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兴汉传 第一百一十回 铜山谷贾诩两难
作者:鼓舌裂石.QD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PS:还是那句老话,鼓舌的书这周好不容易上了推荐频道,这可是裸奔几周后得到的恩典,来之不易,来之不易。各位大大,鼓舌在此恳求各位,也恩典恩典鼓舌吧。

  城楼上,众将士见关羽逃出生天,不由欢声雷动。拍手扶额者有之,雀而跳跃者有之,放声高呼者有之,士气一下飙到顶峰,但等曹操大军前来攻城。

  攻城,曹操是另有安排的。当下曹操令人喝住许诸、曹休等人,不得再行追赶关羽。

  战场上,曹操总是最冷静的指挥官。廖化的两百骑兵,此时突然出城营救关羽,于曹军来说,是蓄势已久的生力军。况且他们还有石灰粉扰人视野,关羽又神勇无比。许诸、曹休就算有五百匹战马,在关羽铁心逃跑,又远去五里来路之远后,众军也只有望尘莫及的份了。

  曹操一面令人去将躲藏起来的六万新兵唤来,再将攻城器具一并抬来,一面冷着脸,喝住三军先安营扎寨。这回曹操是铁心是要硬攻硬破汝南城池了。

  郭嘉在旁笑着大声道:“丞相,关羽虽然逃走,但此战于汝南城下,全歼关羽部属五千精卒,已使他们心胆俱裂,斗志全无。而且,五千精卒一亡,汝南城里还有多少守军?”

  郭嘉所说,每人都可看出。只是郭嘉在关羽落荒而逃后,在关羽的五千精卒全歼后,大声疾呼起来的效果就很明显了,曹军停在原地,举起手中武器,朝城楼挑衅地大喊起来。一时之间,城头城外,双方人马俱以为自己才是赢手。

  现在再说曹纯领两千虎豹骑,不一日就到达了赊店境内。若非贾诩极力劝阻,曹纯哪里会等高览的五千步卒?性急的他恨不得一下就到达宛城,将肖七生擒活捉,碎尸万段。

  等到高览步卒来到,曹纯不满地盯了高览几眼,直埋怨高览为何来得如此之迟?那种冰冷冷的眼神让高览心中打了几个寒颤,曹纯可是主公曹操的族弟,曹仁亲弟弟。如果秋后算账,还不知等待自己的是什么?

  想至此,高览陷笑地对曹纯说道:“曹将军,下一步需要小将做什么?我一定赴汤蹈火,勇往向前。”

  高览昔日,作为袁氏的河北四庭柱,文韬武略,很得袁绍器重。只是袁绍能得人而不能用人,官渡一战,昏招连连。高览、张合见袁绍终不能成大事,这才舍袁绍,归曹操。曹操与之一交谈,直说高览大将之才,还让曹氏子弟多向高览学习,重用起来,待之如旧臣。

  曹纯见高览如此,也不好多说。又想到步卒仅凭双腿,再怎么跑也比不过四条腿的马?刚才自己还真的是关心则乱,胡乱发火。不由走向前,笑着拍了拍高览肩膀,道:“有贾先生和高将军两位在此,该怎么办?我就听你们两位的高见了。”

  这也是三国初期,曹氏子弟受曹操影响,心胸开阔,知错即改,才让各地奇才归于曹操门第,与曹氏子弟融洽相处,共同攻城略地,建功立业。

  贾诩心中一喜,暗暗称赞曹纯,自己昔日也是张绣谋臣,还在宛城让曹操吃过大亏,虽说曹操不计旧仇,但若是曹氏子弟念旧恶,那真不知自己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见到曹纯让自己决定下一步如何行动?贾诩想了一会,道:“子和,高将军,我军下面首要做的就是将赊店给抢夺过来,这样才有增援子孝将军的根据地。”

  贾诩因为自己不是曹操旧臣,而且还间接让典韦、曹昂在宛城一役中丧命,因此行事极为低调,从不高谈阔论,也不结党营私。处理完公事之后,退回家中,闭门不出。

  不过曹操却极为心服贾诩,行军打仗时,将贾诩作为自己的高级参谋,与荀攸、郭嘉排在谋臣中的前三位。重大决定,一定与三人细细详谈,取得一致后,才会雷霆出击。

  曹纯久在军营,自然知晓贾诩本事。这次让贾诩决定,也是不想让自己在节骨眼上出错。一听贾诩如此决定,马上安排斥候,飞马向赊店奔去。

  “两位将军,子和先生,奇怪了,赊店并无一个守军。”一时三刻后,斥候跑马到曹纯三人面前,跳下马来,急匆匆地说道。

  “城里看过没有?”

  去年曹仁、满宠征讨宛城后,就将肖七行军打仗的性格特点向曹操汇报过。贾诩待在曹操身边,自然知道肖七守城,喜欢将各个县城的守军全部撤回主城,好集中兵力,决一死战。不过为了谨慎起见,贾诩还是多问了一句。

  斥候道:“小的在县城里面看过了,还问了人,都说赊店守军早已离开几天了。”

  “文和先生,……”曹纯对于重点县城都不派兵驻守,还是很不适应。若是自己,这种兵家必争之地,不死死守住才怪。是以叫贾诩时,语气极为疑惑。

  “高将军,你留下一千精卒驻守赊店,我与子和带领骑兵步兵先过铜山谷,前往宛城,增援子孝将军。”贾诩此时却不迟疑,马背上迅速说道。

  赊店到铜山谷的路上,曹纯听从贾诩建议,放慢速度,让步卒们跟得上骑兵马步。马蹄声声中,早过了两个时辰,方才到得铜山谷的入口。

  马背上,贾诩让曹纯停住部队,自己却眺望极目处。对于铜山谷,贾诩只是听说过,当年自己在宛城一年两载辅助张绣,落在自己肩上的担之太重,事事都要处理,又那有时间到这离宛城有百来里路的穷山恶水处来查看地形。

  两山夹接,中间一路崎岖小路,仅容一骑一人而过。望过去,只觉此路深不见底。又见小路上的两座大山甚是巍峨,高达几十丈,山体连绵不绝,纵横广阔。贾诩看了,没来由地打个寒颤。

  曹纯见了,直问道:“文和先生,该怎么过?应该没埋伏吧。”

  这种地形,如有埋伏,千军万马,也难讨好处。贾诩心中实在没底,如果换做自己是肖七,手中兵力就算再少,也得在山上埋伏两百人马,好阻止从东而来的敌军。

  贾诩好半响没有说话,直到曹纯连问几次,方才下定决心,道:“子和,最保险的办法就是从山上爬过去。”

  曹纯吃了一惊,大声道:“贾先生,那怎么行?骑军怎么能爬山?”

  曹纯的两千虎豹骑,装备精良,都是重骑兵,让穿重铠的他们爬山而过,真不知穿过山后,要休息多久才能回复过来。而且就算骑兵们不怕累,可马匹要过那重重密林,险恶山道,却不知还能剩下多少可战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