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妖医 第136章 西台大将军
作者:将溺之鱼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舌底的‘冰青丸’上,不断有丝丝的寒冬般寒意传来,这让万年心里定了一些。‘冰青丸’很偏门,它既不是用来温补也非疗伤,而是用来稳住心神的一味奇药。以万年的理解,在这种场合下‘冰青丸’应该够用。

  深深呼吸一番之后,万年缓缓慢慢拉动手中的大幕。

  万年精通药石之术,世上罕有其匹,但他对妖这一块确实知之不多,再加上李贺说的那么严重,所以这一拉虽然用足了力气却是慎之又慎。

  一片五光十色的光亮从大幕后透出来时,万年果断停住,但是万年探头朝幕后猫了一眼之后,心脏却砰砰地难以抑止地加快。

  光亮在万年眼里急遽放大,一个充斥着迷幻色彩、人物景致都显得光怪陆离的世界陡然打开,无垠无际。紫色的花、红色的云、乳白的人物以及流水般的光晕,一圈圈在万年眼前漾动。让万年稍稍心安的是,离他最近的一个人高挽青髻、手提软剑,赫然正是公孙菡,但是万年很快便看到那片奇异光亮的尽头,公孙绾被阳不韦扑倒在地上,可惜光亮尽头离万年很远,所以他也不知道在拉开这大幕前,这个被遮挡的世界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万年犹疑一阵,继续用力。直到面前有了足够的空间之后,万年才缓缓踏出一步,绕到了布幔之后。随着他的进入,身后大幕消失不见,而这个世界的光亮明动起来,瞬间将他包围住。紧接着万年的喉舌之间,感觉到了紫色的苦、赤腥的血燥,还有万年所不能理解的薄冰般的白。无一例外,这些气息充斥着无助、暴虐,还有一些令人离乱的情绪,无孔不入地迷扰着他的感官。

  万年心中微微一凛,怪不得公孙菡一直握着‘紫姹’胡乱挥舞,原来是抵不住这世界里怪诞的气息侵扰。

  幸好早有准备!万年短暂地屏住呼吸,用力地吸吮着‘冰青丸’,歇了好一会儿他才把持住心神。既来之则安之,至少公孙菡母女一个都不少,说不定以自己的能力能将她们救出去呢?然而当他又一次将目光投向远方时,天之尽头仿佛离他更近了一些,于是万年下意识地便要抬腿继续向前走,不过当他放下跨出的步子时,却讶然发现这个世界里的人虽然可以动,却丝毫不能缩短的距离。他一大步后,公孙菡还在他刚开始看到她的地方,天边尽头那边,阳不韦也依然骑在公孙绾身上。更让万年心惊的是,他恍惚觉得压住公孙绾的阳不韦,绝不是他所认识的那个‘阳不韦’。

  这个‘阳不韦’野蛮而荒唐,那些侵扰他情绪的气息,正是从阳不韦所在的那一边,汹涌而来。

  幻境,一定是幻境,否则他应该能动!

  万年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可是转念间,他依然觉得难以接受。就算这幻境再厉害,他的‘冰青丸’也该有奇效啊?而且即便他和公孙菡并非是最纯正的修行之人,可是在某些领域,比如药石、剑舞方面也都是扛鼎的人物,又有什么样的幻境,能将他们这种天资悟性都极高意志又极其坚定的人全部困住?

  好变态的幻境!

  “哈哈哈……小妞儿!我最恨别人高高在上颐指气使,更不喜欢这样的人对我指手划脚,让我做我不喜欢的事情……不过现在,我觉得这种高高在上的滋味好像也不错,要不我也强迫你一回?”

  阳不韦单手按在了公孙绾的咽喉,另一只手扯向公孙绾胸前的衣衫。

  万年的脑袋轰的一热,‘冰青丸’的凉意在瞬间消失无踪。他看出来,在这个世界里,只有阳不韦的动作能拉开距离,难道这幻境,是阳不韦控制着的?

  “不!不要……”

  公孙绾支吾不清地回应着,声音如在万年的耳边。

  “怎么?还想反抗……不如就承受了吧!那话怎么说的……对了,生活就像强-奸…嘿嘿…霸王硬上…”

  阳不韦狞笑着,手上动作更急。

  “停手……”

  万年心急如焚,这个‘阳不韦’,神态举止完全是癫狂的,是不可理喻的!

  然而万年刚脱口大呼时,阳不韦却倏然抬头,目光由天的那一边直刺向万年、刺向公孙菡:“咦……你们好面熟啊,我好像在哪儿见过你们?”

  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神中一点点的狠厉一闪即逝,露出了短暂的慌乱,纠结的神态完全不像是刚才狞笑着的那个‘阳不韦’。而且在阳不韦抬头的一瞬间,万年发现这时候他手上的动作也似有似无地慢下来。

  “放松…放松,我们确实见过。我知道你,你是阳不韦……”

  万年心里突突地跳着,他本就是心思灵巧的人,如果还看不出阳不韦神情中的变化,那就是笨蛋一个。十有八九,这个世界里的‘阳不韦’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

  于是他又借着‘冰青丸’的药力稳了稳:“你不应该这样…公孙家的小姐其实跟你很配…有话好好说。”

  可是万年刚说到这里,‘冰青丸’已完全融化干净,虽然他绞尽脑汁地想要继续说一些缓和阳不韦情绪的话,那些一直侵袭他思绪的迷惑气息,却不给他任何机会,像决堤之水一样轰然撞进他的心神。

  如果再有一颗‘冰青丸’该有多好……可是万年知道这根本不现实,他终于明白李贺的脸色为什么那么苍白可怕,原来李贺竟然能猜准了这里将要发生的一切!

  可是想这些已经太迟。万年稍稍犹豫之后就停了下来,死寂一般,接着他仿佛飘了起来,而他立足的所在,仍旧有一个‘万年’胡乱地说了一大堆废话之后,也将手举了起来,就像公孙菡那样狂乱挥舞。

  更糟糕的是,悬浮着的‘万年’,眼皮越来越重,眼看就要昏睡进去。

  就在万年的眼皮行将合拢时,天边尽头景像一花,一弯月、两个人影、一道金光,一齐降临。

  ……

  ……

  掖庭宫的一幢低矮偏房内,李方士站在一张齐腰的书案后面,面带憨笑看着冯百威进到房内。

  李方士只有四十挂零,身材魁硕红面微须,常年带着一副诚实的笑容。

  大唐百官私下里笑话李方士说,就算在皇帝陛下面前,他恐怕也严肃不起来。其实关于李方士的传说还有很多,比如他是李氏皇族中唯一天生一张红脸的人,所以自从李方士搬进掖庭宫后,长安百姓都称李方士为‘笑脸红骠骑’。或许李方士也不知百姓们这么称呼他,但可以猜想,就算李方士知道了,也只不过淡笑以对。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爱笑的从一品‘骠骑大将军’,却在皇帝陛下上了龙首原之后,搬进掖庭宫,变成了尚书西台的尚书令。

  冯百威低头微鞠一躬,也微笑着打开手里的兽纹竹筒。

  “禀西台大将军,这是陇西来的提报。”

  冯百威从竹筒里边抽出一张羊皮纸后,低头飞快地看了看,然后将羊皮纸辅在了李方士面前。其实冯百威的称呼很奇怪,依照旧例,尚书令已经不能算是武职,可是李方士从进入掖庭宫那时起,就硬逼着冯百威用‘西台大将军’这个不伦不类的称呼。不仅如此,尚书台的掾属从官,也都这么拗口地叫着。

  当然更奇怪的是,冯百威当着李方士的面先看提报,然后才将它辅上书案,仿佛顺理成章一般。

  李方士笑着伸手在羊皮纸上仔仔细细地抻了一遍,眉头跳了跳笑容狡滑起来:“我说百威啊,你在梁州就跟着我了,可是到了京城还是这般调皮。我都说过一千遍一万遍了,我不识字!你看过了便好,过会儿跟我说说你的意思。不过这提报既然说的是陇西的事情,那我便猜猜,你看我说的可对?”

  冯百威嘴角动了动,静立等待。

  “对我们大唐来说,西边的事情都很重要,长安之外,只有陇山一座屏障,所以马虎不得。可是眼下只有两件事情,必须用得着咱们的缇骑。一是玄藏上师的消息,二是陇西之外沙漠中的那些荒蛮之人。哦,你等等……不用猜了。”

  “这个字我认识!”

  李方士粗壮的指头在羊皮纸上摁住了一个字,兴奋地叫起来:“这是个佛字,对不对?”

  冯百威点点头:“西台大将军,您耍赖,您这分明是识字的。”

  李方士的脸色顿时一垮:“冯百威,你这个人好没意思!在尚书台呆得久了,想不识字难呐……整天这么多的文牍,要不是有你帮着看,我早就******拍拍屁股回梁州了!这种日子,我算是过够了,整天憋在这破房子里,又不敢出去,又怕撞上太子,这可真不是人过的日子啊!”

  “咳…咳,大人噤声。”

  冯百威打断李方士:“这屋子太小太简陋,招人耳风……”

  “怕个鸟!听到就听到!中书省的高胖子,还有侍中韦黑蛋子都在龙首原逍遥,他们倒好,把这一撂子事儿扔在尚书台,这不分明是欺负我无能么?要说拍马屁、喝酒观舞、看飞云流马,我哪一件比不上他们?!”

  李方士说完哈哈大笑。

  “西台大将军……”冯百威捂嘴压住笑:“高力士大人和韦徵大人听到这些,怕是不高兴哦。”

  “呵呵,好好,依你依你。你看我指住的这个字,可是佛字?”

  李方士的手指牢牢摁住羊皮纸上的‘佛’字,生怕它跑了一般。

  “是佛字。一个月后,玄藏上师途经陇西外的百沙蛮,其中几个大的蛮境据说有所准备,应该是想借此挟住玄藏上师,以便跟大唐讨些好处。”

  李方士一拍几案:“那就好那就好!等他们逮住那和尚,我正好发兵去救……哈哈,总算能逃离这个狗屁地方了!”

  冯百威搓了搓手:“可是既然有提报,我们总得做个样子,听说百沙蛮境的诸蛮中不乏高手,所以我在担心,这一次到底该派哪些人去做这些事才好。梁州带出来的人,用起来虽然顺手,可是万一有折损,伤的可是将军你手下的人。这些人用一个少一个……”

  “头疼死了!头疼死了!鸟佛事,鸟佛事……”

  李方士揉着额头,过了好一会儿笑容不减又道:“对了百威,我可想起来了,不如咱们把这提报送到敬德殿去,让静妃去伤脑筋吧,反正她这段时间回到宫中操办那些和尚庙的事情。嘿嘿,我说这办法好,是不是?”

  冯百威也不说话,将羊皮纸卷好,低头向外便走,临到出门槛时,他转过身来:“西台大将军,要不,咱们把这东西抄一抄,给东宫那边也送一份去?他们不是有枢机卫么?眼下这宫里,也只有他们有能力解决这种麻烦事了。”

  “我不识字,你看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