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三国逆命传说 第十六章 似剑非攻 墨眉无锋一
作者:轩辕语诺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冰锋仍在肺腑,寒刃犹在骨髓!一个洒脱豪迈的声音蓦然在耳边响起:“贵府相别不久,想不到如今又在此处相遇,你我二人实在缘分不浅啊!”说话的是一个黑衣侠客。不是他人,正是剑侠王越。

    叶羽飞爽朗笑道:“寒舍相聚,在下有幸领教了先生的弈棋之技。本想再请先生指教一下剑击之术,然而先生却有要事牵挂,匆匆而别。先生的剑击之术冠绝天下!对此,在下极其仰慕,不知何时可以得偿所愿,一睹先生冠绝天下的剑击之术!”

    王越十分谦逊的说道:“羽飞言重了!剑术之道,在下虽勤学苦练数十年,奈何天资愚钝;数十年的勤学苦练,剑击之术只能说是略有小成!‘冠绝天下’四字,实在是愧不敢当!”

    叶羽飞笑道:“先生太过谦虚了!”

    王越十分严肃的说道:“在下说的只是事实,何来谦虚之有!”

    叶羽飞笑道:“既如此,不知何时可以一睹先生‘略有小成’的剑击之术?”

    王越微一思索,随即笑道:“在下想,此事定然不会太久。只是到时还请羽飞多多指教!”

    叶羽飞拱手道:“哪里!哪里!相互切磋而已!”

    王越拱手道:“既如此,在下就先行告辞!”

    叶羽飞拱手道:“既如此,请慢走!”

    看着王越离去的身影,叶羽飞脸上露出淡淡的笑意。

    郭嘉看着叶羽飞脸上的笑意,缓缓的问道:“羽飞,你和他说了些什么?”

    叶羽飞笑道:“我说:我想领教一下他冠绝天下的剑击之术。”

    “哦”郭嘉似乎对此颇有兴致,饶有兴趣的问道:“那他是怎么说的?”

    “他说:他的剑击之术不过是略有小成”叶羽飞淡淡笑道:“还说不会太久!”

    郭嘉微微皱了皱眉,微微笑道:“如此看来,天下皆白那句话,十有八九是说对了!”

    叶羽飞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们是不是现在就去领教一下他‘略有小成’的剑击之术?”

    郭嘉举起一杯酒,悠然说道:“现在倒也不必着急,让他多等一下总是好的!再说,此地有美酒佳肴,又有清歌妙舞,多享受一下,何乐而不为!”

    叶羽飞笑道:“既如此,那就依奉孝所言!”

    初九的月色还略显朦胧,并不如月圆之夜的那样明亮皎洁。然而那朦胧的月色却自有一种迷离的风华。

    月光轻盈的洒在寂静无人的大街上,朦胧而迷离;像是朝阳刚起时的晨曦,让人不禁有一种暮色晨曦的错觉!

    叶羽飞悠然前行,郭嘉叶红袖紧随其后,约莫半步之遥。

    寂静的大街,朦胧的月色,偶有清风拂面。这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显然不是‘有酒当歌’的纷繁嘈杂可以相提并论的。

    “悠然寂静、月色朦胧、偶有清风拂面,这样的感觉让人觉得很舒适”叶羽飞悠然淡雅的说道:“至少与‘有酒当歌’的纷繁嘈杂相比,更令人愉悦!”

    郭嘉笑道:“羽飞大病初愈,自然心中忧烦;心中忧烦,自然想要清净淡然。不喜‘有酒当歌’那等喧嚣热闹之所,也在情理之中!”

    叶羽飞依然悠然淡定的缓步前行:“我之所以感觉愉悦,是因为这样环境更适合让人思索!”

    “哦”郭嘉淡然的问道:“那你又在思索什么?”

    “我在思索我的诧异”叶羽飞淡淡的笑了笑,缓缓道:“我很诧异!让我诧异的是:为何要以游学天下的名义,来掩盖我身患离魂之症事实?更让我诧异的是:在我大病初愈的第一时间,父亲和你们为何会强烈的要求我去‘有酒当歌’?在我看来,这样的行为似乎绝不仅仅只是为了辟谣,更像是在掩饰着什么?”

    郭嘉淡定从容的说道:“你的离魂之症虽已痊愈,然而你却因此忘记了很多很多的事!不知我说得对不对?“

    “是的”叶羽飞微微苦笑道:“至少,从光和三年到我醒来之前的事,我都全然不知!”

    郭嘉依旧淡定从容的说道:“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至少你已经完全康复了!而且这并不影响你的英明睿智,你依然还是你,依然还是那个英明睿智、惊才绝艳的公子羽飞!我知道,此刻的你,似乎想要凭借你残存的记忆来唤起你已经失去的记忆。或者说,你想要凭借你残存的记忆来推测你已经遗忘的事实!”

    叶羽飞默然不语。他默然不语当然不是不屑一顾,而是一种理所当然的默认。

    “自你患病之后,发生了很多的事,或大或小,然而这些不值一提!在你痊愈之后,你又遗忘了很多的事,但是这些,也一样的无关紧要!唯一重要的是:你醒了!”郭嘉*肃穆的看着叶羽飞,凝重感慨的说道:“你可知道,因为你的苏醒,多少人的希望得以延续!多少人的信仰免于崩塌!所以,你要思索的,不是那些不值一提的!更不是那些你已经遗忘,从而变得无关紧要的!而是,怎样才能让那些得以延续的希望,变得更加的灿烂辉煌!怎样才能让那些免于崩塌的信仰,升华成一种*神圣!”

    “他所遗忘的,那些无关紧要的事。却不知,破碎了多少人的希望!崩塌了多少人的信仰!”寂静的大街上,忽然传来了这样感慨的话语。

    说话的是一个黑巾蒙面的黑衣剑客,这个人黑巾蒙面,黑衣如墨;怀中有剑,剑亦如墨。这个黑衣剑客身边还有一个绝色妖娆的女子,这个绝色妖娆的女子以紫纱遮面,身穿一袭惊艳无双的黑红华衣。其黑如墨,其红似火!她就淡然随意的站在那里,站在那,寂静的长街之上;立在那,朦胧的月色之中。她站得淡然,立得随意,抬头负手,却自有一种遗世独立、君临天下,操万人生死的王者威仪!

    叶羽飞淡然宁静的看着眼前的拦路者,拱手笑问:“二位先生拦住在下三人的去路,不知有何指教?”

    黑衣剑客环手抱剑,颇为随意的说道:“公子羽飞,当世人杰,名动天下,才惊九州,不知公子以为,鲜卑王者檀石槐,何如人也?”

    叶羽飞微微思索。在自己承袭的记忆中,檀石槐这个名字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深意,也没有得到丝毫有价值的信息。所以他只能依据自己一千八百多年后的记忆来回答这个问题:“雄才伟略,文治武功。其人可称鲜卑之雄!”

    有雄绝天下之才智,可谓雄才;有涵盖四海之谋略,可称伟略。有才智,雄绝天下;有谋略,涵盖四海;这样的人,方可称为雄才伟略!位居朝堂之上,治国理政使国泰民安,可为文治;身处万军之中,争衡天下所向披靡,是为武功。其文,可治国理政使国泰民安;其武,可率千军万马争衡天下所向披靡;这样的人,方可称为文治武功!雄才伟略、文治武功,这样的人,即使纵观泱泱华夏,也不过寥寥数人而已!

    “雄才伟略,文治武功;其人可称鲜卑之雄”黑衣剑客的眉宇之间流露出一种钦佩赞赏的神色,慷慨昂然的说道:“若是那些无知腐儒闻听此言,或许只会付之一笑、嗤之以鼻!然而就在下所见,公子之言,实在是不偏不倚、言之有理!若说雄才伟略、文治武功,檀石槐可称鲜卑第一人!”

    ‘若说雄才伟略、文治武功,檀石槐可称鲜卑第一人!’黑衣剑客的话或许有点言之过早,颇有武断之嫌。然而,就事实而言,此话也是绝无半点虚假!

    说起檀石槐,那就得先说说鲜卑;要说鲜卑,那就得先说说东胡。原因很简单,檀石槐是鲜卑王者,而鲜卑却是东胡别支。所以,若论檀石槐,必先谈鲜卑;若谈鲜卑,必定先说东胡。

    东胡一族是生活在华夏北方的古老游牧民族。“东胡”一名最早见于《逸周书王会篇》,书中提到“东胡黄罴山戎戎菽”。在战国中叶时期,东胡最为强盛,号称“控弦之士二十万”,曾多次南下入侵中原。战国后期,东胡屡屡劫掠燕国,燕昭王不堪其扰,派大将秦开到东胡做人质,伺机窥探军事与地理机密。秦开回国献策,燕昭王当即兴师讨伐,大败东胡,拓地千里。其后赵国名将李牧大破匈奴之时,东胡一族也倍受攻击,伤亡惨重。霸秦始皇统一华夏之后,继续对北方诸胡用兵,然而强悍无匹霸秦秦锐士并没有彻底打跨“逐水草而居,往来飘忽不定”的东胡一族,倒是与东胡先后崛起的匈奴一族毕其功于一役一举终结了东胡的历史,一代枭雄冒顿单于用骄兵之计歼灭了毫无防备的东胡,于是匈奴尽占东胡故地,雄霸朔方傲视大漠。而东胡余部尽皆逃散,聚居于乌恒山和鲜卑山。聚居乌恒山和鲜卑山的东胡余部便是后来的乌桓族与鲜卑族。

    匈奴击败东胡之后,尽得东胡故地,尽用东胡之势,遂成蛮戎夷狄之魁首,足以和世居中原的华夏一族分庭抗礼。而作为东胡别支的鲜卑一族则不可避免的沦为匈奴一族的附庸,倍受奴役!其后匈奴一族在华夏一族的强力打击之下,最终元气大伤,再也不复当年魁首之势。

    当匈奴逐渐衰落之时,隐忍屈服数百年之久的鲜卑一族正一步一步的缓缓崛起。元和二年(公元85年),鲜卑与南匈奴、丁零及西域各族共击北匈奴。元和四年(公元87年),鲜卑再次大败北匈奴,斩杀优留单于。永元三年(公元91年),华夏一族和南匈奴对北匈奴进行了致命打击,北匈奴西迁。鲜卑趁势占据了漠北地区,留在漠北的北匈奴十余万户并入鲜卑,鲜卑自此称雄北地。鲜卑一族虽然称雄北地,却并未完全崛起。直到鲜卑一族的王者檀石槐横空出世统一了鲜卑诸部,建王庭于高柳(今山西阳高县)北三百余里的弹汗山(今内蒙古商都县附近)仇水(今东洋河)。随后,鲜卑王者檀石槐率部北拒丁零,东败扶余,西击乌孙,南扰汉边、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二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网罗山川、水泽、盐池甚广。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军事部落联盟,这时,鲜卑一族才真正的崛起,雄视天下。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叶羽飞爽朗笑道:“先生所言,晚生佩服至极;若说雄才伟略、文治武功,檀石槐的确可称鲜卑第一人!然而,依在下所见,若论雄才伟略、文治武功,鲜卑一族只怕也仅此一人而已!”

    黑衣剑客微微笑了笑,淡然随意说道:“敢问公子,若是鲜卑王者檀石槐不幸死于非命,不知破碎了多少人的希望?崩塌了多少人的信仰?”

    叶羽飞并不正面回答黑衣剑客的问题,而是答非所问的说道:“依先生的言中之意,鲜卑檀石槐似乎已然身遭不测!而且似乎还与先生有所关连!”

    黑衣剑客闻言哈哈大笑道:“闻听公子之言令在下不禁想起了一桩世家子弟的荒唐事,不知公子可想一听究竟?”

    “既如此,在下愿闻其详!”叶羽飞微微笑道。

    黑衣剑客缓缓道:“话说十余年前,京都洛阳有曹袁两名世家子弟,年少无知,放任好侠!有一次去看别人家娶媳妇,两名世家子弟就悄悄地潜入这新婚家的园子,到了半夜十分,二人就高喊‘小偷来了!’等到这娶媳妇的人家都跑出来观看时,曹家子弟便抽剑劫持新妇,和袁家子弟往回走,但是三更半夜黑灯瞎火的却找不着路,一不小心,掉进荆棘丛中。特别是袁家子弟,卡在荆棘丛中无法自拔。曹家子弟见状便高声大叫:小偷在此!袁家子弟闻言急中生智,慌忙挥剑割断了荆棘,二人最终逃之夭夭!”

    叶羽飞微微笑了笑,道:“先生所讲之事,在下也略有所知。不过是曹孟德与袁本初少时无状的荒唐事而已!虽有小过,却也无伤大雅!”

    黑衣剑客拍掌大笑,道:“古语有云:闻弦歌而雅意。公子所言,依在下看来,不过是自装无知而已!正所谓,孔子门前不卖书,鲁班门前莫弄斧。在下虽然不才,却也不是无知之徒愚蠢之辈。先不说檀石槐i的雄才伟略,也不说他的文治武功。就单以武技而论,其人一身武学就足以傲视天下。能与他齐驱并驾者,纵观四海也不过十数人而已。单以枪法而论,能与他分庭抗礼的,似乎也只有‘枪神’童渊!然而,去年三月‘断龙涧’一战,他却死在了阁下的长枪之下,这不得不令在下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