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804来自未来 第六十章 村官训练班一
作者:脸上长痘痘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嘉庆九年的十一月初三。

  身为大帅府的管家姨太太的刘宛若,很是享受这一刻。今天是给阖府上下的男女下人们发放月钱的日子。

  至于张氏,小门户出身,本来就不擅长这些,而且她还有个女儿,自然不敢和刘宛若争宠,但是孔驰一回到家,都是大被**,因此两人也没在这方面分出高下。

  刘宛若是大户人家出身,虽然当过别人的小妾,但是伺候起人来比张氏更加的细心,而且更懂孔驰的喜好,孔驰当然是要喜欢她多一点的。只是张氏甚为乖巧,在府里,在外头都不是跋扈之人,而且几乎对所有人都是一团和气,人缘好是好,但是不是能管得住府上大大小小的几十号人。

  刘宛若虽然不是刻薄的人,但是大户人家的规矩可是心知肚明,因此在田管家的协助下,将孔驰的内宅弄得仅仅有条,所以被下人称作管家太太。

  “参见管家太太。”

  “管家太**康!”

  乱哄哄的一片见礼声,让刘宛若听得很是享受。权力是什么,身份是什么,在这些声音中就得到充分的体现。虽然张氏也坐在旁边,但是大家如今要在自己脚下跪拜行礼。

  刘宛若坐在椅子上,微微合着双眼,让这冬日里的阳光不那么刺眼。享受了一会阳光之后,她点手向身边的秋菊示意,表示可以开始了。

  “今天召集大家来,是管家太太要宣布老爷的恩典,马上就是腊月了,大人的意思,从今天起,每月的月钱,改为月初发放,不再在月底发放。另外,发一个月的恩赏月钱,半个月的红簿子赏钱给大家做过年钱!”

  这就是后世的年底十三个月工资和过节费的翻版。顿时让在场的佣人、丫鬟、婆子们兴奋不已,虽然不敢高声欢呼,但是下面小声的议论和眼神之间的兴奋,还是此起彼伏。

  “好了,老爷的恩典那是天高地厚,但是我们以后也不能偷懒躲累的,要把这个家侍弄好,还要把老爷太太们伺候的舒坦。”那管家说完了之后,转身向刘宛若行了个礼,“请太太的示下。”

  “也没有什么要说的了。”刘宛若站在廊下,眼神缓缓的的扫视了一番眼前的这二十多人,还是一如既往的温和语调:“如今府里的人,都是老爷赏识的衷心可用之人,现在咱这府邸也不算多大,但是大大小小也近三十号人。都是家里人,我也不瞒大家,老爷以后管辖的地儿会越来越大,只怕还会从府里抽调一些到地方做个管事儿的,以后怕是用的人更加的多。大帅治下的土地、百姓一日比一日多,府里用的人也会多起来,列位都是在这府里多年的老人,自然要多尽些心,也给后来的人做个榜样。”

  “如今在外头,钢铁厂,纺织厂都有了奖励工钱,人家那是干的多拿的多。但是你们毕竟是咱府上人儿,不能丢了咱们府里的面子,都有赏钱。好了,点名,发月钱赏钱!”

  管家田震,过来拿着府里仆人的花名册,开始点名发钱,一个个厚厚的红封套,里面装着散碎银子。被点到名字的人,用手捏捏那硬邦邦的金属块,心里一阵阵的喜悦。给刘宛若叩头行礼之后,拿着自己的钱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王婆子,潘婆子。”两个在上房伺候的婆子互相看了看,迟疑着走上前,跪倒,叩头。

  “老婆子谢管家太太。”

  “王妈,这是您的一份。”田管家将一个红封套对照了一下,确定封口的人名无误,递到了雷婆子的眼前。

  “王氏谢管家太太的恩典。”

  “潘氏谢管家太太的恩典。”

  眼前两个磕头不已,就是不停,刘宛若知道,有事情。

  “你们先行退下。田管家,你接着发钱。”

  待到一干人等都领了钱,谢了赏各自散去之后,刘宛若将王婆子、潘婆子叫到房中,“说吧。怎么回事?”

  “回太太的话,”两个婆子互相看了看,壮着胆子开了口。“老婆子们想多要一份恩典。”

  “哦?谁托你们走门路了?”刘宛若笑了笑,这府里的丫鬟婆子小厮都是原先孔驰安排的贴心人,再由就是徐媛媛管得女亲兵,徐媛媛的事情刘宛若和张氏都看出来了,但是她人既然不进内房,也不顶个名分,也就谈不上对两人的地位有所威胁,,再加上孔驰哪方面的需求很旺盛,两人就算是一起有时候也精疲力尽,不堪承受。如今自己做了管家太太,这府里的大小事情就应该是自己说了算,找几个人进府里还是可以的,只是要查清楚底细。

  “启禀管家太太,我等都不是孤家寡人,咱们俩都有个闺女,现下十五了,想在府里找个差事,以后也嫁个好人家。”这俩人的儿子都是军营里的下层军官,是跟着孔驰的老人了,平时刘宛若也要给她们几分面子,既然是要到府里来镀镀金,刘宛若也是乐见其成,这也是手下衷心的表现。

  况且孔驰府上的丫鬟小厮都可以习字念书,加上平常工作轻松,倒是有好多小户人家都想进来,只是孔驰对刘宛若吩咐过,招人一定是军中亲属子弟,才能收录,因此门槛还算是高。

  “好,这事我做主了,叫两个丫头明日进府让我看看。”盐梅儿吩咐人往香炉里添了些香,待到袅绕的香烟在屋子里飘起来之后,才缓缓的开了口。

  送走了千恩万谢的两个婆子,刘宛若独自坐在房中,孔驰这几日召集了一干亲信,正没完没了的开会,房中显得有些空旷。虽然两个婆子的事情不算什么,刘宛若自持处置的也是很妥当,但是,她心里隐隐觉得,最近估计有大事发生。他的家族因为她进了孔驰的被窝,最近接手了好几个军中的单子,赚了个盆满钵满。

  他的两个哥哥想进军中谋个职位,也不是想当个什么了不起的官儿,只是想接着便利,好加大刘家对军中采买的话语权。但是孔驰凶名在外,两人只好经常来串门,求到了妹妹头上。

  每次都拿来不少的银两作为妹妹的花销和打赏,刘宛若本想推辞,但是自打小两位哥哥就待自己很好,几乎是有求必应,因此刘宛若很是为难,只想着怎么和孔驰说这件事情。

  胡思乱想了半晌,突然惊醒,发现已然是rì落西山,落rì的余晖将窗棂上的窗纱染上了一抹橘红。

  “大帅回府!”

  “大帅回府!”

  一阵接连不绝的通传之声,从府门口传了过来。

  “明日将所有军警召集起来训话,我要给他们找个新的差事!眼下扩编在即,这乡下我们的管理太为薄弱,这不行,要把命令直接通到乡村。另外每个村寨都要建堡,村民集体居住,方便管理和抵抗匪患!各村还要兴建粮仓,准备半年以上的粮食。”孔驰一边走,一边同一群人吩咐着。

  “请大帅示下,粮仓的形制?”穿着少校军装的李立高小步趋随着孔驰的步伐。

  “粮仓?粮仓还要有什么形制?”孔驰有些奇怪,毕竟是现代人,没有这些古代官吏对现实的认知度那么高。

  “大人,仓库,只是一个泛称,按照不同的形制和功能,有仓、库、廪、廒等区别。按照字义,廒,便是具有隆起屋顶的粮仓,另外,学生斗胆向大人进言,如若储粮,便要收储稻谷,切不可收储稻米。”

  “为何?”

  “大人,稻谷可以存放的时间要比稻米久。”

  孔驰停住了脚步,“老李,不错呀,做了很多准备吧!”笑着打趣了一句。

  李立高此时却是回答了一句让孔驰喷饭的话,“回大帅,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孔驰还是没有捂住嘴,哈哈大笑了起来,“行啊,老李,你小子果然适合咱么这宪兵队,看来最近没少罚那些刺头抄书吧?”

  孔驰在军中推广了一项政令,所有人都要认字读书,书本是孔驰从现代东平西凑过来的,上面不仅包含了三字经的一些内容,还有一些基本的算术,草木知识,现代普及的天文知识。孔驰把它取名为“一万个为什么”。

  此书一出,顿时被爱拍马屁的李立高奉为神书,经常组织宪兵队学习,而且还向孔驰申请,自己去教导士兵们学习文化,虽说是孔驰四处戗来的,但是上面的知识令所有人大开眼界,而且还有儿童科普的味道,顿时让人兴趣大增。

  但是另外一本就不是那么令人满意了,军令章程,士兵操典,基本战术为一体的教科书虽然只有薄薄的几十页,但是孔驰要求所有人背熟,而且随时抽查,抽查人,李立高。

  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读书的,比如前几天大发神威的张毅,熊毅,米易这“三义"成为了从排长到士兵中不愿学习的典型,李立高想尽了办法,折腾这几位。

  训练之后,大家都很累,他们要拿着铅笔,先抄三页教科书,每天坚持,一直到抄完五遍为止,结果拿刀拿枪拼杀都毫不含糊的几人,硬是在抄完第五遍的时候嚎啕大哭,在李立高诚心立威之下将教科书背的滚瓜烂熟。

  此时军中基本没有什么刺头敢拒绝读书了。孔驰也达到了目的,对李立高又高看了一分。

  但是为了不让士兵们的神经绷得太紧,孔驰又从现代印刷了一批射雕三部曲,拿给军中的士兵们解闷,没过多久在训练场上又多了异常喜剧的一幕,一个士兵本来是一记黑虎掏心的,结果硬要安上”七伤拳:,本来是一记手刀,结果变成了“然木刀法”,最后还有“降龙十八腿”,“梯云蹦”这种奇葩的武功出现,顿时让孔驰哭笑不得,但是士兵的紧张神经环节了不少,而且以前称满人,现在也大都变成了,“鞑子,后金”等称呼。

  “恩,今天就这样吧,明日让孔义和钱华一起参加,咱们要好好建立一个合理的制度了!”孔驰淡淡的一摆手,李立高等人知趣的退了出去。

  “老爷,你回来啦,今儿不在军营里边住了?”刘宛若缓缓的迎了上来,后边张氏落下了半个身子。

  “怎么,你们不想我?”孔驰难得好心情,调笑了一句。

  “奴家想你!“奴家也想你”,两位娇滴滴的美人挽住了孔驰的手臂,顿时让他色心指数节节升高,伸出大手将两人夹起,进了房间。

  满室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