使,负责给百姓分派土地,按户籍人口分摊,每人可分三亩水田,五亩旱地,待秋收之际,按田地收获,抽取三成赋税,但有一条,必须晓谕民众,那就是土地不可私自转让出售,违者一旦发现,按杀人罪论处。”

  “诺!”九人齐声应道。随后一人,出列道:“国相大人,分派土地,必有纠纷,我等文弱书生,一旦遇到刁民,该如何自处呢?”

  刘宪抬头看了那人一眼道:“汝姓甚名谁?”

  “学生赵安。”赵安见刘宪询问,倒也没有胆怯,显得有些气定神闲的起身回道。

  刘宪点了点头,肃然道:“赵安,汝所虑有理,我会安排一曲士兵,负责协助你们,但尔等切记,凡事需要秉公办理,若有徇私舞弊者,格杀勿论。”

  “谨遵国相大人晓谕。”赵安九人听着刘宪那杀气腾腾的话语时,心下都是一阵暗跳,当下纷纷拱手应道。

  这边厢刘宪着手分派田地之时,典韦手底下的四千兵马,在典韦以及刘宪改良的训练方案训练之下,也日渐形成了战斗力。这四千人当中,其中大部分都是他们从北海来东平一路,收拢的那些黄巾溃军。

  时间转眼就到了五月上旬,正当无盐县城秩序逐渐恢复了起来,城中的百姓在重新分到了土地后,开始着手忙于播种麦菽之时。

  一条消息悄然在城中传了开来,三十万黄巾乱军,在曹操大军的围堵之下,正在黄河北岸的寿张集结,准备南渡黄河进入无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