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脑辅助系统 第十五章 困境与希望
作者:红太郎棒打灰太狼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从孤儿院回来的两人,又回到了忙碌的生活当中,这期间李东也有意识的去学习驾驶,有了高效这个技能,李东的驾驶技术学的很快,虽然商店系统里有卖驾驶技能书,但三月一次的限制让李东根本就不会去兑换这个用处不大的驾驶技能书。

  在这期间,李东的期末考试成绩也邮寄了过来,全班第一,全校第10,很给力的成绩,但让李东颇为遗憾的是,这次期末考智脑并没有发布任务,因此考得再好也没有奖励,这也给李东提了个醒,猜测永远是猜测,虽然智脑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主动权永远掌握在智脑手里,就像李东不会猜到智脑会突然开放商店系统一样。

  目前智脑总共开放了2个功能,分别是技能系统功能和商店系统功能,一个尚未完成的任务:铜墙铁壁的身躯。虽然已经十分强大但限制也颇多,首先,智脑的升级还遥遥无期,而技能升级如同龟速,以李东的估计,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至少还需要半年,至于铜墙铁壁的身躯这个任务,也需要李东加倍努力才可能在2个月之内完成,最后的商店系统,三个月一次的限制,不说也罢。

  “哎,天下果然没有白吃的午餐啊!”此时正坐在车里的李东摇头叹道。

  今天李东和魏航还是照例去运沙子,随着年关临近,沙场的生意也冷清了下来,好多工地已处于半停工的状态,但李东和魏航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这十几天下来,两人赚了近7千块,尝到甜头的两人想尽快的抓住这个机遇多捞点。

  最近,吴里镇的货车有逐渐被整合的趋势,一些老牌的物流公司在积累了足够多的资金后,终于开始向个体车主亮出了獠牙,已经有不少车主经不住运输机会减少的困境加入了这些物流公司,虽然在这些物流公司的帮助下,运输机会增加了,但相应的得上交超过30%的利润。

  这事对于李东来说,是不可接受的,这么做就意味着断绝了自己的发展机会,而最多半年,那些老牌的物流公司就会完全整合吴里镇的运输业。到那时李东连喝汤的份都没有。这也让李东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时间,金钱,可我最缺的就是这两个啊!”李东暗叹道。

  晚上,忙碌了一天的两人商讨着以后出路的问题,今天运黄沙时,两人已经感到了苗头,以前混乱的运输市场如今逐渐的规范起来,这让很多想浑水摸鱼的个体户苦恼不已,这一天下来,两人所赚的钱至少缩水了三分之一,很多工地已经被那些物流公司垄断,所以两人花了大量的时间自己跑工地。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油钱。

  “东子,要不我们加入那些物流公司吧,”眼看着挣钱的机会慢慢的流逝,魏航心里很是难受。

  “不行,你忘了我们的目标了吗?我们要建立自己的物流公司,虽然困难,但绝不能放弃,我们还年轻,不是吗?”李东看着魏航认真道。

  “我想好了,既然这里容不下我们,那我们就走,前段时间我发现了个问题,很多外市的车都来沙场拉沙子,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他们那里没有沙场或者沙子价格太高,高到他们不得不到外地来拉沙子,如果我们能够在两地之间建一个中转站,赚取差价呢?”

  其实这个问题李东早就注意到了,只是以前有稳定的赚钱路子,李东没往这方面考虑,但现在被逼到绝路的李东不得不冒险,虽然他也知道注意到这个问题的不止他一个,但天无绝人之路,李东始终相信这话。

  “好,那我们什么时候做这事?”魏航略微迟疑了一下便下定了决心。

  “在等等,等我们调查清楚,这段时间,多和外市的车主聊聊天,处好关系,我们还继续跑运输。”李东笑着说道。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继续忙着运输黄沙,通过和外地车主的聊天,李东也发现了一个问题,他们之所以来吴里镇拉黄沙主要是为了在返程的时候不至于空车回去,而黄沙在两地的差价较高,最关键的是,他们中间并没有专门去运输黄沙的,这一发现令李东更是兴奋异常,这说明他们市搞黄沙中转站的不多,或者没有上规模,这就给李东一个可乘之机,现在的问题就只有一个了,钱!

  “如果我有足够的资金的话,我一定能将摊子迅速铺开,占领市场,但现在手中一共才4万多,这还是在加上魏航的本钱的情况下,看来,自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想到这里李东不由叹道。

  此时已是一月底,天气已经冷的不行,狂风吹的树木东摇西摆,最低气温已经降到零下了。

  滁迁市,与淮海市西面接壤,拥有500多万人口,交通便利,不同于淮海市以重工业为主,滁市的主要产业结构为轻工业,且近年来发展颇为快速。李东和魏航此时正在滁市进行“实地考察”。

  “魏哥,怎么样,”此时的李东一脸的笑意。

  “嗯,我也没想到这事会有那么大的潜力”此时的魏航看向李东一脸的佩服。

  “这也不奇怪,滁迁市因远离大运河,运送黄沙只能走陆路,成本太高,所以没有人会单独运送黄沙,而且滁迁市此时还没有像淮海市那样掀起一股新农村热潮,所以黄沙用量不大,没有市场,就不会有人做这一行。但我想很快就会有人想到了,毕竟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大政,地方政府没理由不照做,看着吧,不久的将来,滁迁市也会像淮海市一样,那时就是我们的机会。在这期间,我们得早作准备了。”说着话时李东不由生出一丝紧迫感。

  机会,从来就不是为一个人准备的。

  “那我们选择哪里作为中转站呢?”魏航问道。

  “固县!”。

  “为什么”魏航有些疑惑。

  “因为那里足够穷,地价便宜,距离吴里镇较近,最重要的是,农村多!”李东明白,既然搞新农村建设,政府肯定会搞一个模范试点,这个试点不会是富裕的地方,因为富裕的地方城镇化建设已经很快了,起不了模范作用,李东在赌,赌滁迁市政府把固县当成试点,李东很清楚,他那4万块根本不足以成事,所以他只能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