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明月照晟熙 第37章 圣旨升迁
作者:玫瑰翡翠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第二日一早,王管事领着众人离开罗浮山。

  回程时虽然也赶路,但轻松了许多了。两位少爷一切安好,这潘道长是皇上敕封的护国灵妙真人,那卢小娘子跟道观众人相熟,连带田一诺这样的粗人也大说她的好话,定然不是什么妖女了。

  回到京城金陵,已经是十月,桂花满城香。

  刚转入铜仁巷,就见传旨的仪仗在大门前,赶紧牵着马,绕了小路从边门进府,才入府就听到喜讯。

  原来是舞阳城大疫平灭,皇上下旨嘉奖一干人等。

  柳夫人在正堂接的旨,旨意中说到赵思宗教子有方,平疫有功,云云。赵晟熙擢封为敦武郎正八品,赵淳熙擢封为修武郎正八品。

  虽然只是虚职,并没领执事,但是官俸此时就可以领起来了。

  合府上下,都喜笑颜开。这大少爷就罢了,依着老爷的品衔,一个六品荫封那是跑不掉的。二少爷的官身就要靠自己挣的。这样一来,连带二少爷也有了官身,那就满门父子都封了官,大喜大喜。

  柳夫人接了早一步回来的仆人报信,知道两位公子平安,已经安了心。今日接了圣旨更是知道两个儿子有惊无险,还立了不小功劳,得了皇上嘉奖,大喜之下打赏全府。

  得了这个信,王管事知道自己跑这一趟大大的封赏是跑不掉的了。就没换衣服,带着一身仆仆风尘去见主母。

  王管事家的正在柳夫人跟前凑趣儿,王管事一进屋,就给了自家娘子一个平安无事的眼色。

  柳夫人正抱着小喜逗弄,见王管事进来,笑着叫黄莺给他搬凳子,又叫宝燕给他倒茶来。王管事受宠若惊,立着谢了。

  先给柳夫人行礼问安,道了喜,又从怀里掏出三封信奉了上去,这才坐下。

  不待柳夫人询问,就将到了罗浮山后见闻一切给夫人禀报。柳夫人笑眯眯地听着,及至听到卢小娘子时,脸就拉了下来:“这卢家小娘子如此没有家规,抛头露面,四处走动的么?”

  王管事心中一滞:就是这京城的官家小姐也一样出外上街的啊,不然,王家小娘子怎么会被人调戏,被二少爷救了呢?却是不敢说这个话。只是道:“这卢家小娘子是卢家寨人,田师傅说跟三清观离得不远。”

  柳夫人从鼻子中哼出一声,不再理会。

  又细问了两个儿子在观里吃得如何,住得如何。王管事就将刚到之时,看到二少爷与两个师兄练拳的事说了,当然不敢说自家少爷被打下桩来,只说二少爷功夫高深,深得潘道长喜欢,云云。

  王管事家的和宝燕又说二少爷如此,大少爷定当更为神勇,将柳夫人又哄得开心。

  待王管事的退下后,柳夫人拆开书信看了起来,看到两个儿子问安,说起合浦的海田事宜须尽早去办。就传夏安进来,嘱他支了银子,仍旧带了耕云去打理这事。

  夏安喜滋滋地进来,恭喜了柳夫人,笑眯眯地领命去了,第二天就带着耕云出发了。

  罗浮山,三清观。一早就有喜鹊在门前叫个不停。

  时近正午,陶县令又来了,不过这次是陪着传旨的太监来的。

  舞阳知府与博罗县令都已接了旨,果然都擢升了,舞阳知府本是四品官,擢升为正三品,博罗县令陶进晋升为六品。

  这县官一职有上中下三个品级,博罗县人口只是一个下县,升了六品,就可以去上县做一县之主了。

  只是陶进两袖清风,没什么孝敬给上面,京城里也没有人为他营谋,吏部将他划去了扬州临安。只待这期任满,就可以去上任。

  这临安县就是赵思宗掌守的淮南道的治下。虽然是大县,可是在面对鞑子的前线,不过好歹也是升迁了,且连升两级,陶进也没有什么不满意的,至少离了这一年好多回地请真人进京的活计,也算是个解脱。

  逍遥子也有封赏,当然,好巧不巧,他老人家又去了肇庆鼎湖山采药,观里只有清澄清慧摆了香案,接了旨意。

  皇上这次封了逍遥子为“护国灵妙佑民真人”,赏了罗浮山的山地五百亩给三清观作为观产。

  清澄清慧二人谢了传旨太监,又请他二人喝茶。传旨太监看着这三清观又小又旧,谅也没有什么好孝敬的物事,还不如去博罗县,摆摆手就走了。陶进又陪着回县里去了。

  因这次平灭疫情,陶县令将一干义士的功劳也报了上去。待见了邸报,才知道三清观里的两位外来少年,原来是二品大员赵思宗的公子。

  吃罢午饭,两位新晋八品官就在道观后山亭子里面嘀咕。

  “大哥,你看,以大哥你的谋略和月娘姐的奇思妙想,讨个封赏也不是什么难事。将来再立个大功劳,求皇上赐婚,不算太难啊。”赵淳熙启发赵晟熙,“有了赐婚,这王家小娘子的婚事,自然可以退了。”

  “我也正是这么想,只是,不知还有什么,是可以让皇上愿意封赏的事?”赵晟熙摸着下巴上刚出来的绒毛思索。

  “那个,舞阳城的引水的法子,是月娘姐提出来的,这个不知报请了皇上的封赏没?”

  “应该也是报了。前去舞阳城的人皆有封赏,月娘也得了些银两几匹绸缎。你我要不是老爹的儿子,哪里来的官身。”

  “嗐,月娘姐的引水之法,可以说是惠及舞阳万代的大功劳,怎么朝廷就这般轻描淡写的给打发了?”赵淳熙恨恨地折下一根小树枝抽打着亭子里的石凳。

  “这个,女流之辈,又做不得官,又参不得军,月娘又是孤女,又待嫁,再大功劳,也不过多得些金银财货。本朝最重军功。要能如月娘说的那个花木兰那样从军,倒是好办了。爹爹还没有把蹄铁的事情报上去,许是爹爹要等打胜了仗再报,那时,皇上的封赏才会多,就好开口了。”赵晟熙想着这件事,还可以再等等。

  “那再搞些什么来呢?”赵淳熙若有所思。

  “对了,我那盘龙棍打龙打虎都使得,那打马腿一样也好用!我去给爹爹写信,军中都练盘龙棍,用来对战鞑子们的马腿!这样,就不怕他们骑兵了!”赵晟熙说罢,跃过栏杆,跳下亭子,就往道观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