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脑辅助系统 第四十二章 整合 (求推荐!)
作者:红太郎棒打灰太狼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老板,我们还去孙纲家里吗?”从魏林家里出来后,赵虎随即问道。

  “不去了,他要是铁了心和蔡峰站在一起去了也没用,我们就在公司等着,总会有人忍不住主动和我们合作的。”李东边走边说道,突破口已经打开,再去主动拉拢已经毫无意义。

  “那我们现在干什么?”

  “不干什么。”

  “额·····”

  “你们不是还得去调查周围乡镇的网吧市场情况吗?先去忙吧。”

  “好的,那老板我们先去忙了。”赵虎闻言便对李东打声招呼后转身离开。

  “李辉,你觉得赵虎这人怎么样。”看到赵虎走远,李东笑着向李辉问道。

  “不错。”李辉表情顿了一下,随后说道。

  “不错吗?也许吧,我们先回公司。”李东说完便大步向公司走去。

  李东知道自己不可能一直呆在这里,他还有学业要完成,所以他得提前安排一些自己信得过的人,李辉自己虽然很信任,但似乎不通世故,并不是一个好人选。

  来到公司后,李东便开始处理一些日常的事物,王兴走后,公司里唯一能拿主意的便是李东。

  如今的李东在公司的威望越来越隆,数次正确的决策令公司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实力暴涨,有时李东一来到公司,一些原来有些偷懒的员工瞬间就变得积极起来,这种改变正在无声无息的发生着,有时连李东都没有发觉。

  “你把这份合同打印一份,然后存在档案里。”此时李东拿着魏林签订的合同对一个秘书说道,这个秘书也是前一段时间公司刚刚招聘的,叫林静,大学刚毕业,年纪比李东还要大好几岁,此时站在李东的面前,眼神有些躲闪,表情有些不太自然,拿着合同后便快步向外走去。

  “我有那么可怕吗?”看着林静走远,李东颇为无奈道。

  随后的几天,李东都在公司忙碌着,树倒猕猴散,这话一点都没错,在魏林选择和李东合作后,原本一些还在观望的蔡峰的合伙人纷纷亲自找上门来寻求合作,其中也包括孙纲,蔡峰那么快速的倒台连李东都有些诧异。

  “看来有些人只是表面风光啊,一遇到困难立即露出了虚弱的本质。”这件事也给李东提个醒,虽然自己目前春风得意,但谁知到后面会不会遇到挫折,到那时又会有几个人站在自己的一边。

  “不过,吴里镇的码头总算是被我给整合了。”对此,李东颇为自豪,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整合过后,公司表现出了强大的盈利能力,毕竟这种情况在吴里镇以前没有发生过。

  中午,李东拿着邀请函向镇政府走去,李东知道,他们这些所谓的“商界代表”只是去走个过场,真正的决策早已经决定好了。

  而这一次的议题便是讨论吴里镇的发展与转型。

  来到会场后,李东循着自己的座位做好,倚着位子,神态轻松。

  “李东李老板?”

  “嗯?”看到旁边有人叫他,李东随即转过身去,看到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笑着向自己打招呼,李东冲其点点头,以示回应,虽然之前李东根本就不认识他。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赵斌,和李老板算是同行,只是我主要经营货船运输。”有些自来熟的赵斌主动介绍到。

  “你好,很高兴认识你。”李东笑着回应道,一般跑货船的,都是黑白两道通吃,所以通常以“老大”这种略带黑色背景的称号称呼这批人。

  “李老板最近真是大手笔啊。”赵斌有些感慨道,虽然他也算是少年得志,但和李东比却不算什么了。

  “混口饭吃而已。”李东笑着回应道。

  “你这还叫混口饭吃啊,那我这就是属于要饭的。”赵斌一脸的夸张神色。

  “呵呵。”李东对此也不多做解释。

  就在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进行着没营养的对话时,镇政府的领导终于姗姗来迟。

  这一次的讨论议题虽说是吴里镇的转型和发展,但有点消息的人都知道,议题其实只有一个,吴里镇的污染企业是留还是不留。

  “咳,我先做一下简短的发言,这一次镇政府邀请各位来就是希望各位能够给政府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在一通套话过后,会议进入了主题,这一次共列出了二十几个污染企业的名单,当主席台上的镇长每念到一个企业的名单时,下面就有一个老板的神色瞬间变的难看起来,因为他们知道,被念道的企业逃脱不了离开吴里镇的命运。

  “唔,造纸厂。”听到纳税大户造纸厂被点了名,李东也有些诧异,要知道,先前被点名的企业大都规模不大,对于吴里镇经济的影响并不大,但造纸厂却不一样。

  “看来,这次政府是下了决心了啊,只是不知道,政府拿什么来补这个经济漏洞。”以前李东认为靠着物流基地能够弥补这些经济损失,只是现在李东知道,这些企业虽然污染严重,但纳税很是给力,而且还能解决就业问题,光靠物流基地的确不行,单单就业问题就没法解决。

  但不管怎么样,这件事对于李东来说都是件好事,破后而立,如果你连破的勇气都没有,何谈经济转型。不得不说,这一届的政府班子还是有些魄力的,至少比只知道捞钱的好多了。

  会议没进行多长时间就结束了,其实与其说是会议,到不如说是污染企业大点名,反正一场会议下来,李东别的没记住,倒是记住了不少污染企业的名字。

  而且这场会议也并不是没有收获,至少自己和赵斌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以前的李东也想过要联系一个上规模的货船组织,只是一直苦于没有门路,这一次赵斌算是自己找上门来了,有了稳定的货船,码头的也就不需要每次再去劳心劳力的去主动联系,这相当于节省了大量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