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轩 第三十六章:复家仇,寻衅战尧臣
作者:江映烛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这一晚,脊轩去找师傅崔尧臣,要请他出面借《九华天启录》,师徒二人刚说两句话,就来了访客。

  这访客来的异乎寻常,并不敲门,而是掀门而入。

  崔尧臣并不惊讶,他的耳力之佳,早已知有人来。

  主人尚未开口,掀门的客人已经哇哇大叫起来,出口竟然不是前来拜访的谦辞,而是一声断喝:“崔尧臣,我来瞧瞧你是不是浪得虚名!”

  脊轩惊讶莫名,见来者不善,共有两人,排头是个身形瘦长的中年人,手中提只布袋子,面容枯槁,眼窝深陷,胸前还飘着几缕长髯,稀稀疏疏,倒像被人拔过一样。

  他身后还有一人,面露尴尬色,身披星辰袍,正是元清长老。

  瘦子喝问道:“你认得我吗?”

  崔尧臣斜觑他一眼,微微笑道:“我的对手不知凡几,如何认得你?”

  “你不认得我?”那人大大咧咧甚是无理,转身掩了门,怪笑道,“这也难怪,圣手大人交结名流雅士,如何认得我这样的乡野闲散,不过你纵然化成灰,我也认得你。”

  脊轩听他说话狠辣,嘲讽中夹着浓浓的怨气,再看崔尧臣,却见师傅不动声色,淡淡回应道:“有幸!”

  崔尧臣嘴里说着,拉脊轩到身后,自己则坐了下来。脊轩瞅瞅元清长老也不说话,剑拔弩张之势自圣手和瘦人二人处起。

  瘦子不请自坐,冷声道:“崔尧臣我今日来,就是要秤秤你的斤两!”

  崔尧臣挑挑眉,显得兴味盎然,扬声道:“哦?不知阁下要怎么秤?”

  瘦人手指桌上毛笔,目光如电:“都说你是驰名天下的圣手,字贯大境?”

  “不敢!”崔尧臣口中这么说,神情并无半丝谦虚之态。

  “只不知你的真实本领如何?”

  崔尧臣怒气登生,自成名以来,如此不分青红皂白登门挑衅者,他还真是头一遭遇到,心头虽怒,脸上却无表情,温吞道:“幽幽世人口,拦也拦不住。比上一些隐遁大贤,崔某或许不如。但比上一些不自量力掀门而入的小辈,崔某自筹还是略胜几分。”

  这几句话回的妙,软语中含着锋锐。

  那人嘿嘿冷笑道:“阁下别在这里贫嘴,我就有一人的字不差你分毫。”

  崔尧臣袍袖一展,缓缓道:“那再好不过,拿出来瞧瞧,也好让崔某瞻仰瞻仰!”

  “我们不妨打个赌!”

  “赌什么?”

  “你赢了我给你只空间宝物与一件玄洛长袍,你若输了,把那佛珠给我,顺带模仿一个人的笔迹写一份我的游记!”

  “哦?说了这么多废话,你所说的那人笔迹究竟在何处?”

  瘦人抖开布袋,一张张折子飘出来,铺展在案几上,崔尧臣定睛,只见那张张折子都是奏章,还有御笔的朱批。

  折子中写的是大臣上奏的大事,哪里需要降税,哪里需要筑坝,哪里需要开仓赈灾,哪里需要增兵防御,这么多奏章同出一人之手。崔尧臣无心细览奏章内容,只看那字,这奏章上的字敦儒雄宏,神完气足,大有手握天下风云,笑谈万里乾坤的势头,真可谓“千军辟易,笑可擎天”。这字,虽无道韵,却胜在“势”上。崔尧臣忍不住赞道“好!”,再看落款是“大衍天仁丞相师儒冠”

  “第一贤相的字自然无话可说,应在天仁之后再添‘天威’二字,只不过你让我看这字,就算我打赌输了?未免太儿戏了!”

  脊轩暗自惊奇,这师儒冠的名头他已经多次听说,师孽海的父亲,姜文广的师傅。

  “当然不是,先挫挫你的傲气!你若赌输了,一项赌约便是仿师儒冠的字写我的《涉水文》。都说写字大成之人风格迥异,我倒要看看阁下身为书法圣手,能不能模仿的了别人的字,还是……浪得虚名!”

  “废话真多,怎么赌!”崔尧臣听他絮絮叨叨的激将,烦恶不已。

  “废话是要说的,”瘦人嘿嘿一笑,“不愧是圣手,爽快!”

  “马屁就不劳阁下拍了!”

  脊轩强忍着笑,瘦人眼神骤然一凝。

  “说了这么多,你还不知我是谁?”

  “没兴趣!挑战我的人多了,我要一一记着他们是谁,还不得累死,我倒是好奇你身后的那个不啃声的小子是做什么的?”

  “我是来做公证的!”元清淡淡道“学院占星课长老,元清。”

  瘦人话到嘴边被呛住了,目冷如冰。

  崔尧臣催促道:“怎么比说不说?我还要给徒弟讲故事呢!”

  “好,比试三场!三局两胜。”元清长老从口袋中取出一个晶莹剔透的筛子,总共有十二个面,每个面上刻着细小的字,是比试的题目。这是大衍小儿惯常玩的一种游戏,在十二面的木筛子上刻上游戏的题目或是惩罚的措施,一群孩子逐个丢,丢到什么就做什么游戏,脊轩小时候经常和邻里伙伴玩。

  “的确是小儿做戏!”崔尧臣一笑。

  瘦人道:“小儿做戏,好玩即可,你是否要检查检查?“

  “不用,“崔尧臣摆摆手,“快扔吧!”

  元清目光转向脊轩,朝他一笑,嘟嘟嘴。

  脊轩会意道:“弟子告辞!“

  崔尧臣却道:“不用,你留在这看着,我徒儿不是外人。“

  元清长老不再说什么,拿起筛子开始丢,脊轩心头喜滋滋的兴奋。

  筛子落下,正面写着“疾书”二字,元清道:“第一场,疾书,比书法速度。“

  崔尧臣哼一声,比写字,他还没有怕过谁,脊临尘那样的异数,十几年仅见。

  那人也咧嘴一笑。

  收了奏折等物,元清取出几篇长赋,皆洋洋洒洒过万字。

  “随意挑一篇二位就可以开始了!请取出纸笔,务必字字清晰完整,不可胡乱涂抹!脊轩,你来挑一篇。“

  脊轩随手一指,确是一篇《赠琴赋》。

  瘦子摊手耸肩道:“崔圣手,为示我未暗藏玄机,今天没带笔来,只能向你借借纸笔了。”

  崔尧臣心道,小人之心,我哪里怀疑你了。口中却道:“要纸笔,我这里多的是!“手腕一摇,桌上出现大把好笔。

  瘦人随手挑一只,二人饱蘸浓墨,崔圣手气定神闲,瘦子也气势高昂,均信心满满的准备开始。

  “开始!“元清长老一声令下。

  两人同时动笔,笔走如飞,崔尧臣嘴角噙着笑,眼睛只盯着《赠琴赋》,眨眼间十几个字出现了,字字清晰。

  瘦人也是如此,但已比崔尧臣落后了半截。脊轩见之心喜,然而这喜悦尚未维持一息,他就惊讶的几乎叫出声来。

  崔尧臣依然噙着笑笔走如飞,而瘦人的笔已经快到看不清了,只有手的影子在晃动。脊轩想要出言提醒师傅,可是元清长老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边,小声道:“他二人现在全神贯注,你一出声,你师傅错神,就更慢了!“

  脊轩只好忍住。可是这样看来,局势已定,那人的书写速度快了崔尧臣何止五倍。

  半刻钟,仅仅半刻钟,他顿笔了。过万字的长赋竟一字不落,脊轩惊的目瞪口呆,这哪里是人?怎么会这么快!

  瘦子收笔舒气,饶有兴趣的打量着继续奋笔疾书的崔尧臣,眼神中满是戏谑。元清张口刚欲宣布结果,可他用手指比个噤声的手势,脊轩知道他在看笑话,接下来就要嘲讽师傅。

  不忍又恼怒,出言提醒道:“师傅,别写了,第一场结束了!”

  崔尧臣刚写到“抚琴声逸响,浪子行不归“两句,蓦然抬头,见脊轩红着脸,随即他才注意到停笔站在身侧的瘦人。

  “圣手大人?”瘦人道,“方才在下写完,看你正笑的陶醉,实在不忍心打搅你啊!”

  崔尧臣一阵诧异,脱口问道:“你写完了?”

  这是句废话,因为那张纸就摆在身侧,字字清晰,篇中的墨迹尚湿。

  “侥幸侥幸啊!”瘦人笑起来。

  崔尧臣不可思议的俯身看向自己的文,不过五分之一。几日之内,先是遇到脊轩这个小孩子背出《书云缥缈录》全文,随后又遇到一人书发速度远胜于他,圣手也不禁恍惚。

  “怎么会这么快!”他喃喃失神道。

  “运气好,恰好碰到了我之所长。”瘦子话语中透出不加掩饰的畅快,“不妨告诉崔圣手,我的天赋正是‘疾书’”

  “原来如此!”崔尧臣心中一定,不得不重新打量这个面目枯槁的人,看来此人应该有一番来历,于是问道:“却不知阁下究竟是谁?”

  “崔圣手不是丝毫没有兴趣知道么?”瘦人故作惊愕状,挠着头将崔尧臣之前的话原封不动的送回,“只是无名小卒!”

  崔尧臣见他从进门就夹枪带棒说话,似对自己有颇重的怨念,回想自己的仇家,也没有这样一号人物,好奇心也被逗起来。

  拱手道:“如今有兴趣了!不知崔某人哪里不慎,得罪了阁下这样的人物。”

  瘦人也不答礼,淡淡道:“我谈不上是什么人物,可我先辈确是了不起的人物。”

  “愿闻其详!”

  “摹道圣手的名头圣手可曾听过?”

  “摩道圣手阮博裕?”崔尧臣惊道。

  “圣手果然有见识”瘦人道,“他是我的先祖!”

  摩道圣手可谓大名鼎鼎名垂大域,在从古至今的历代圣手中都可算得上翘楚。他曾参与摹刻过《太渊经》、《万初天机术》、《九鼎离火录》等最上乘的大域秘典,所以被称作“摩道圣手”,就是这样一个披戴辉煌之人,其后辈却庸庸碌碌,再未出现过书法大境的人。直到崔尧臣初登圣手坛的前一届。

  “你还记得阮江天吗?”瘦子思及旧事,眼中的怒火几欲灼人。

  崔尧臣听到“阮江天”的名字,长叹一声,心头已经了然:“明白了!你是他的儿子!”

  阮江天就是当年崔尧臣前一届的那位圣手,被崔尧臣挑战成功,赶下了圣手坛。

  “正是!我叫阮沃才。”他咬着牙道。

  “父仇子报!”崔尧臣点点头。

  “不错,父仇子报,不仅父仇,还有我的仇!”阮沃才一笑,而笑容中寒意让脊轩打了个冷战。

  崔尧臣凝神道“你的仇?你跟我有什么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