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804来自未来 第九十四章 宣誓
作者:脸上长痘痘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大帅立承先启后救国救民之大志,于草莽起兵,解救民生之倒悬,领我汉家儿女,驱鞑虏,兴中华,建汉邦,于今所有同胞,皆能一德一心,共承遗教者,斯乃我大帅大智大仁大勇之所化,亦即列祖列宗所遗天下为公大道大德之所感。

  今汉家江山四处烽烟,民不聊生,前有扬州嘉定三屠,现有汉奸欺压民众,内忧外患,汉家儿女,饱受创痛,酷吏横行,赋役加重。凡我同袍,应知吾等上对亿万世之祖宗,下对亿万世之后代,中对全国国民,所负之责任,更千百倍于往昔。

  大帅深知国者人之积,人者心之器,国家之治乱,系于社会之隆污,社会之隆污,系于人心之振靡。又知往古圣人诚正修齐治平之一贯大道,与修身为本之唯一至德,为救国救民之无上要义,故不惮于遗教中,再四谆谆告诫。

  本大会懔于遗教之伟大深切,与国难之严重,更鉴于汉家儿女数百载祸患之方兴未已,确信自立为立人之基,自救为救人之始。特制为政训处所有同袍守则十二条,通令全体同袍,一致遵行。务期父以教子,师以教弟,长官以教属僚,将帅以教士兵,共信共行,互切互磋,亲爱精诚,始终无间。

  人人能成为世界上顶天立地之人,斯我中华成为世界上最富强康乐之国,天威四扬,我汉家传统实行于全国,弘扬于世界,千年万世,永垂无疆之休。

  惟我负汉家遗志大责重任之全体同袍共守之:

  一、忠勇为爱国之本二、孝顺为齐家之本三、仁爱为接物之本四、信义为立业之本五、谦逊为处世之本

  六、礼节为治事之本七、服从为负责之本八、勤俭为服务之本九、整洁为强身之本十、助人为快乐之本

  十一、学问为济世之本十二、有恒为成功之本

  我竭诚请愿加入政训处,成为一名光荣的政训员。

  我宣誓,永生效忠大帅,视大帅为父母父母,为亲长,大帅之愿乃我心中信仰,永不背叛,天地神明,永为鉴证!”

  宣誓人.....

  这是辰州府下面的一个乡村,领头宣誓的是孔驰手下的一个政治委员,宣誓的人却是一个本地的仕绅,他是这个村的族长,原本是张献忠的一部败兵,在此处繁衍生息一百多年,在孔驰手下的政治委员进村之后,了解到实情,看到了实力的本村族长立刻带领着下面的村民投诚了。

  而且了解到政训员的作用之后,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此人非常爽快的就加入了,还动员了相当的一部分临近的仕绅,相比于其他的地方,这个地方所谓的政治觉悟估计和花桓县的一些堡垒村可以相比了。

  了解到一些真实情况之后,才发现这个村的寻常人家都藏有刀枪,是不是的扮作山匪抢劫清政府的粮税,但是因为平时的准备很充足,并没有引起地方政府的警觉,相反,一切都推到了白巾和其他的势力身上。

  孔驰听闻了这个消息,大喜之下亲自为这个叫张显宝的族长颁发了政训员的证书,并且当场送给在场的十位新加入政训处的仕绅每人一支手枪,都是短管的左轮。

  在了解到火器的威力之后,这些平时扮作仕绅的土匪都非常的欣喜,都纷纷表示愿为大帅赴死。

  于此同时,在辰州府的所有军队的早操前,刚吃过早饭的士兵在各个政训处的政委带领下宣读着誓词,虽然文字有些拗口,誓词也不怎么通顺,但是大家都拿着一张纸,一板一眼的念的极为认真,虽然孔驰没有直接要求,但是作为手下亲兵出身的一些政治委员怎么不能好好的理解大帅的意思。

  这种此时被称为效忠书的东西,在所有的士兵都熟悉上面的内容之后,都把它变成了这个时代的“我的奋斗”,作为自己立身为人的标准,当然下边宣誓的东西确实每个人牢牢记在了心里,孔驰靠着这么一篇文章,几乎囊括了所有士兵的忠心。

  而军队和所有的乡村政训员在每天聚会的时候都要背诵一遍,不仅要滚瓜烂熟,还要深刻理会其中的含义,作为后世来的销售员,孔驰深知洗脑活动的巨大威力。

  尤其是你在每天重复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不仅会把它养成一种习惯,还会牢牢的刻进脑子里,刻进你的行动中,加上这个年月的人人心并不复杂,更容易接受这种打着忠勇爱国旗号的政治教育。

  再加上儒教在这个时代还是占了绝大的优势,因此利用儒家的思想也是一众融入这个时代的手段,更容易被这个年代的仕绅所接受。

  孔驰在参观了新的堡垒村之后提出了不少的建议,这个抢劫行动以后还是不能做了,但是这个堡垒村地处三河交汇之处,倒是可以发展成为一个货运码头,虽然因为河流不大,来往的人不是很多。

  但是可以组织村民清除河道里的暗礁,扩宽河道,再建立一个简易的交易中心,十里八村甚至是县城州府都还是对这里有需要的。

  十几个仕绅对孔驰的关心十分感谢,但是纷纷感叹没有合适的机械,全靠人力难以维持,费时日久不说,主要是那种清礁的船不好找,一般的船一下水,如果遇到礁石就只有看着被撞烂,毫无办法,况且礁石所处之地,水流急促,没有可靠的船只是不能清除礁石的。

  孔驰立刻拍着胸脯答应,最多两月,就能让村民得到一种可以清除礁石的船只,不就是小火轮加上几层钢板嘛,花桓县的工厂也能做,虽然不是很精致,动力也只能是蒸汽的,而且还耗能高,但是却是清除河道的好东西。

  只是现在工厂的技术贮备有限,不能大规模的制造,但是两个月造两艘小火轮还是可以的。

  在辞别了新堡垒村的村民之后,孔驰马不停蹄向着花桓县赶路,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现在这边的家里过个年,再带着李婷回老家看望父母。

  推荐求推晚上还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