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命游戏 第42章 未露真面的委托者
作者:云卷-云舒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关于董宵被害一案,各方面调查工作已经铺开,只是……有关血字符号,我们仍是毫无头绪,这样下去,恐怕是很被动的。”陈涛直言不讳地说到。

  “有什么想法,就直说吧,案情如此严峻,就别遮遮掩掩了!”对陈涛这个老部下,邱亮还是非常了解的。

  “对这个问题,我方才与老郭讨论过,只是,我们意见很不一致,就只能请示邱局了。”很快,陈涛分别摆出了二人对血字符号的观点,“依我之见,我们应该公开血字符号的内容,面向公众征集线索。”

  “什么?!面向公众征集线索?!”陈涛想法大胆,邱亮是知道的,可如此前卫的建议,还是出乎他的预料。

  “第一,自李光达被害以来,对方总是借用《芜平日报》的平台,利用媒体炒作的方式令我们陷入被动。而报纸媒体是属于公众的,非一人所有,既然对手可以利用,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用对方的手段进行还击,难道不是最好的方法吗?第二,李光达一案后,记者赵毅阳已经在报道文章中提及了血字符号,而‘寻人启事’事件,更让公众倍加注意到这个符号,所以,我们与其遮遮掩掩,不如索性将其公开,不但有可能搜寻到有用线索,还能安抚公众舆论,一举两得。第三,血字符号一再出现,说明它在两起凶案中,一定有至关重要的暗示作用,若是迟迟不能将其解密,我们的破案工作,绝对会出现致命的偏差!”在局长面前,陈涛毫不迟疑地摆出了自己的理由。

  沉吟了几分钟,邱亮仍没有正面回应陈涛,而是转向了郭弘明,“老陈的想法,你肯定是不同意吧?”

  “是,我并不建议公开征询线索。”同样,郭弘明也没有隐瞒自己的看法,并同样摆出了理由,“第一,除了悬赏通缉,让公众集体参与案件侦破的方式,并不符合我国开展案件调查的规定,所以,陈队的想法,本身就值得商榷。第二,报纸媒体是把双刃剑,后果如何,我们谁都无法预测,更无法控制。届时,很可能有用线索没有征集到,我们还会承受更大的舆论压力,这对案件进展更为不利。”

  依然没有回应,邱亮的目光,开始变得游移不定,终于,他深吸一口气,初步做出了结论,“你们都是优秀的刑警,观点有理有据,一时间,我也无法决定,究竟该赞同谁。这样吧,我们取个折中意见。弘明,你负责安排人员拟一张协助调查的函,分别发往周边城市的刑侦支队,请他们协助查询有关血字符号的讯息,这样做,算是首先在公安系统内部公开。”

  “是!”郭弘明立即说道。

  “另外,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后,我认为你们之前的推断方向是正确的,冯贵成儿子的失踪,或许说明,在董宵和李光达之间,有着不可告人的过往。锦昌,有必要去一趟,但这件事不宜铺张,所以老郭,还是你亲自辛苦一趟吧。”这时,邱亮又做出了安排。

  “好,我立即准备前往锦昌!”郭弘明毫不迟疑地回答道。

  “到了锦昌后,再去趟里坝镇,让冯贵成亲眼辨认董宵的照片,让他好好回忆一下,当年他儿子失踪前后,董宵有没有与李光达一起出现过!”邱亮进一步叮嘱。

  即刻点了点头,郭弘明没有二话。

  “陈涛,你负责亲自撰写一份请示,客观详实地讲明这一决定的必要性和风险性,对此,我们芜平市局不能擅自决定,需要向厅里请示。”邱亮很谨慎地说。

  “明白!”会意地点点头,陈涛即刻回应道。

  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陈涛办公室“陈队,通过钱红提供的情况,可以推断出以下几点,第一,董宵在网上接近钱红并与之交往,是有目的的,确切地说,应该与李光达威胁他有关。第二,那两张早于委托协议的照片,拍摄者,多半不是李光达,而是董宵!在咖啡馆中的见面,也是董宵首先约见的!目的,是为了借助绯闻,反控制李光达!”如实汇报过情况后,叶惠宁给出了自己的猜测。

  “有什么依据吗?”陈涛反问。

  “董宵接近钱红的时间,与李光达多番向其借钱的时间一致,这应该不是巧合。另外,周围人都反应,李光达是个极爱面子又心胸狭隘的人,试想,如果是李光达首先发现了妻子出轨,他一定会自己想办法解决,绝不会再将消息透露给董宵,唯一的可能,董宵先发制人,在确保不被认出的前提下,主动将自己和钱红约会的照片提供给了李光达,让李光达颜面尽失,骑虎难下。再加之董宵的劝说,脑筋简单的李光达,就只能索性委托董宵为他进一步调查钱红的事。如此这般,二人就形成了相互制衡,李光达的优势自然减退了不少。”叶惠宁回答道。

  “如果你的推断为真,董宵大费周章地接近钱红,难道只是为了防止李光达再向他借钱吗?”陈涛再次反问。

  “不可能!钱红所说不假,董宵一定有把柄握在李光达手里!为了遏制李光达的贪欲,他才不得已出此下策。”叶惠宁分析到。

  “细节都对上了,希望老郭锦昌一行能有收获……”仔细琢磨着叶惠宁的话,陈涛禁不住低语到。

  “报告!”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了徐筠清亮的声音。

  “进来!”陈涛连忙应声。

  “陈队,这是董宵的尸检报告。”徐筠将手中的报告恭敬递给了陈涛,“与李光达之死非常相似,董宵肩部受伤与颈动脉被割断,期间存在着时间差,也在十几分钟左右。也就是说,与董宵见面后,凶手先是伤了其左肩,继而将他强行带进了那个废弃出口,直到十几分钟后,凶手才将他杀死。”

  “刑讯?”忽然,陈涛冒出了这个字眼。

  “的确如此,很像刑讯。”徐筠说。

  “写成符号的血迹化验过了吗?”陈涛又问。

  “化验过了,属于董宵。”徐筠很快答道,“只是,还是无法判断,究竟是董宵在死前画出了符号,还是凶手借用董宵的右手画出的。但从理论上讲,董宵亲自留下符号的可能性很小。因为作案现场具有相对封闭性,所以,这次现场清理得非常干净,没有提取到任何有价值痕迹,试想,凶手既然有时间去仔细清理现场,为何独留下了血字符号呢?唯一的解释,符号是凶手故意留下的!只不过,尚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点。”

  “血字符号一定是凶手留下的!这毋庸置疑!”这时,一旁的叶惠宁忍不住插言了,“难不成,董宵和李光达被害前会留下相同的符号?这太不符合逻辑了!退一步讲,即便是这样,凶手也不可能连续两次犯下这样的失误,让被害人在现场留下线索,所以,死者留下符号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了。”

  “不要忘了,‘应该’、‘基本’这类词汇,是我们破案的大忌,在没有证据支持的前提下,所有的可能性,我们都不能忽视。”对叶惠宁的话,陈涛好意纠正道。

  “知道了,陈队。”叶惠宁郑重表态。

  “看来,在行凶之前,凶手似乎想从李光达和董宵那里得到什么,所以,才会先行重伤对方,继而再将其杀死。”这时,陈涛开始了自己的猜想。

  “陈队,血字符号,会不会与凶手想要知道的秘密有关?”叶惠宁接着说。

  “不能总停留在假想,血字符号的意义,我们一定要尽快参透!”陈涛的眼神,变得异常笃定。

  “陈队,重伤董宵肩部的凶器,轮子也在现场找到了,就是地下停车场里的一块硬质砖头,被凶手丢弃在出口附近,上面残留着董宵的血迹,但没有留下其他痕迹。”徐筠又补充说道。

  “好,你们先出去吧。”勉强微笑着对两位女下属说道,陈涛脸上,却再也掩饰不住疲惫。

  4月13日芜平日报社记者部“‘寻人启事’一事后,报社领导开会时一再叮嘱,所有的人,内网登陆密码必须重新设置,不允许任何人再使用‘六个零’的初始密码!你们都重置密码了吗?”一上班,记者部主任王民辉就不忘叮嘱道。

  “放心,王主任,我第一时间就更改密码了!”听了这话,原本就敏感的赵毅阳第一个说道。

  “至于你嘛,修不修改都无关紧要了,报社已经把你的内网号停了。”看着这位自己颇为欣赏的年轻记者,王民辉也很是无奈。

  “停……停了?!这是为什么啊?!”王民辉的话,几乎让赵毅阳愣住了。

  “你六月初不是有个资格考试吗?从明天开始,就先别上班了,回家认真备考吧。”王民辉继续无奈的语调。

  “这……”闻言,赵毅阳更是摸不着头脑,“资格考试与工作不冲突,我可以兼顾的,怎么……”

  “还听不明白吗?因为‘寻人启事’,你惹了祸,不让你上班了!”此时,一旁的许润禁不住“煽风点火”。

  “许润,注意言辞,报社还没决定毅阳的去留。”显然,对许润的冷嘲热讽,王民辉也有些不满。

  “王主任!‘寻人启事’不是我修改的!真的不是!要我说几遍,报社领导才相信?!难道,为了这事就要炒我鱿鱼吗?!这……这可太冤枉了!”终于明白了几分,赵毅阳是一脸苦相。

  “毅阳,事情经过我都清楚,你不必解释。可现在的问题是,不是报社领导不相信你,而是公安在怀疑你!登录号是你的,没错吧?你不能证明自己没登陆过,这也没错吧?所以,怀疑你是‘寻人启事’事件的制造者,这一点都不过分!若是报社再不给出一个说法,也快成包庇了!你得理解!”无奈之下,王民辉只能给出如此解释。

  “我……这……冤不冤那!谁理解我啊!”突然面对如此变故,赵毅阳几乎要急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