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双龙之变身魔女 第四十二章 怨念
作者:天天吃泡面.QD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苏兄的意思,似乎并不愿意见到两家化解恩怨,这又是为何”师妃暄敏锐的察觉到了苏言的心思。终于开口道

  苏言见这位一直沉默不语的仙子,终于开口,意有所指的道:“那要看什么情况下,如果是符合自己的利益当然无碍,如果是不符合自己的利益,甚至要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化解所谓的恩怨那就另当别论。”

  他话里话外,都是针对慈航静斋。到不是他对慈航静斋有什么意见。若是弃开敌对立场他不但对慈航静斋没有什么不满,反而是无比敬佩她们的高明手段,

  事实上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像慈航静斋一样大义凛然,以天下为己任说服对手心甘情愿的牺牲自己的利益。只是他没这本事情,说白了就是眼红。所以他才会羡慕嫉妒恨。

  师妃暄修炼的心有灵犀,苏言的心思自然瞒不过她。隐隐中觉得苏言话中有话很不对味。感觉到这位从未见面的一方霸主,对她有着不小的成见,不动声色的道:“苏兄!此话怎讲?”

  苏言悠然道:“秦兄这是明知故问,以我为列子,如果有人用为天下百姓着想。让我像某些势力投降,牺牲我辛苦打下的基业。这种牺牲自己所有的利益成全他人。我是绝对不会作。反之我当然会欣然接受。当然我也真心尊重能够舍己为人的人,那才是真圣人。至于怂恿别人,以满口天下大义为,慨他人之慷,实际却是什么也不用付出。不过是假仁假义。玩弄天下的的伪君子罢了。苏某虽然没什么志气,但是绝对不会沽名钓誉要我放弃别想了。”

  苏言这是借题发挥,指桑骂槐,针对正是面前的师仙子,让这位未来的最强说客绝了她让自己放弃与李阀争霸的心。什么天下兴衰,什么道义之说,对他都无效。

  师妃暄心里暗暗皱了邹眉头,她没想到苏言会把话牵扯到了争霸天下去去,让她觉得不解的是,苏言的话中明明跟她毫无关系。但是不知道为何,她感觉却是在针对她而来。她这一次游历,本是奉了师命,想见见当世各方豪杰,考察一下究竟谁是天下明主,值得静斋将和氏璧托付与他。

  师妃暄淡淡的道;“得民心者得天下,王朝霸业,一向是有德者居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隋炀帝失了道义被天下弃之。苏统领志向高远。想来自是应该多为百姓着想。而不会陷入一己之私之中。”

  她的称呼由苏兄,变成了统领。这位师仙子正用着自己的方式,对苏言表达不满。

  苏言心中冷笑,他当然知道师妃暄,此次为为何而来。但是他早把慈航静斋视为假想敌,绝不肯跟对方合作。露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道:“秦先生!告诫的是。苏某观秦先生谈吐不凡,必然有大才之人。苏某白手起家一直磕磕绊绊,深恐有所差池,祸害了百姓。只是这么多年苏某治下,积累了不少疑惑。到想像秦先生请教。以先生的才干,替苏某解惑。”

  师妃暄虽然察觉苏言心中有异,但是她念及自己身负的师命,轻轻叹了口气道:“秦某一路走来,惟见苏统领治下不曾遭战火之乱,民生安息,称得上世外桃源。以统领治理一方的本事。秦某怎么敢对统领说三道四。”

  这一路考察过来,一路见识了南方几位声势最大义军治下情况。其中杜伏威军纪不严时不时的骚扰百信,但他已经算不错,其他的义军跟隋军没什么两样成不了气候。也就李密相对要好一些。但也不及苏言治理下的百姓安居乐业,各种安民政策,以及法度都让百姓得利。

  这一路上来,听到最多的是对苏言的称赞,在民众心中,更是拥有极高的赞誉。她先人为主,在心中已经认为苏言是开明君主的良好形象。不知不觉对苏言产生了莫名的好感。

  那想到真正见着本人的时候。苏言却是毫不掩饰自己的权利欲望。完全就是利益熏陶自私自利的暴君作派,

  苏言诚恳的道“秦兄!妙赞了。圣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人力穷,集思广益,才能够精益求精。还忘秦先生指教。”

  师妃暄虽然仍然觉得不对,但是感觉现在的苏言顺眼了许多。似乎才有一些明君的模样。心中安慰着自古帝王明君都是如此,便道:“指教不敢当,苏统领请说?”

  苏言道:“秦兄既然赞誉,我治理得当,民生安定。可知道是何故?”师妃暄微微愕然后道“自然是因为统领,采取了安民政策。军纪严明赏罚有度,不似其他义军,军纪混乱,祸害百姓。”

  苏言点了点头道:“军纪严明,才能够百战百胜。民众安居才能获得民心。但是这些法度在好,也需要得利的人手执行。不然即便法度在严,得不到执行。也是一纸空文。即便是执行也会因为种种原因不得其法。所以我需要的是大量的人才为我治理天下。秦兄可否告知我该如何招揽人才?”

  师妃暄淡淡一笑道:“以苏统领的威势,自然不缺能人异士。若是缺乏人才,自是榜文邀请天下有志之士。相信以统领的声望自是有高人来投。”

  苏言微微摇了摇头道:“这是虽然能够解开燃眉之急。但总非良策。所谓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我要招揽合适的人才却不能够用此法?”

  师妃暄沉吟道:“苏统领自然是可以相仿,隋炀帝,开科举,取贤士。”

  苏言点了点头道:“没错这确实是好办法,我正是使用了此法!不但为我招揽到了我需要的人才,还为我解决了未来被实。但是问题来了。科举本是隋炀帝所创造,按理来说隋炀帝开科举为寒门士子提供了晋升渠道。为何他在先生话中却成为了失道君王。”

  师妃暄暗暗的邹了邹眉头她显然没想到,苏言饶了一圈却是为了针对她,淡淡的道“隋炀帝,横征暴敛,不体恤民力,导致天下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自然失了民心。”

  苏言佩佩而谈道:“横征暴敛本是为了开运河为南北带来巨大便利,完成伟大的利民工程,三征高丽,是为了稳固北方形势,防止北方外族联合形成大患。无论从何种方面,无论换谁作上这些位置都会这么作。试问古往今来有多少帝王能够作到。为何如此作为的一位帝王却成为了昏君。若是一位昏君,岂会作这样利国的事情?”即便到后来李阀建立的大唐,不是一样继承了隋朝的征讨的高丽政策。

  师妃暄目中掠过了一丝诧异,在人人都认为隋炀帝是一个昏君的时候,苏言却提出了另一番独到的解,沉吟道:“这些国策本没错。但是隋炀帝却忽视了民众疾苦。导致了民众无法负担,百姓苦不堪言,没了活路自然失去了民心道义。”

  苏言道暗道一声等的就是你这句话从容道:“若是按照秦兄说法,民众活不下去为了生存起义我能够理解。但是一些门阀大族,本就是既得利益者。他们不但没有受到损害反而从中受益,为何他们却大举反旗。是否说明他们也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帝王野心。而根本不顾天下,不顾百姓的利益。这样让局势更为混乱,说白了不就是为了一己之私吗。可是秦兄说过一己之私不能得助,但是现在形势让在下不解了,君不见他们不但没有消减反而气势如虹,若是得了天下,秦兄是否还会觉得他们是因为一心为民。”这种对外宣传口号,那去哄骗别人还行,那来哄骗他师仙子也真会小瞧人。

  师妃暄心中感叹于苏言的煞费苦心的反驳,她自然知道苏言话中所指。她师门虽然没有明确的选择,但是早已经心仪于李阀。她对师门的决策深信不疑。但是却又无法反驳苏言的话。若说苏言也是如此。但是实际上苏言的所作所为。都是针对祸害百姓。让百姓深恶痛绝的势力。何况苏言还作着接受难民,为难民提供庇护,更有能力的门阀,别说作了,连一点相应的动作都没有。

  而打着为天下的师门中意的李阀看似针对隋军,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李阀不过是为了占据关中的绝好地盘。

  她所谓的为天下百姓。根本占不住脚。就像苏言所说,最没有资格反对隋炀帝的就是这些门阀。他们不但是隋炀帝时期的得利者,也是隋炀帝时候的执行者。人家义军因为走投无路,为了活命而反。门阀士族不但不是政策的受害者,反而还是受益者。根本没有举反旗的理由。

  师妃暄轻轻叹息道:“苏统领说得没错!是秦某失言了。”她实在想不明白苏言为什么会如此费尽心思的要反驳她。

  她那知道,面前已经把她视为假想敌。对她的怨念何等的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