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部队到宋朝 第六十章 朝堂风波
作者:我的团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孙硕此刻正在遂宁府看着嘉州府廖乾派人送来的奏折,待开完奏折后,脸上的表情已经是变过数次,刚开始看到西夏国兵马来犯,满脸的怒气,之后李云龙等人一举歼灭西夏国大军,脸庞充满了激动之色,一脸的兴奋,紧接着兴奋之色马上变成了一脸的忧愁……

  孙硕以前在朝中为官,对当今朝中形式可谓是相当了解,明知道李云龙等人做的非常对,但是此事朝中那些奸臣可不会这么评论,再加上皇上深信蔡京等奸臣,此事恐怕最后不但无功,反而会落下罪名……该怎么办啊……

  虽然不知该如何是好,但孙硕未敢耽搁,马上起草了奏章,名人马不停蹄的送上了汴京……

  几日后……河南开封府,汴京宋朝的政治中心,文武百官立于朝堂之上,一个身形微胖,略有胡须的中年男人,坐在朝堂之上的龙椅上,此人正是当朝的皇帝徽宗赵佶……

  赵佶手里拿着的正是孙硕送来的奏折,看完后,赵佶微微眯起眼睛,对朝堂上的百官说道:“嘉州府之事,众爱卿都有何看法?”

  朝堂上100多人,都低头不语,一时间哑口无声……

  赵佶早已习惯这种场面,轻笑道:“左相……你看这是该如何是好?”

  赵佶说完后,就见朝堂左侧为首的一个瘦高的中老年男子,走到朝堂中央,拱手说道:“皇上……臣以为此事会给西夏番邦落下话柄进犯大宋朝,还是尽早派使节前去西夏国安抚为好。”

  赵佶微微点头道:“爱卿此言甚是,不知爱卿心中可有合适人选?”

  “臣倒是认为有一人最为合适?”

  “哦……说说看。”

  “中书侍郎赵元清,臣以为最为合适担任此次出使要求,几年前,赵大人就曾出使过西夏国,对西夏番邦甚是熟悉……”

  赵佶略微思量,片刻后暗自点头,对蔡京说道:“爱卿说的有理,拟旨,封中书侍郎赵元清为节度使,即日便出使西夏国。”

  赵佶身旁站立的一个公鸭嗓子的老太监马上答应……

  蔡京听到皇上下了旨,心里暗暗高兴,赵元清这个中书侍郎,最近总是跟自己对着干,此次利用西夏国的事情正好支开此人,他相信西夏国定然不会轻易妥协,如果赵元清不能办成此事,自己再给他安一个督办不力之最,哼……

  赵元清一直站立于百官之中,听到皇上下旨,连忙跪倒在地,低头接旨,心里明白这是蔡京想要支开自己的伎俩,无奈不能抗旨,而且此事派自己前去也甚为合理,恐怕朝中之人无人比自己对西夏国更为熟悉……不管蔡京适合居心,此次自己这趟西夏之行是必须去了,而且一定要妥善解决好此事,不然定会给蔡京落下口实……

  赵佶下完旨后,又继续对众人说道:“遂宁郡知府孙硕呈上的奏折中,提到了此次在嘉州府大败西夏兵马之人,对此人更是赞口不绝,大有一举此人之意,众爱卿有何意啊?”

  赵元清听到赵佶所言,心想,刚才自己未曾开口,这次定不能让蔡京等人占了先机,而且自己与孙硕私交甚好,孙硕所看重之人,想必差不到哪里去,自己于公于私也要帮助此人……

  “皇上……大宋朝正缺少这种骁勇擅将之人,此人能大败西夏国数万人马,定有将才之能,臣以为可重用此人……”

  徽宗赵佶轻轻的点了点头,目光缓缓的落到了蔡京的身上……

  蔡京看到皇上透过来的目光,走出人群,对赵佶说道:“皇上……据臣所知此人乃是遂宁郡的响马,如果朝廷重用此人,岂不是让人笑话,而且正是此人笼络人马,擅自对阵西夏国,才会落得现在这般田地,臣以为此人不但无功,反而有罪。”

  赵元清没想到蔡京居然如此无耻,急忙说道:“皇上……西夏国万人大军来犯我大宋,如果不是此人挺身而出,恐怕嘉州府的百姓,早已沦落到西夏匪兵的手里,受尽凌辱,如果不安抚此人,恐怕嘉州的百姓会对朝廷寒心啊。”

  蔡京闻言大怒,对着赵元清叫嚷道:“大胆……你竟然敢拿草莽之辈与朝廷相提并论。”

  赵元清并未理会蔡京给自己安得莫须有的罪名,继续对赵佶说道:“皇上……此人就算身有不是,但毕竟所作所为乃是为了大宋百姓免遭欺凌,请皇上三思……”

  蔡京看到皇上坐在龙椅上也是犹豫不决,对着身后等大臣暗使眼色,紧接着陆续的有人站了出来,所有人的说辞,都围绕着蔡京所说之意……

  站在朝堂右侧的武官吗,在人数上远远少于文臣,近些年徽宗赵佶重文轻武,更是让这帮武将在朝堂上没有话语权……

  此刻武将为首之人兵部尚书李纲忍不住开口说道:“皇上……此人能以草莽野寇大败西夏国兵马,定不是无能之辈,如让此人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不如借此事招安此人,日后为朝廷效力……”

  其他武将一看李纲带头说话了,陆续的也表示出招安之意……

  蔡京此刻脸色阴沉的看向李纲,这群武夫向来跟自己不对路,不过经过近几年的打压,也算是消停,没想到今日突然蹦了出来……

  赵佶看到朝堂之上的大臣各发已见,也是面露难色,略微思考后,对众人说道:“此事暂且不提,一切等出使西夏国后再做打算,好了,今日就先到此吧,退朝把。”

  公鸭嗓子的老太监大声喊道:“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走出朝堂,蔡京为首的一群文臣挡住了李纲的去路……

  “蔡丞相不知何意,为何挡住本官的去路。”李纲沉声道。

  蔡京冷笑道:“哼……李将军今日在朝堂之上好不威风。”

  李纲未曾理会蔡京的冷嘲热讽,淡淡的开口道:“本官是为了大宋朝的江山社稷着想,不像某些人唯利是图。”

  “好……李将军不愧是大宋朝的骠骑大将军,哼。”

  蔡京说完挥袖向宫门外走去,身后大臣紧随其后……

  李纲冷冷的注视着蔡京等人的背影,喃喃道:“此奸臣不除,大宋朝难以繁盛啊。”

  赵元清远远的注视着这一切发生,等蔡京等人走后,缓步的来到李纲的身边,说道:“李大人,可否有时间到府中一叙。”

  李纲大笑道:“好……”

  二人的身影缓缓的消失在宫门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