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共和国之辉 58A主战坦克
作者:无聊爱幻想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紧随在大西洋联邦的M110之后,东亚共和国公布了其第五代主战坦克58式的存在。虽然在此型坦克上使用了大量革命性的新技术,但是58式在使用中的表现却异常稳定,几乎从不发生故障。事实上,所有的新技术大多都来自于数十年间的不断积累,

  漫长的时间使得它们在一次次的完善中逐渐成熟。设计所不过是在大西洋联邦终于按耐不住发起了第五代主战坦克的研发浪潮之后,将数据库里的新技术进行了一次完美的整合而已。

  在第一辆样车下线之后的近十年间,对于58式的进一步改进持续进行着,直到被视作极限的58A式定型才算告一段落。

  载员与驾驶舱:二人-驾驶员,车长。均位于炮塔吊篮式战斗舱内。由于整合了EODAS光电合成孔径探测系统的全向显示头盔-因为外形酷似苍蝇头而被称为“苍蝇盔”的使用,使得58式的战场感知能力异常强大,并且淘汰掉了老式的车长周视镜。

  战斗全重:67吨

  观瞄与火控:

  上反三维稳像式火控(整合至车长头盔瞄准具):有。

  激光测距:有。

  第五代热成像仪:有。

  火炮初速雷达:有。

  温度湿度计:有。

  风向计:有。

  五十二倍径140毫米滑膛炮:

  击发方式:电击发

  之所以使用比M110更长身管的火炮,是由东亚军所使用的钨芯穿甲弹的穿甲原理所致。长身管带来的高初速赋予了58式无可匹敌的火力。

  辅助武器:

  7.62毫米同轴机枪一挺(备弹1200发)

  14.5毫米机枪一挺,车长头盔视角随动瞄准,自动拦截来袭低速弹药。

  装弹:转盘式自动装弹机。(每分钟8发)

  弹药储存:22发待发,18发储藏。

  弹药规格:分装弹药,全可燃药筒装药。

  自动灭火抑爆:有

  光电对抗干扰仪:这种仪器可以发射强大的激光束在远距离使敌人的人员致盲,或是烧毁敌军的各类型光学仪器,例如激光指示器,炮长镜等等。

  纳米约束陶瓷甲:十分传统的坦克主装甲原理,但东亚的军工人在制造工艺上的天才发明使其防御力得到了新的飞跃-在制造阶段,先在显微镜下将一个个陶瓷分子组合成纳米级的多边体陶瓷球,再以同样纳米级直径的钛合金丝将其紧固约束,这样就造出了一个约束陶瓷体。无数个只有几百上千纳米大小的约束陶瓷体连接到一起,最终就形成了一块超强的约束陶瓷板。经过实验证实,同样厚度的纳米约束陶瓷甲与传统约束陶瓷,前者不仅重量更轻,防御能力更是成倍地得到了提高。

  “龙鳞甲”外挂模块化附加装甲:

  这种外挂装甲的每一个整体模块都由一层又一层的陶瓷板与反应橡胶夹层构成,高硬度的陶瓷板对于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有较好的防护效果,而渗入了微量炸药的反应橡胶在被命中时会发生剧烈反应,使橡胶夹层中的无数金属片不停扰动以切割削弱破甲金属射流的威力。故而“龙鳞甲”对于不论是穿甲弹还是破甲弹的袭击都有相当不错的防御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附加装甲的表层进行了特殊处理以隐藏坦克的红外特征,并能够吸收散射毫米波段的雷达波,能够在末敏弹的袭击下有效保护坦克。58式的车体首上与炮塔(尤其是上方)各个方向都以螺栓固定的“龙鳞甲”覆盖,重点部位甚至安装了两层整体模块之多。从外面看上去,大量的附加装甲模块就好像是古代战士的鳞甲一般护住了整辆坦克,故而取名为“龙鳞甲”。这种附加装甲相比起欧亚联邦的“接触-10”爆炸反应装甲优势在于对穿甲弹的防御能力更强,更重要的是,它在发挥作用时并不会像“接触-10”那样威胁到近距离内步兵的生命安全。

  电磁反应装甲:

  这种炒作了快要上百年的技术终于第一次在一辆坦克上得到了实现。其主要原理是在车体被命中时在装甲内产生强电磁场,通过强大的磁力在一瞬间大大削弱来袭弹丸的动能,有时可以偏转它的方向甚至是直接将它撕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东亚军发现电磁装甲耗电过于巨大,而且易于损坏且维护困难,但是它的效果确实是毋庸置疑的好。因而在58式上只在车体的侧面与后方布置有这种装甲,在几乎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极大提高了坦克的生存能力。

  动力:2700马力合成燃料涡轮机

  德黑兰大学的库尔塔勒教授经过数十年研究创造了用巨量电力合成高纯度碳氢化合物的方法。这种新燃料的能量密度是石油的数倍,是燃料电池的数十倍,而且极其稳定,即使有人将火把丢进油箱也不会被点燃。在燃烧过程中,只会产生水与二氧化碳以及几乎可以不计的微量一氧化碳。唯一的问题,就是你需要足够的核聚变电站来支撑生产过程中庞大的耗电量。

  悬挂:机械扭杆-气体混合悬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