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当诸侯 第四十一章 再让徐州
作者:亮剑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第四十一章再让徐州

  秋高气爽,原本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然而因为曹军的压境,此刻下邳城下,显得一片肃杀。

  经过旬日的休整,恢复元气的曹操亲率诸将,分左右列阵于下邳城下,曹操一马当先,列于阵前,扬鞭喊道:“陶谦老儿,吾劝汝打开城门投降,否则我军攻下城池,鸡犬不留。”

  站在城门上的刘宪,闻言大笑道:“曹孟德,汝不会在做白日梦吧?我徐州十万将士,百万黎民在此,粮食可供三年,焉能向汝投降,汝又何本事,尽管使出来便是。”

  “哼,刘宪竖子,休得张狂,若非看在汝厚颜求饶的份上,吾早在兖州,便亲手斩下了汝的狗头。”曹操骑在战马上,怒视着刘宪骂道。

  “曹孟德,亏你还自诩知兵,难道兵不厌诈,汝也没有听说过?哈哈……曹操老儿,吃我一箭。”刘宪放声大笑之余,当下手执强弓,力贯双臂,对准城下的曹操,猛的放出了一支羽箭。

  四百步的距离,对于飞射的羽箭来说,不过是眨眼之间的功夫,此刻的曹操还没来得及笑出声时,他幕然发现那支羽箭真的朝着自己射了过来。

  “啊!”惊慌之下的曹操,再也顾不得形象,赶忙一个翻身,滚落下了马背,而就在他落下马背之时,刘宪射出那支羽箭,刚好射在了马背之上,受伤的战马吃痛之下,发出一阵嘶鸣之声,拔腿便逃离了战场之上。

  这一刻两军战场上,所有的人为这一幕所惊呆了,四百步的距离,射出的箭矢不但达到了四百步距离,而且还射中了目标,这完全脱离了所有人的想法。

  因为所有人的常识中,都只认为弓箭最高的射程,不过是三百步,而且三百步外,基本上就算命中了目标,都已经没有太大杀伤力。

  “将军威武!将军威武!”瞬间之后,下邳城墙之上,响起了彼此起伏的喊叫之声,一时之间,声震原野,惊得城下的曹军兵马人人色变。

  而这会城下的曹军诸将,在惊醒过来时,纷纷纵马上前,护佑着曹操撤回了中军。

  此刻战场上要说最平静的人是谁的话,那显然就是刘宪自己,刚才那一箭,虽说是他超发挥的水准,但正在的原因,刘宪却是清楚,那就是他占尽了天时和地利因素,加上良好的心态原因,促使他射出了那支鬼斧神工的一箭。

  首先他刚才在射箭之时,正是东北风强劲之时,从而使他借助了顺风之便,其次他是站在城头之上,这样居高临下之下,自然就占了地利因素,加上他在射出那支羽箭时,并没有保着射死曹操的心态,而是存在戏弄之心,如此一来,发挥超常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

  回到中军的曹操,惊魂未定之下,只得道:“传令,撤军回营。”

  这边厢曹操领军刚回到营地,流星马飞驰进入了曹操帐前,“主公,大事不好了,兖州已经被吕布所破,目前吕布在陈留太守张邈的拥护下,任陈宫为军师,领军占据了濮阳。”

  曹操闻言,皱眉道:“兖州若失,我等皆无家可归了,如今看来,我等只能无功而回了。”

  荀彧点头道:“主公所言甚是,如今徐州有刘宪在此,我军急切难下,莫若连夜撤兵,先稳定兖州局面,它日再图徐州不迟。”

  戏志才也附和道:“兖州乃我根本,若不早日收复,后果不敢设想,理应立即回军。”

  曹操见众人意见一致,只得叹了口气道:“传令,全军连夜拔营回军。”

  传下将令之后,曹操悲戚道:“此次征徐州,操不但未能报父仇,还致使侄儿安民战死,更损失了数千军士,更令三军将士,疲于奔命,此等过错,皆操一人承担,还请诸将勿生怨言。”

  “主公无需如此,我等誓死追随主公,肝脑涂地,在所不辞。”夏侯渊等一干将领闻言,纷纷俯首喊道。

  曹操见状,心下稍安之余,遂上前把众将扶了起来。

  当夜曹军数万兵马,秘密拔营而走,待到天亮之时,大军已经出了下邳境内。

  次日,当城外的探子回报,曹军已经撤退之时,欣喜之余的陶谦,当即宣告了全城,并且大摆筵席,宴请刘宪一干将领,以及徐州文武官员,共同庆贺此次的胜利。

  酒过三巡之时,陶谦举盅道:“今日得以保全徐州,皆赖子陵之功,如今谦已经老迈,今后徐州还需仰仗子陵多多效力。”

  “使君大人客气,今日之功,非宪一人之力,而是徐州诸将,以及全城将士共同之功罢了。”刘宪谦虚的推辞道。

  “哈哈,子陵过谦了,来,谦再敬汝一杯。”陶谦大笑一声,待放下酒盅之时,陶谦顿了顿,道:“子陵,不知汝可婚配?”

  刘宪愣了愣,如实道:“家父曾为宪迎娶过北平将军公孙瓒之女为妻。”

  “哦。”陶谦闻言,不由把目光投向了糜竺,待见到糜竺的眼色之时,他遂继续道:“男人大丈夫,三妻四妾,实属平常,既然子陵只有一房妻室,莫如谦就再做个红娘,让子陵再添一房如何?”

  “这……”刘宪挠了挠头,刚想推辞,坐于刘宪下席的程昱,早把陶谦神色看在眼里,心知其中有戏的他,由于担心刘宪拒绝,而坏了事情的他,当下遂抢先道:“使君既有此美意,子陵理应答应才是。”

  “哈哈……好,此事就这么办了。”陶谦满意的大笑一声,接着道:“子仲,谦若没记错的话,汝妹今年刚好年芳二八,不知可有婚配?”

  糜竺忙起身施礼道:“舍妹未曾婚配,若刘将军愿意迎娶家妹,实乃家妹之福分也。”

  “好,此事就这么定了,改日请谶人卜卦,选个吉日,谦自当为子陵,举行个仪式。”陶谦满意的大笑一声,自作主张的就把事情定了下来。

  刘宪坐在下首,虽想推辞,但眼看木已成舟,只得恼怒地瞪了程昱一言,自顾自的喝起了闷酒。

  待筵席结束之时,陶谦却再次出人意料的站了起来,拉着刘宪的手,请他坐到上座之上,然后拱手对众人道:“谦已经年过六十,身体日渐羸弱,而二子又才学不就,难堪国家重任,而今刘子陵乃汉室宗亲,又年少有为,理应接掌徐州,还望诸位共同辅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