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轩 第十七章:讲圣地,于牧长吟诗
作者:江映烛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于牧古波不惊的声音响起一刻钟后,劲旭和部分人便支撑不住袭来的倦意昏昏睡去。这声音缓慢而又悠长,比助眠的沉香都好用。

  于牧长老今日所讲,劲旭在家中就打小就听过无数遍了,而脊轩却大多不知,故而在这乏味的声调中,也听出津津可喜之味!尽管于长老讲的颠三倒四,但仍旧不妨碍脊轩从杂乱中缕出一条线索。他觉得自己就像一只抽丝的蚕,辛勤的将搅成一团的丝线缕顺,想到这里,连他自己都逗乐了。

  缕顺后的故事如下:

  ……紫微域东临无涯海,与邵阳诩霖域隔海相望,北接迷沧海,通极北之域,南有涵韵海,与禹步大统域相连。

  ……紫薇霄德域在很久很久之前,源起一族,祖先从紫微江流域发源,茹毛饮血,逐步开化,最终逐渐开枝散叶,形成不同的种族。该域也曾统一于一代圣主,开太平盛世三万年,但最终因统辖地域过大,民智既启,权欲便炽,诸侯分立,裂土分疆建立自己的小国。虽名义上拱卫王都,实则呈割据之势,诸侯间相互倾轧,雄主吞并弱国,为自己开疆拓土,最终统一之势分崩。几个大国如日中天,雄起大域,对无数小国鲸吞蚕食,格局渐成。

  如今之势,大衍在紫微域之东,即当年统一王朝的心脉腹地。其北有云臻国,其南有崇巅国,西漠有烨烁国,隔着烨烁有光熙国,而这几个幅员千万里不见边境的大国中,也有许多存于夹缝中的小国家,每年都有部分被大国吞并,而每年也会有许多地方有雄主出现自立小国。

  讲到这里,于牧揩了揩眼睛,木然的表情有所变化,他从怀中拿出一本书,深情的念道:

  “这六域的历史波澜壮阔,帝国的覆亡与崛起,民族的繁荣与衰亡,都在岁月的长河中随风而逝。数十万年风雨飘摇,万物枯荣,数十万年天道易变,世事辗转,不禁震撼人心,令人感伤无已,下一讲我们具体来讲紫微的王朝。

  简述完紫微域的格局,于牧从世权转入魂术界,脊轩顷刻间变得神采奕奕,因为这些都是他没有听到过的,于牧开始将魂术界的圣地门派分类,什么道统,圣地,佛家,不一而足,这一讲,讲出紫微域中的一首打油诗来,只见他摇头晃脑十分陶醉的吟道:

  皓天舒白日,灵景耀紫微

  振衣沽源峰,濯足钰宝江

  五大圣地传道统,云浮清霄紫宫中

  万初神算演天机,希音宫商奏音律

  九鼎擎天装离火,雷音寺中讲禅机

  阴阳虚空藏幻术,风谲云诡有蛊族

  要寻天材访灵粹,寂灭苍雪通冥宫

  慈航普渡起沉珂,一气三清三玄门。

  一朝观尽天下术,腾云挪月踏长空

  一遍吟完,于牧砸咂嘴,不仅唏嘘长叹,只觉还未尽兴。于是又开腔吟诵了一遍,脊轩觉得他吟的深奥,未听明白其中的意思,等待着于长老的讲解,不料于牧吟完第二遍,竟然没完没了的开始第三遍。

  脊轩瞠目结舌的盯着深陷其中不可自拔的于牧。随后,他和还未睡着的耿迪对望一眼,看到他眼中也闪过一丝茫然。

  两人使劲摇了摇睡过去的的劲旭,可这家伙睡的异常深沉,被摇醒后翻了个白眼就又睡了过去。

  脊轩只好求助姜文广,姜文广嘎嘎一笑,压低声音道:“这老头吟的是紫微域一首家喻户晓的打油诗。”说到这里,脊轩和耿迪面面相觑,尴尬道:“家喻户晓?”

  “这首打油诗几乎将大域最重要的门派圣地都包括在内了,除了那些邪门歪道。第一句没啥意思,那沽源峰和钰宝江是紫微域中最著名的福地,一山一水。钰宝江还是大衍与云臻两国的分界呢。

  五大圣地分别是四象圣地,玉虚圣地,太渊圣地,紫府圣地和乾元圣地,沿袭着高深莫测的道统。云浮清霄紫宫中说的是清霄山和紫阳洞,传承的也是道统,是近年来才声名渐炽,巍立大域的,清霄真人和紫阳真人本是同门师兄弟,同出自太渊圣地,一日清霄真人云游天下,驻足在清霄山上,见清霄山山明水净,脉稳福聚,道:“道法万万,万法归宗,今我于此开枝散叶,另开道统。”于是就有了清霄山。

  “是什么人告诉你这么多东西哇!”脊轩不禁赞叹。

  “哈哈,我想要知道,自然有人告诉我,这叫做天机不可泄露”姜文广神神秘秘的一笑,煞有介事的道。

  “听我继续给你说,好故事还有的是呢,我怕给你讲呀,三天三夜都讲不完,非累我个半死不活!”他做了个疲累的样子,继续生龙活虎的道:“那个清霄道长可是个得道高人啊,他游历了好多圣地呢,然后有了自己的修道之法,将之传承,反正道法那么多,修习的法门不同也在情理之中。

  那太渊圣地的圣主听说后,只是微微一笑,随即就派遣很多门人前去协助清霄真人搭建山门,还派了一部分人反拜到清霄门下,并嘱咐道:”清霄初建,根基不稳,三年内一应所需,尽管来太渊圣地拿便是了。弟子不够,三年内可将太渊门下愿去者渡去。”

  老师师儒冠告诉我,如此做人,方为男儿本色,这份胸襟度量,才值得人尊重。

  我当时问他说的是谁,他说:“两人都值得尊敬,等你长大,自然明白,这样才是好男儿。”

  还有那紫阳真人,本是清霄真人师弟,也许是见他师兄建了个门户,自己便也在清霄山旁峰建了个紫阳洞,也没怎么收徒,只有寥寥几个童子,四方云游去啦。

  “‘万初神算演天机’说的自然是万初天机教,这是个无比神秘的大教,从古至今,这个教派中出了许多神鬼难测天机老人,也叫神算子,听说他们能知过去未来事,微微掐指,多能知人的祸福吉凶。”

  “那岂不是神仙?”

  “是有许多人叫他们老神仙,但他们是修习了天机神策,神术位列紫微十大巅峰秘术,和通冥神术差相仿佛!”

  “天机神策?通冥神术?”

  “说多了你们一时半会也不懂,你就当成占星术好了,就是可察人的前尘旧事,策人将来凶吉的玄奥法术。”

  “哦!”二人点头答应。

  “说到哪了?……对了,‘希音宫商奏音律’说的则是希音圣地和宫商神殿,这两个是名满天下的神乐宗门,执天下乐宗之牛耳!能从这两个宗门修成出来,必然是神乐师。……我们见到月夕落霞宫的那天,那些仙女一样的人,就来自宫商神殿。”

  脊轩心头一热,向往无比,想起父亲给自己的云翳琴,又想起紫禾长老说的那番话,他不禁猜测,长老口中的那个女子,会不会就出自这两个圣地呢?

  “接着是‘九鼎擎天装离火,须弥院里讲禅机’说到九鼎离火教和须弥圣地,九鼎教是炼器大宗门,以神兵利器与控火术闻名大域,他们的炼丹术,紫微三圣手坛中的丹壶大赛,就是由九鼎教牵头,协同太渊等其他圣地一块举办,那种盛事,长大后一定要去瞧瞧。”

  “你说的那什么圣手坛丹壶赛的,连你都没有见过?”脊轩纳罕道,

  姜文广摇摇头,一笑道:“总会去的!”

  脊轩心道,连大衍幼皇子都未见过盛事,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那须弥圣地,传自禹步大统域中的雷隐寺,那雷隐寺虽然听上去像个寺庙,但实则也是一处圣地,传承最正宗的佛统。”

  “阴阳虚空藏幻术中又含了两大教门,即阴阳幻灭宫和大虚空教,这两教的虚空幻术世所罕见。风谲云诡有蛊族,指的则行迹神秘的御蛊神族。御蛊说简单点就是养虫。不过听说御蛊神族养的蛊可飞天遁地,治病救人。”姜文广贵为皇子,自小除了读书识字,自然还要修一些帝王之术,纵然他不当太子,不继承大统,将来也是执掌一方的王爷,这皇家血脉,统御之术是必然要学的。而帝术开篇,理所当然要求帝王要熟悉掌握天下格局,进而才能治理天下,恰好他的老师又是大衍天仁丞相师儒冠。所以知晓这些,对他来说不足为奇。

  寥寥几句说完御蛊神族,姜文广掰着指头一算,还有几句未解释。“‘要寻天材访仙粹’,指的是玉鼎仙粹斋,这是紫微最大的一处天材地宝交易所,也是一处啸卖(啸卖,即拍卖,形式变化)场,历届仙粹大赛都在这玉鼎斋举办。至于那“寂灭苍雪通冥宫”嘛!

  指的是那虚无缥缈的寂雪冥神宫!”

  “寂雪冥神宫?”脊轩叫出声。听到这五个字,他脑中跳了一下,似乎听谁说过,却又一时想不起。

  “对啊。”姜文广奇怪的看他一眼,继续道:“传说中这个隐世门派有一门极其厉害的功法,也叫寂雪冥神功,与它的门派同名。”这一点他所知却也不实,寂雪冥神功并非一样功法,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法门,分别叫“寂雪决”和“通冥神术”!通冥神术就是方才提到的位列紫微十大奇术榜的秘法。

  “这个宗门在很久之前就已灭绝了,只有传说和这打油歌谣留了下来!”

  “灭绝了?”脊轩脑海中又跳一跳,忽然灵光一闪想起来了,“我记起来我们在蓝霁上讲故事时,劲旭曾提及她奶奶就是出自那个什么寂雪冥神功的啊!这门派怎么可能很久前就灭绝呢?”

  姜文广摊手表示不解,耿迪转身推推熟睡的劲旭一探究竟,可这家伙在梦中皱着眉头,连眼都懒得睁开。

  脊轩见状,估计他昨日坐蓝霁回来,又经晚上折腾到半夜,一时半会清醒不了,于是喃喃道:“文广你继续讲吧,下课我们再问他!”

  姜文广掰完最后一根手指“至于剩下的那‘慈航普渡起沉珂,一气三清三玄门’。指的是慈航普渡宫,和太玄,玉玄,清玄三教。慈航普渡宫,是紫微域最大的药宫,拥有紫微域中最大且灵气最盛的药圃。

  一口气说完这些,姜文广不无得意的享受着脊轩和耿迪的崇拜。而这时,于牧还未吟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