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画天下 起点决定终点
作者:寂寞的火山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三顾茅庐的事外面传得纷纷扬扬,刘总因此赚足了礼贤下士的美名。对我而言,被刘备这样一位英雄人物三顾而出名自不待言,但其意义绝不仅仅是名声本身,而是名声背后的东西。试想,如果刘备不显得对本人如此器重,将来我们何以威服三军,又怎能让关张二人乖乖地听命于我呢

  1.先成家还是先立业2.为出山做好一切准备3.我是这样选择老板的4.我导演了三顾茅庐这出戏5.我的价值能给他增值--关于隆中之对

  1.先成家还是先立业

  那天几个朋友一块喝酒,有个小子可能喝多了,借着酒劲儿公然嘲笑我:‘可惜呀孔明,凭你这一表人才怎么娶了黄家那个丑丫头。‘我一听火直往上冒,隔着桌子蹦过去一把抓住他的衣领警告他:‘我老婆丑怎么了,有本事你去找一个比她还丑的我看看。‘

  发火归发火,每次回家面对我那位黄脸婆,真是一点兴致也提不起来。诚如那位仁兄所言,我在别人眼里是‘身长八尺,面如冠玉,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可谓才貌双全。所以,那

  年我要娶黄家丑女的消息一传出,大家都说我疯了,实际上,他们哪里知道我的如意算盘。

  我的老家在山东琅琊。

  遥追当年,我们远祖诸葛丰公曾做过大汉司法部长,为一时显贵。自那时起,我们诸葛家累世出身皇家大学,成为书香门第,官宦世家,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只是到了我父亲诸葛NC146这一辈,家道已然中落,父亲的官职也只做到泰山郡的副郡长。天有不测风云,我六岁、八岁时相继丧母失父,真是命苦啊。还好,叔父诸葛玄把我们兄妹五人扶养起来。后来随着叔父工作调动来到南阳,定居在这里。

  问题就出在这儿,我们人生地不熟,虽说叔父与当地的强势人物刘总交情不错,但叔父也在来南阳没两年就去逝了。人去茶凉,谁还会记起年幼失怙的我们五兄妹。

  我也不是埋怨谁,世态炎凉,本是如此。只是这样一个经历让我强烈地感觉到,要想找到一条人生成功的捷径,就要走上层路线,想方设法跟那些名人、要人、能人扯上关系,这就好比一个人徒步去很远的地方,你走得再快也比不上身边飞驰而过的那一辆辆马车,跟马车一样快的办法就是无论如何你也要搭上一辆顺路的便车。

  这两年我认真研读叔父遗留下来的那些藏书,像《战国策》、《史记》等等,不仅从中学到了许多治国经验、战略思维、带兵方略和用人诀窍,也总结出一些人生成功的规律。这些规律中很重要的一条可概以一个‘靠‘字。靠者,依靠也,借他人之力成己之事之谓也。

  数数以前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哪个不是‘靠‘术的高手。一曰靠人之能,武王伐纣靠姜尚,越王灭吴靠范蠡,桓公复国靠鲍叔牙。二曰靠人之势,韩信拜将靠萧何,卫青建功因有卫子夫。另外还有靠人之名、靠亲之助等等。虽然时过境迁,都是事同此理、人同此心。凡事仅凭一己之力会处处碰壁,善借人力成己之事才能顺风顺水,这是个亘古不变的道理。人们知道有狐假虎威一说,‘假‘者,借也。仅有缚鸡之力的狐狸正因为能借老虎之威,从而威镇猴子、狼豹之类,令其不敢仰视,看来,狐狸正是‘靠‘术的老祖宗呢。

  想我孔明,虽说才高八斗,学够五车,但我也想跟先辈们学一学--找个靠山。

  靠山靠山,此地最高的‘山‘是谁自然非荆州公司老板刘表莫属。如果能与他搭上关系,尽管我不想跟他共事,可我诸葛家的声望会大大提高,对我将来出来做事会大有好处的。虽然此前我叔父与刘总有些交情,但凭借这点并不过硬且已过时的关系显然无济于事,要是跟他的关系拉紧密一些就好了。

  说实话,这个念头在我脑子里藏了好长时间,我也从来没跟别人谈起过。那时候,别人都觉得奇怪:已过弱冠之年的孔明怎么至今没有婚娶,看来这小子憋着劲要娶一个貌比天仙的大家闺秀呀。来我家提亲的媒婆也是一个接一个:什么王总的女儿,李经理的妹妹,退休在家的高主任的外孙女,哎呀烦死我了。我的想法是,虽然还不知道将来会娶谁,但她一定要跟有权势的刘总有很近的关系。这样,才能让那些大族和名士高看我一眼。以当时的情况看,婚姻是开辟这一通道的惟一工具。哼,我能随便把这工具丢掉吗--那些大家闺秀既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在我眼里自然也就一文不值了。

  与黄家的结亲挺偶然,而偶然中又带有必然。那是几年前的夏天,我的姐姐、姐夫陪他们的父亲庞德公教授去南方度假,回来时因路过,就到家里来看看,又因此地风景甚佳,庞教授一时兴起就小住了几日。本地名士黄承彦先生听说后便登门拜访,闲谈中黄先生知道我仍是光棍一个,竟直接对我说:‘我看你这小伙子不错。我家里有个丑闺女,黄头发黑皮肤,一直跟在我身边,才学很是不错,跟你倒是女才郎貌的一对哩。‘我一听,心里老大不高兴,既然自认丑女,怎么好意思说出口要嫁给我呢谁知一旁的庞教授拈着胡须打起了帮腔:‘呵呵承彦兄,以你刘老板的连襟这样尊贵的地位,怎么会看上我这个穷弟子哟太抬举他了吧。‘说着,老头子还朝我挤挤眼。看着我迷茫的样子,姐夫在一旁忙不迭地提醒:‘黄先生的夫人姓蔡,与刘老板的夫人是亲姐妹呀,荆州公司有名的办公室主任蔡瑁先生就是黄先生的小舅子呀。‘

  呀,像一道电光从我的脑际闪过,我知道,我苦苦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接下来,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门亲事。后来没过多久,我就把这位黄小姐娶进了门。这件事情一个最直接的战果是,那个高不可攀的刘总成了我的姨夫。这门亲事负面影响是给别人落下一个话柄,但我不以为意。我始终认为,老婆不是用来看的,一是传宗接代、相夫教子,二是持家理财,第三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是以其亲属关系为丈夫带来一大片可供利用的资源,仅为最后这一点,相貌就是可以牺牲的。再一点,通过婚后的生活,我发现内子确实在才学上不输于我,里里外外都是我的一个好帮手。

  本来,以我的禀性,不干出个人样来我是不会过早结婚的,正是因为心存这一念,大学期间拍拖了三年的校花女朋友毕业之际也被我pass了。尽管她拽着我的袖子哭哭啼啼,说只要跟着我吃再多的苦,甚至不要名分都行,我还是心一横,一挥手把她甩在一边,头也不回扬长而去--我可不是个爱情至上主义者。

  我的成功心得:婚姻也往往能决定你的事业

  世事难料,人也应该学会变通,不可过于拘泥。比如成家和立业的关系问题,如果能甩开膀子大干一番,得以建功立业当然好,立业后成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贸然成家往往可能会阻碍事业的发展,延缓甚至错失立业的机会。另一种情况就是像我这样,功不成名不就,一时间NB054徨无计,不妨就先结婚,把家安下来再说。说不准呀,结婚也能给事业带来转机呢。如果通过结婚找到一个通往成功的靠山,那就更不要犹豫了。把那个女子当一只小羊,然后自己变成一只狼吧,废话少说先扑上去咬住它再理论。

  嘿嘿,我正是这么做的。再说了,实践证明,这样的婚姻并不缺乏爱情。我们不是过得好好的么。

  诸葛锦囊:

  男子汉30岁之前当以事业为主,如果结婚有利于立业,那就不妨先结婚。

  2.为出山做好一切准备

  现在的年轻人做事,就像网上聊天点到哪儿说到哪儿,信马由缰,不知道规划自己的未来。有个词叫‘职业生涯设计‘,从走出校门那一刻起就该想想自己要干什么,希望将来成为什么。不能太忙着去找工作,或者匆忙决定考研,如果想当一个历史学家,那就没必要挤破头皮到一个外企当两年白领,如果立志到企业做事,也没有必要虚耗几年光阴去拿一个不痛不痒的历史硕士甚至博士。

  我是一个做事情目的性很强的人,但是如果目的一时没达到我就要采取一些迂回路线。这不,我刚接到庞德公教授的电话,说我的MBA学位已经拿下来了(同时还有他的儿子庞统)。他兴奋地说,只用了1年的时间就完成学业,这在学校的历史上还是未曾有过的,因此在相当的范围内引起不小的轰动。‘主要是那篇论文写得好啊,所以学校才特批的。‘

  虽说在家闲居几年,但也绝非两耳不闻窗外事。我强烈地感觉到,MBA头衔对我来说绝不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战争年代的英雄是冲锋陷阵的军人,混乱年代的‘英雄‘是造反派,歌舞升平时期则是影星、歌星成为偶像,而在目前经济腾飞时期,无疑能够创造和掌控财富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才是领导时代走向的英雄。我孔明就是想当这样一个弄潮商海的英雄,所以,有无MBA这个金字招牌对我跨出事业的第一步相当关键。

  其实大家心知肚明,现在的MBA也就那么回事。据我所知,刘表和袁绍手下好多人都是一边上班一边在某大学找个导师挂个名,两边都不耽误,两年下来学位到手--人不到钱到就行呗。不好意思,我的这个MBA虽说自费,可咱有关系呀,加上咱的水平在这儿摆着,一年就拿到手了--在家也算没白待。

  拿到MBA头衔,只是我为出山做准备的第一步。君不见多少MBA人士沉居下僚,而你一旦沉到下边,再想一步步往上混可就难喽。

  历史上有多少英雄豪杰,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得以留名青史,但其本人的境遇并不好,有的甚至身首异处,说到底他这个英雄只做了一半--仅谋其事未能谋其身,像战国时的商鞅,西汉的韩信皆属此类。谋身不见得是在功成名就之时,在事业的起步阶段就该有此一谋。在这一点上我已下足了功夫,就等瓜熟蒂落,我就去摘取这胜利的果实。

  我的做法第一是猎名。拿到MBA只是这猎名的一部分,最主要的做法是与名人出游。除了我的岳父黄承彦和号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徽外,博陵崔州平、颖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以及徐庶这些人都是我们当地名士。他们或者出身名门,又出国镀过金,或者学问播于四海,或者曾做过知名企业的高管。我一回到家里,借着跟荆州公司刘总和大学者庞德公的关系,就跟他们蹭到一起。实际上也没干多少正事,无外乎喝酒吃饭聊天,歌厅舞厅桑拿,吃喝玩乐中,我跟他们的关系是越套越瓷实了。你想想,他们几个向来是媒体的焦点,天天跟焦点在一块儿,我还能待在焦点之外吗我自是乐在其中。

  第二是造势。没错,我跟这几个名士在一起更多的时候看似不务正业,实则我的正业即在这不正之中。因为我的目的不仅仅是沾点名人的仙气在公众面前混个脸熟而已。跟他们套牢关系是第一步,不套牢该他们出力时又焉能出力更重要的是我得拿出自己的真本事让他们折服。这还得跟我的个人目标相结合,以前我是以学问出名,而我想到企业里一试身手,那就得想办法把自己由学问型的名人变成经营管理型的名人。尽管我也知道没有实践经验很难得到赏识,但姜太公直钩钓鱼不是得与武王同归吗我用的一招是故作惊人语。在他们面前,我故意自比管仲、乐毅。管仲、乐毅是谁那是以前全国闻名的两家大公司的高管人员,管仲是齐国公司的CEO,乐毅是燕国公司的销售经理,两人都靠一己之力创下辉煌的业绩。管仲把齐国由一个管理松懈、暮气沉沉的公司几年间发展成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并使其老板齐桓公成功当选行业协会的主席;乐毅作为燕国公司的销售经理,曾在一个他一手策划实施的销售攻势里把行业老大的七十多个经营地盘成功地据为己有。这两人因为无出其右的业绩历来为企业界经营管理人士奉为神明。所以,那天正当大家喝得酒酣耳热之际,我此语一出,惊得他们半天说不出话,司马徽那老儿更是一个鱼丸子哽在喉间半天咽不下去噎得直翻白眼儿。哼,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看着他们那副鸟样子,我心里的得意劲就甭提了。当然,我还得装着一本正经:我可不是开玩笑。

  那以后,我自比管仲、乐毅的名声就传开了,当然,一定是那几位名士嘴德的功劳,而且我还能想象得到他人说到此事时满脸的不屑。没关系,我会让他们改变态度的。接下来,我们在一起玩时只要得着机会,我都要就我研究中外企业管理案例的心得高谈阔论一番。起初他们当然还是抱着嘲笑、鄙夷的态度,有时抓住我论点中的一个小漏洞就大肆抢白一番,有时甚至粗暴打断我的发言。但最终,他们不得不接受我的观点。这么几次以后,他们的态度就慢慢转变了。先是我岳父黄承彦开始力挺我:‘我就说鄙人的眼光不会错,为什么我会把这样一个众人求之不得的才女嫁给孔明我早就看出来,管仲、乐毅算什么,他是一条卧龙,早晚会飞升九天的。‘他这么一咋呼,其他人的口风也变了。‘是啊,我们几个人的眼光也错不了,将来搞经营做管理肯定差不了。‘

  我宁愿相信他们赞美的诚意,这说明事情在朝我希望的方向发展。

  造势的另一招是以我卧龙先生之名与凤雏并列。凤雏者,我的恩师庞德公教授之子也。这小子这几年可出息了,毕业之后在京城没几年就混上一家颇有影响的企管杂志的主编,权力没多大,名声可不小。现在,人们言凤雏必及卧龙,而且看样子我的名声大有超越他的架式。妙哉!

  现在,我已做好一切准备,就等鱼儿上钩了。

  我的成功心得:一定要区别于常人

  想要起点比别人高,就要有一个充分的理由。一方面自己的内功要扎实,另一方面炒作也是通行的好办法。把自己的身价想办法做得高一些,像第一步实现自己的机会就会大一些。当然我也并不是说一定要建一个空中楼阁,而是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做秀于无形,别招致他人的反感。

  高祖起身于亭长,我主也曾织编贩履,不要怕起点低,只要脚踏实地,伺机而动,就会给自己争取一个好机会。

  诸葛锦囊:

  想尽一切办法抬高自己的位置,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较高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