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化巨头 有关文化产业问题答读者问
作者:猫猫卡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诚如书友阿富汗提出的问题,文化产业范围很广,很多内容都涵盖其内,但是这些发展项目很多时候都是相关联的,并不冲突。

  像我们穿的服装,看的书籍,唱的歌,拍的电影,这些都是能体现民族文化,并且产生经济效益的文化形式。

  说的直白一些,歌曲也好,电影也好,小说也好,只不过是一种表现文化的形式,通过包装进行推广,而商家得到经济利益。这些内容相关联起来,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拿现在的网络小说来分析,小说本身才是这个行业的基础,数以万计的作者进行文学创作,再由网站策划商业销售。然而随着影响力的增大,人气的升高,热门小说不在仅仅局限于只靠小说网站推广,只靠电子书消费盈利,还可以画成漫画,拍成电影,改编成游戏。

  同样的,很多游戏、电影、漫画也推出小说版,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的构成。虽说现在国内的漫画制作水平,推广力度不能跟“泥轰”比,能改编成游戏,拍成电影的也是极少数的作品,但这改变不了一个文化产业链的雏形慢慢形成的事实。

  所以说,主角通过小说创作介入文化产业之中,只是一个开始而已,以后的内容在这里我不能透露太多,但是主角不可能只局限于小说,或者一两个方面,未来肯定是多方面发展的。

  只不过发展文化产业,组成一个成熟的产业链,甚至目标更宏伟一点,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中国的文化,让中国的小说、电影、游戏、动漫卖向全世界,没有充足的资金是不行的,现在只是在为未来的事业打基础。

  但是用文化来盈利,和用经济辅助推广文化,虽然看似差别不大,实际却是两回事。前者目的是赚钱,后者却要做好砸钱还得不到别人认同的准备。

  例如中国电影史上许多打着诸多旗号,拍出来的烂片,简直是糟蹋文化,糟蹋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灿烂成果,却依然在骂声一片中赚的盆满钵满。而有些导演,拍的明明不错,却被怀有各种目的的评论者扣上了这样那样的帽子,被批的体无完肤。

  《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这三部电影都是在我小学和中学的时候看的,那会儿正是对港产片和动漫感兴趣的年纪,却能把这种反应中国人最真实的人生的电影所打动,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只可惜现在再也看不到了。

  如今只能看一些诸如《无极》《十面埋伏》之类的大片,大制作、大场面,电影却一点都没看懂,感觉就像是看美术课本一样。偏生还要找外国人来演中国人,而且还不用配音,用外国人的原声去说中文,听起来别扭的很!甚至有中国女星去演外国“民间女艺人”,都还是一线女星,实在是让人感到不理解。

  说着说着就跑题了,总之呢,只是想很多遗憾不要再出现吧。

  ……

  另,本周还有50个精华,要的在书评区留言,本人自动加精。

  更新在下午,求收藏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