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命游戏 第21章 难解的尸体伤情
作者:云卷-云舒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接下来,关于李光达被害一案,在座各位,还有没有要说的?”环顾一周,陈涛例行询问到。

  回答他的,则是一片安静。

  “既然这样,我就简单做一下总结。”确认之后,陈涛终于开口说道,“不可否认,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案件侦破取得了一定进展,也挖到了不少有价值的线索。但是——”

  又是短暂停顿后,陈涛的语调开始变得沉重,“但是,还有三个至关重要的关键点,我们的调查,还处在空白阶段。第一点,关于李光达的伤情。想必大家都还记得,李光达虽然死于颈动脉失血,但在这之前,其左膝还遭到了铁锤的致命打击,导致其左膝盖骨碎裂,而凶手作案使用的铁锤,是事先精心盗取的,这就说明,李光达左膝的伤,并不是凶手的一时冲动泄愤,而是蓄意所为。试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会让凶手对李光达先伤后杀?有什么必要?有什么动机?”

  “可能,是凶手对李光达怀有强烈的仇恨,仅是杀害不足以满足其报复心理?”叶惠宁猜测性地说。

  “或许,凶手没有把握将李光达一刀致命,为了保险起见,先剥夺了李光达的反抗能力,而后才把他杀死?”袁林也给出了自己的想法。

  “想要侦破案件,抓住真凶,不要‘可能’,也不要‘或许’,只要证据,只要真相!希望大家一定要明白这一点!”听了二人的发言,陈涛很严肃地说道。

  “继而,我再说第二点空白。”陈涛继续陈述,“拨打爆料电话的人,究竟是什么身份?如果是凶手或是帮凶,为何会将自己的罪行公布于媒体?如果与凶案无关,又为何只爆料不报警?这些问题,你们是否考虑过。先前,郭队曾经分析过凶手的矛盾点,但我认为,认识到矛盾点,并分析出矛盾点背后的意义,才是最重要的。”

  见队员们都无法应对,陈涛只得继续自己的陈词,“还有最重要的第三点——血字符号。”

  此话一出,在座的刑侦队员们,无不开始坐立不安。

  的确,案发现场那个明显的血字符号,李光达右手下的血字印记,已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现场记号,调查至此,居然没有一个人,获得它的一点线索。

  “如此重要的符号,莫说以他为线索追凶,就是它的含义,它的暗示,我们谁都不清楚。”说到这里,陈涛的脸色愈加暗淡了,“对此,我很担忧。所以,还希望各位能够再接再厉,力求在案件空白点中取得突破。”

  调整了气息之后,陈涛给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安排,首先,仍是客气地征求郭弘明的意见,“老郭,我建议案发现场的线索先放一放,目前,监控录像缺少参考价值,蓝黑色外套的特征又太笼统,即便再扩大搜索范围,也不见得有收获,你认为呢?”

  “好,我也是这个想法。”郭弘明表示赞同。

  “既然这样,董宵,以及他的明通信息咨询公司,就交给你了,若是缺人手,你尽管从队里调派。”陈涛说。

  “好。”郭弘明干脆地说。

  “林子,惠宁,你们年轻,又都懂网络技术,‘雨中落花’的网上情人,你们一定要给我找出来,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请技术科的同志帮忙。一定记住,我要见真人!”陈涛斩钉截铁地吩咐。

  “是!”二人共同应声。

  “昊伦,这几位曾在省委警校任职的痕迹学专家,你能建立联系吗?”说着,陈涛将一张写有几个人名的纸片递给了吴昊伦。

  “应该没问题。”看了一眼,吴昊伦很有信心地说。

  “很好!有关于现场的血字符号,你要逐一向他们请教,如果有必要,可以亲自回一趟警校。”陈涛吩咐。

  “是!”吴昊伦回答得更干脆。

  “其他队员,包括我在内,都要继续对血字符号加强调查研究,务必要查清它的含义。”陈涛又叮嘱。

  “陈队……”此时,郭弘明又禁不住插话了,但欲言又止。

  “老郭,有话但说无妨。”陈涛鼓励道。

  “陈队,目前刑侦支队的破案压力很大,人手也不多,调出这么多的队员钻研血字符号,这……似乎不太合适吧?”郭弘明征求般地说。

  “是有些冒险,但是老郭,请支持我的直觉。”陈涛似乎想解释,但终究,还是没有。

  “好吧。”而郭弘明,似乎还有话说,却也停住了。眼神中,有担忧,但更多的,还是信任。

  但这一幕,对吴昊伦而言,却有另外不同的感受。

  想自己初来刑侦支队,每位同志都热情欢迎,独有郭弘明,冷淡中带着不信任。而今,作为副支队长,他居然倚老卖老,总是与自己敬爱的师傅作对。于是,看着郭弘明那张略显老态的脸,吴昊伦的心中,开始萌生了一股不易挥散的偏见。

  4月3日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陈涛办公室“徐筠,你真的确定,李光达右腿的伤,是发生于其死亡之前吗?”刚一上班,陈涛就把法医徐筠请到了办公室,再次确认李光达的伤情。

  “从左膝伤口软组织损伤情况,出血情况以及骨骼碎裂状况分析,我可以确定,死者左膝的伤,不仅发生于死亡之前,并且……”说到这里,徐筠似乎有几分迟疑。

  “怎么?有新的发现?”陈涛急忙问。

  “抱歉,陈队长,我……还没有太多把握……所以……怕影响案件侦破的方向……”徐筠如实告知。

  “没关系,直说就好。”陈涛回应。

  “那好吧。”陈涛的话显然给了徐筠勇气,深呼一口气后,徐筠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且我还认为,死者从右膝受伤到最终死亡,期间应该有很长的时间间距,至少有十几分钟,甚至更多。”

  “什么?!”徐筠的话,果然刺激了陈涛,“你的意思是,凶手将李光达锤伤十几分钟之后,才将其杀害?!”

  “是这样的。”徐筠回答,“陈队,其实有种感觉,在现场验尸的时候我就有了,只因没有把握,所以迟迟没有说出来。”

  “是什么感觉?”陈涛连忙追问。

  “刑讯。”徐筠嘴里蹦出了这两个字。

  “刑讯?”这个词汇,更让陈涛压抑了。

  “是刑讯。”徐筠再次确认,“李光达的伤情,让我想起了诸多谍战片或是纪录片里描述的,地下党员不幸被捕,先是被严刑拷打,一旦无果,便被残忍杀害。当然了,我不该把李光达与地下党员相提并论,但他的伤情,的确让我有所联想。”

  “也就是说,凶手与李光达在4号公寓会面后,先是趁其不备,击中了他的左膝,剥夺了他的反抗能力,继而围绕某件事,对他展开讯问,而讯问时间,长达十几分钟。最终,凶手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或者也没有,但还是杀害了李光达。”根据徐筠提供的情况,陈涛很快给出了如此推理。

  “这不失为一种可能,也能够比较合理地解释李光达的伤情,但是否属实,我可不敢妄言。”徐筠很小心地回答。

  “不管怎样,徐筠,你打开了我的思路,非常感谢。”陈涛笑着说。

  “陈队,您总是这么客气,我们都快承受不起了!”徐筠玩笑般地说。

  “怎么?你觉得队长不应该客气吗?”陈涛幽默反问道。

  可是,轻松的笑容仅在陈涛脸上停留了一刹那,紧接着,又变成了一抹阴云。

  “陈队,有什么不对吗?”徐筠不由问。

  “我忽然想到,如果这个推理成立,那么,不论是钱红的情人,或是董宵,都不太可能是凶手。”陈涛说出了心里的隐忧。

  “都不是凶手?为什么?”徐筠不解地问。

  “你想,不论是杀害情敌,还是除去威胁者,有必要这么复杂吗?有必要讯问吗?完全可以一刀毙命,之后迅速离开,这样还能减少许多风险。”陈涛说出了理由。

  “的确如此,我也想不通。”听了陈涛的话,徐筠也是爱莫能助了。

  明通信息咨询公司董宵办公室“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郭弘明——”仔细看着郭弘明的警官证,董宵忽然扬起了声音,眼神也变得发亮,“哦!原来是郭队长!真是失敬!失敬!”

  “董先生客气,贸然来此,打扰了。”感觉眼前的人并不简单,所以,郭弘明使用了客气的开场白。

  “哪里!哪里!郭队长肯来我董某的公司,可是我的荣幸!”董宵态度愈加亲和。

  “算起来!我和董先生还是同行啊!”坐定后,郭弘明笑着说。

  “嗨!”做了个摆手的姿势,董宵有些尴尬,“郭队长可真是说笑了,我这……就是小打小闹,挣口饭吃,在您这位专业的刑侦队长面前,可真不敢高攀!”

  “董先生太客气了,作为芜平市‘十大慈善楷模’,你的义举,让我们都很感动。”面对圆滑的董宵,郭弘明也滴水不漏地应对着。

  “呵。”轻笑了一声,董宵的表情,渐渐有了变化,语气也显得谨慎了,“看得出,郭队长是个聪明人,而我董某,也不糊涂,我们开门见山吧。郭队长此来,是为了李光达的案子吧?”

  最初见面的客套,让郭弘明全然没有料到,董宵竟然如此直接,一时之间,他竟有些愕然。

  毕竟是老练的郭弘明,很快,他就从容应对到,“看来,董先生看过《芜平日报》。”

  “不。”自信地摆摆手,董宵的眼神中,不禁透射出了一种游刃有余的气势,“《芜平日报》上,李老板的死讯,的确让我吃惊,但我并不认为,这案子和我有什么关系,直到我偶然发现了公司邮箱里的邮件。原本,我还在犹豫,是否要去公安局反映一下情况,可没想到,郭队长居然提前找到我董某了,说来真是惭愧啊!”

  董宵紧接着抛出了那封邮件,更让郭弘明有些措手不及,但他仍旧保持沉稳,“董先生是什么时候发现了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