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命游戏 第144章 真相依然模糊
作者:云卷-云舒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北部山区情况怎么样?”邱亮接着询问。

  “阿欢的亲生母亲,和她的继父老王头,都早已过世了,但在同村,我们找到了阿欢的一位同母异父弟弟。她弟弟回忆了阿欢离开时的情形,与谢景文所描述基本一致。”吴昊伦立即回答。

  “她弟弟有没有说,阿欢离家之后,是否回去过?”邱亮又问。

  “没有。阿欢离开后,她弟弟就再没见过姐姐。”吴昊伦很肯定地说。

  “不过……阿欢弟弟还提到过一个情况,我认为是条线索。”这时,突然想到了什么,吴昊伦又说。

  “什么情况?”邱亮问。

  “阿欢弟弟说,在姐姐十六七岁的时候,曾有一户条件不错的人家上门提过亲,之所以记得清楚,是因为这户人家的聘礼,都是她弟弟没见过的一些奢侈品,当时,弟妹几个不懂事,还催促姐姐赶紧嫁过去。”吴昊伦说。

  “提亲算是什么线索?谢景文曾提过,阿欢聪明漂亮,提亲的人不在少数。”听了这些,袁林表示不解。

  “关键是,阿欢弟弟说,提亲这户人家,姓崔,提亲人,应该就是崔长根!”吴昊伦道出了这一惊人事实。

  “什么?!崔长根?!崔长根曾向阿欢提过亲?!”袁林很是惊讶。

  “因为时隔太久,阿欢弟弟并不敢确认,但崔姓是没有错的,这一点他很肯定。”吴昊伦回答。

  “不是没有可能。”这时,邱亮发表了意见,“谢景文证词提到过,在混迹社会之前,崔长根就很中意阿欢,另外,阿欢弟弟描述的提亲时间,也在崔长根开始犯罪之前。”

  “邱局长,如果阿欢弟弟所说的提亲者,真的是崔长根,那么,在清崖镇,崔长根对阿欢相对‘宽容’的态度,基本可以解释了。虽然阅历无数,但阿欢对崔长根而言,意义还是有些特殊的。”这时,陆锦铭插言了。

  认同点点头,邱亮继续问,“婚礼以及阿童的个人情况调查如何?”

  “在清崖镇的齐村,通过几个年纪稍长的人,我们了解到有关阿童的部分情况。据说,阿童的家,先前还是不错的,只是,因为阿童父亲酗酒赌博,家境就败落了。阿童有个弟弟,但在兄弟两个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母亲带着弟弟改嫁,阿童随了父亲,兄弟两个就分开了。几年后,阿童父亲也死了,留给阿童的,就只剩一套二层砖瓦房。所幸阿童很勤劳,一个人撑着家,日子还算将就。若不是那场婚礼,阿童的命运也不致如此。”叶惠宁首先介绍了一下阿童的基本情况。

  “阿童本名叫什么?”这次,是陈涛提问。

  “他没有本名,甚至没有户口,没读过几年书,生前也没出过远门。所以,村里人一直称呼他的乳名,就是阿童。但因为齐村的村民都姓‘齐’,因此,阿童也理应姓齐。”叶惠宁回答。

  “其父母弟弟的信息呢?现掌握多少?”陈涛又问。

  “父亲叫齐海,母亲改嫁后就再没回来,至今,齐村的人对她的记忆都十分模糊了,只记得她好像姓李。阿童的弟弟,乳名‘阿里’,随母亲离村时,也就是七八岁,自此也没有消息了。阿童亲人的情况,就了解了这么多。”叶惠宁答道。

  “尽管母亲带着弟弟改嫁,但我认为,兄弟二人应该有过联络,甚至比较紧密,如若不然,阿童也不可能在自己即将婚礼的时候,唯独通知弟弟参加。”这时,陈涛不由说道。

  “陈队长说得没错,据村里一位老太太回忆,阿童生前唯一出过几次远门,都是去看望弟弟,另外,阿童还时常给他弟弟写信寄钱,可以看出,阿童对弟弟感情还是很深的。”叶惠宁说。

  “阿童看望弟弟,具体是去了什么地方?”陈涛问。

  “这就无人知晓了,阿童从未提过,大家也没有问过。”叶惠宁又说。

  “对婚礼的情况呢?谢景文所说是否属实?”这时,邱亮又开始询问婚礼。

  “基本属实。”叶惠宁很快答道,“虽然过去了二十多年,但对那场婚礼,村里许多人还是有记忆的,因为婚礼排场很大,也很奢华,即便到现在,村民结婚的场面,都不及那场婚礼。但对婚礼内情的了解,村里人都不及谢景文。在他们的记忆中,只是婚礼当夜新娘逃走,并且,阿童死了,就这么简单。”

  “关于对谢景文证词的外围调查,还有谁要发言吗?”话题基本结束,邱亮又程式化地询问。

  诸人沉默。

  于是,邱亮紧接着转向陈涛,“陈队长,队员们的调查情况,就是这些了。关于阿童案件的后续处理情况,也只有你再提供一二了。”

  “非常抱歉,对这个案子的印象,我的确太模糊了。只记得,案件处理很迅速,但也很仓促,现场调查和法医检验情况都很简单,在柳所长的安排下,我只能同意将尸体强制火化。后来,阿童弟弟前来派出所,指责我们的行为,我也解释过,但毫无效果,那孩子就愤而离去了。”陈涛无奈回答。

  “孩子的相貌,你还能记住吗?”陆锦铭又问。

  “若让我描述孩子的外貌,还不及谢景文详尽。因为,孩子到派出所后,或许接触过阿童尸体的缘故,满脸满身都是血污,根本看不清样子,只记着他很瘦小,个头也不高,只有这些了。”陈涛说道。

  “同志们,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血字符号的案件已有了很大的进展,结合现有的掌握情况,以及之前几起死亡案件,大家有什么看法吗?”这时,邱亮开始征求意见。

  面对这个问题,队员们都很谨慎,没有急于作答,而是开始了私下的讨论。

  但很快,袁林就首先开口了,“邱局,我个人认为,阿童的弟弟阿里,极有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凶手!”

  “为什么?”邱亮故意反问。

  “这很明显,阿童的死,是邵同舟四人唯一经历过的死亡事件,并与他们有着间接关系。如果他们四人接连被害,真的与清崖镇的经历有关,唯一的可能性,只能是有人为阿童复仇,也只能是阿童的弟弟阿里,最重要的,阿童弟弟见过陈队长,并因为陈队长火化尸体的行为,对他产生了很深的误解。因此,综合以上几点,阿里应该就是凶手。”袁林回答。

  “我同意袁队长的意见。”这时,叶惠宁又开口了,“之前就分析过,凶手必定同时认识邵同舟四人以及陈队长,并对他们都有仇视心理。在谢景文的证词中,之前四桩生意,他们都有分工负责,邵同舟、谢景文联系买家,董宵、李光达寻找卖家,不会同时出现,即便已经成年的纪伍军,他也仅仅认识李光达一人,而江超甚至完全不知情,因此,符合凶手条件的,就只有阿里一人。”

  “我同意。”

  “我也同意。”

  “阿里的嫌疑非常大。”

  ……

  袁林和叶惠宁发表过看法后,在座的人,也都纷纷表示附和。

  “陈队长,你有什么看法?”知道大多数人的意见后,邱亮又询问陈涛。

  “我也基本倾向于,凶手可能是阿里的说法。但是,还有几个疑问,我认为必须要搞清楚,否则,我们还是可能跑偏。”陈涛很客观地说。

  “什么疑问?”邱亮问。

  “假设凶手就是阿里,我们就要弄清几个问题。”陈涛继而说道,“第一,阿里和血字符号之间,存在什么关联?第二,如果阿里只是想报复,那为何,在杀死邵同舟三人之前,还要首先将其重伤,而后才致命?第三,也是最令人疑惑的,阿里为何大肆利用媒体炒作宣传此事?这对他有什么意义?只是单纯的炫耀吗?我认为并非这么简单。”

  陈涛话一出口,会场再次安静了。

  “听陈队长的话,相信大家都有了共同的感觉,那就是,工作有进展,但压力仍然很大。”习惯性地停顿后,邱亮接着说,“目前,包括我和陆处长在内,都把怀疑的目光对准了阿里。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清楚,怀疑,并不等于真相!凶手是不是阿里?如果是,我们如何找到他,如何解释他作案的疑点;如果不是,那凶手又可能是谁?这些问题,我们不弄清楚,案件仍然会在原地打转。”

  感觉干渴,邱亮不自主地饮了几口水,继而又说道,“对下一步的侦破工作,我先说说自己的看法。首先一条,既然我们锁定了阿里,就必须要第一时间找到他,只有找到了本人,才能够进一步确认其犯罪的可能性。但是,仅凭叶惠宁提供的情况,我们想要找到阿里,无异大海捞针。所以我建议,我们还是要从阿童案件本身出发,尽可能地深挖出案件的隐情,一则,可以更多的了解阿里,二则,可以进一步参透凶手的作案疑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