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维度的主神 第六十三章攻心之术
作者:Tion魔的小说      更新:2017-12-05

  听到杨烁那好似有些犹疑一般的语调,熊廷弼不禁咬牙切齿的说道:“启奏陛下,老朽是熊廷弼,是我不知陛下的皇恩浩荡,欺骗了陛下,望陛下饶恕!”

  这一下朝臣上的一些老人顿时吓了一跳!真正的吓了一跳!

  记忆性差的可能已经忘了这个人,恐怕不会知道这个“熊廷弼”到底有什么含义,熊廷弼(1569年-1625年),字飞白,号芝冈,汉族,湖广江夏,明末将领,万历进士,楚党。由推官擢御史,巡按辽东。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熊廷弼受命巡按辽东。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以兵部右侍郎代杨镐经略辽东,招集流亡,整肃军令,造战车,治火器,浚壕缮城,守备大固。

  熹宗即位,天启元年(1621年),后金天命汗努尔哈赤攻破辽阳,再任辽东经略。与广宁(今辽宁北镇)巡抚王化贞不和,终致兵败溃退,广宁失守。

  沦为囚犯的他又不幸陷入党争,以前虽为楚党,但与东林党关系密切,且与东林六君子也关系匪浅。

  并传言有杨涟弹劾阉党的奏疏就出自熊廷弼之手。后为阉党所害,天启五年(1625年)被杀,并传首九边。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并不能显示出“熊廷弼”的意义,但是如果提到了“传首九边”,人们就应该明白“熊廷弼”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了吧!

  如果还不明白的话……好吧,实际上镇江之捷也和“熊廷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的份量总是够了吧!

  朝中的大臣们其实很清楚这些将军未来的位置和成就,但是他们怎么都没想到,在这其中居然还混杂了这样一条大鱼啊,当听到“熊廷弼”这句话后!

  谢清就已经确定,这个“熊廷弼”一定就是那个辽东军队十分拥戴的将军熊廷弼,那个时代的能够稳守边疆的将军!

  深深的望了老头一眼,不过杨烁这时候其实倒是很明白为什么他们看上去会是这样的愤慨,不过这件事情必须要有个人背包,而且不能是自己,否则天下百姓怎么看,天下的穷酸书生们怎么看!

  那些个起义什么事。开启民智之后算不得什么事,但是这个事意义就不同了!

  【要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最讨厌的人,熊廷弼这个字号一定是列名其上并且名列前茅才对!!】

  【对于这位熊廷弼老将军,某些人与其说是在敌视,倒不如说是一种羡慕妒忌恨更加明显!】

  妒忌是一种原罪,这话是佛祖……嗯~~天主?嗯~~好吧,反正是一位大人物说的!

  --而现在,杨烁就赤luo裸的看到了一幕朝廷大臣饰演的人生百态!一切的一切在他们的脸上都好似能看到一些,喜怒哀乐爱恨交加!

  当杨烁扫视了殿中大臣们的表情之后,才笑着说道:“熊廷弼熊老将军终于肯出声了么,希望老将军能够为大明再贡献一份力量,朕不是太祖也不是先皇,希望老将军不要在意之前的种种,好了”

  “来人,赏”

  ……

  恍惚间,十年时光一闪而逝。

  大明皇家学院之内。

  “用兵之道,不过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四要,不过要想真正练成天下有数的强兵,最为关键的,还是士兵本身的素质……”

  “通体来讲就是从心理上瓦解敌人,使对手投降是上策,强攻城池是下策;以攻心战为目标才是上策,以武力取胜却是下策。”

  “史书之中在垓下之战,刘邦的两次攻心战术都取得了完美的效果,一个是对韩信的拉拢战术,一个是对楚军的攻克战术。

  前者是抓住韩信想要封王的软肋,让其称心如意,并感恩戴德,打仗便更有斗志;后者是趁楚军身心疲惫,再借助明月当空的环境渲染,勾起楚军思乡之情,消磨他们的斗志,令其无心再战。总结起来,就是攻克对手的心理防线,达到自己的目标,最后夺取胜利。”

  “随后在华夏历中,攻心是处处存在、时时都有的,不管是战胜对方,赢得先机,还是化敌为友,化解矛盾,“攻心”都是条行之有效的捷径。”

  偶尔回京才有空的杨武正在武院侃侃而谈:“所谓“擒贼先擒王,攻人先攻心”。巧妙地运用“攻心术”往往能让你事半功倍,旗开得胜。

  很多人想要攻心,却不懂得攻心术,结果到处碰壁;有的人则利用恰到好处的攻心术达到目的或大获成功。

  尤其是在现今的职场生活中,若希望能够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更需要学习心理,学会使用攻心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