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804来自未来 第一章 民族融合
作者:脸上长痘痘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现在的霍肯一族,彻底的变成了一个宗教国家,为了扭转整个民族的风气,把听天由命变成努力拼搏。把过一天算一天,变成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把颓废麻木,变成朝气蓬勃。

  每天早上6点整,所有人都会被聚集地内的大钟叫醒,除了已经不能动或者生病了的或还是襁褓之中的,都需要进行祈祷。

  每个人都会拿着一本汉字印刷的宗教教义,不管认不认识,都要在使徒的带领下,念着薄薄的,只有十几页的经文,这个活动要持续一个小时左右。

  早餐是一起吃的,这里没有市场,没有商店,有的只是供销处,所有的霍肯人都要到聚集地广场吃早饭,早饭是大饼和牛奶,当然年龄小的和老的喝的是羊奶。

  吃完早餐,休息半个小时,这时候是大家自由聊天的时间,这时候除了看守仓库,工厂的工人,农场的农民还有牧场的牧民剩下的一部分人要参与训练。

  这部分人大多数是后来才加入的难民,现在因为聚集地内还不能提供有效的工作岗位,因此他们都被要求前来参与训练,发泄精力,后面还要参与整个霍肯领地的建设,比如植树,开垦农田和道路等等。

  “大家加紧时间排好队,下面大家进行我们今天的早操。”一名身穿黑衣的神职人员指挥着自己所管制的百余人队伍。早操很简单,只需要跑跑走走就可以了。

  年纪在45岁以上的人不需要跑步,只需要走路,互相结伴走路。也不需要走多快,每天早上起来几公里的走走,活动下筋骨就好。走的路程根据自己的体能来确定,在操场圈子边慢慢绕着走,累了就自己歇会。

  年纪45岁以下22岁以上就必须跑步,除非生病请假。

  每天早晨锻炼一个小时,头半个小时是长跑,

  其实这点距离如果城市里的人看也许很长,半个小时啊,能跑出5公里以上的。

  但是在乡下,在这个时候,个个都是每天都需要下地劳动的人,根本就不当一回事。

  而剩余的半个小时则是其他的锻炼,跟随教导员一般学习基本的军事训练,或者其他的什么格斗技术。不要求成为武林高手,只要求强身健体、服从命令。

  不得不说,锻炼身体对于一些人,如果习惯了,就反而像上瘾了一般,很多人一天不锻炼就觉得浑身不舒服,所以每天的早操神庙的神职人员已经从最开始的强行管制到现在的只是简单的维持秩序。

  这些都是孔驰的一个观点,通过长期的宗教灌输和身体锻炼,磨练人们的意志,增强他们的服从性。

  只有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加上每天宗教思想的教育,才能让这群强行组合起来的民族短时间内联合起来。

  之所以要采取这种方式强制性命令所有人坚持每天进行,就是因为想通过这种方式一点一滴地改变每一个人的面貌。

  这些难民本来就算是穷苦,脸色虽然都很黑,但是身体素质普遍不好,饭都吃不饱,更别说什么营养全面的话了。

  现在,经过半年的强制学习和锻炼,已经让所有的人习惯这种方式生活了,一开始大家都不适应,还有一些部落的领导打起了歪主意,但是在无处不在的神职人员的监督下,这些人很快就被处理了,再加上护卫队员强壮的体魄和手中的枪,这些人大多数愿意服从,最后一点就是安全的生活和充足的食物,这些事这个已经乱了几十年的国家很难体会到的。

  半年的管制性劳作生活,让很多人改掉了以前的坏习惯,加上吃穿方面跟以前完全是两个天地,一个个脸色红润,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胸膛上,胳膊上都长满了肌肉疙瘩,身体素质成倍的提升。

  同样,宗教式的洗脑教育,也让这群原本不属于同一个民族的人开始了融合,大家说的话,吃的东西,看的书,参与的活动都是一模一样的,还有每个月举行的火神节,这些都是加强民族融合的方式。

  所有的人都在改变,在训练之后,他们还要被组织起来参与大规模的劳动,当然都不是原始的劳动,大量的现代工具被应用到了这些地方,土质和石子混合的道路修建起来了,大量的果树树苗被栽种起来了,大量的农田被开垦,伴随着现代化的水利设施被修起,这些都是让人看到希望的事情。

  现在霍肯一族还是实行的按劳分配的体制,食物充足,凡是有巨大贡献和生产力比较高的人群除了食物之外还有大量的现代化设施,比如电视,当然都是卫星锅盖,还有水果和零食。

  其余的保障充足的食物之后还要去学习,努力的工作,这些优异的表现都会被记录成工分,到供销处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高档的生活用品,文化用品,还有就是一些先进的生产资料。

  虽然大部分人现在的汉语说得都不是很标准,而且夹杂着大量的地方性语言,但是神职人员和护卫队等中心孔驰的武装汉语说得比较顺溜了,虽然有点阴阳怪气,但是孔驰能听得懂。

  说实话,这些人由于文化的缺失和生产力的低下,还比较容易满足,孔驰一方面加强他们的文化培训的同时,还特意的加强了总价的手段,法律法规都是宗教的教义,而且明确的刻在了聚集地的大门外。

  但是作为一个要发展的民族,全靠分配制度是持续不了多少时间的,但是孔驰相信,只要自己不再输血也能都自主的话,到时候在慢慢的取消供给制度才是合适的。

  高产粮食的出现还是被人发现了,这人是国内铁路公司的一名技术人员张宪瑞,说实话,要不是一群和黄种人不搭调的面孔,张宪瑞还以为到了哪个少数民族的自治县。

  到处都是鼓着嘴说蹩脚普通话的民众,而且他们的宗教教义和国内的很多道德习惯都是相同的,作为铁路公司派遣到霍肯的技术人员,张宪瑞本来做好了吃苦的准备,而且还要担心自身的安全问题。

  但是到了这里,他却发现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除了一些生活用品比国内贵一些之外,其他的东西都很便宜,最惊讶的就是主食的供给。

  按照这里的供给价格,面粉一元五一斤,而且收人民币,牛肉12元每斤,猪肉6元每斤,这让张宪瑞大为惊讶,这这时吃不起饭的地方?

  最后在打听了许久,终于知道了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这里的粮食高产,按照产量几乎是国内的两倍!这是什么概念,要是国内的粮食也如此高的产量,还像国外进口粮食干什么。

  要不是看在他是技术人员的面子上,而且是神殿的祭司陪同的,估计民兵队就要把他送到山洞监狱里去了,这里所有新加入的霍肯人都是由身份证的,而且每个小区的神职人员对他们都很熟悉。

  不知道为什么,凡是服用了孔驰赐予的“神药”的神职人员第六感都比较敏锐,这也许是因为他们对宗教的无限虔诚有关,凡是图谋不轨的人,一旦被神职人员碰到都能很快的发现他们心底的不正常波动,被审问,被用刑,很快的就抓住了一大批心怀不轨的人,纷纷被送到了监狱。

  这里的聚集区是不欢迎外来人的,很多的间谍和私家侦探都被关几天,然后被礼送出境,其他的因为本来就没多少大秘密,因此也发现不了什么。

  张宪瑞立刻发现了大量的商机,这简直就是为国家立功啊,想不到在这个大部分人都饿着肚子的大地上,还有着这么个高产粮食的地方。

  董华被查到了,当然孔驰也被查到了,董华到没什么,只是一个国际贸易贩子,这些年到国外发展的中国人很多都是这个身份,但是孔驰就不同了。

  一个部落的话事人,这是卡罗索说的,这些是国内的一些技术人员打听到的,虽然这个地方没有什么重要的资源,但是他们又一样显而易见的优势,粮食,高产的粮食。

  这对于养活十几亿张嘴的土地来说简直就是福音,中科院的一个考察团在国内的示意下来了,他们没有找孔驰,先找到了他的爸妈还有李婷。

  孔爸和张翠兰此时都惊呆了,这儿子到外面犯事儿啦。只有李婷有点明悟,但是也不由得担心,只是工作人员的下一句话让他们都惊呆了,孔驰在外面当了个民族的首领。

  海外称王啦?这是孔爸的第一想法,后来才知道这些人想与孔驰联系,和国家做生意,因为孔驰此时已经悄悄的将国籍给搬到这个战乱不堪的国家去了,连李婷此时也被改了国籍,这些都是董华找人办的。

  孔驰成了香饽饽,这是他们全家都没想到的。

  于此同时,孔驰正在长沙府陪着另外的四个小女人,顺便将带回的物资进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