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续盛唐 楼观道
作者:慎用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楼观道为早期道教派别之一。楼观道在魏、周、隋、唐各朝,都对皇室信道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道家素有“夜观星象”的传统。楼观道以结草为楼,观星望气,因以名楼观。形成于北朝北魏时期,流传鼎盛至隋唐间,为唐代皇家李氏宗观。

    隋朝末年,楼观道时任观主岐晖全力襄助唐高祖李渊,出钱出力,不惜余力地帮助一直藏匿于关中的平阳公主。唐朝建立之后,唐高祖李渊曾亲临楼观道,并御赐楼观道为宗圣观,当时的观主岐晖也被高祖封为正三品衔的金紫光禄大夫。

    楼观道立意畅玄皆本“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为根基,保持发扬道教的传统特色,属于保守派。楼观道尊尹喜为祖师,尹喜的原型是春秋时代与老聃齐名的道家关尹。《庄子·天下》将其与老聃并列,叹为“古之博大真人哉”!关尹主张“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做人要“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楼观本起传》:“楼观者,昔周康王大夫关令尹之故宅也。以结草为楼,观星望气,因以名楼观。此宫观所自始也。

    楼观道传习的修炼方术,表现了杂采兼收的特点,即符箓与丹鼎皆习。如梁谌“食炁吞符,大尽其妙,又广索丹砂,还而为饵”。马俭既晓遁甲占候之法,又断谷、服药、行气、导引,还能役使万灵,制役群邪,驱使六丁二十四神。

    尹通“服黄精、雄黄、天门冬数十年”,又能为人治病。其他楼观道士大都如此。不过,两者相比,服食药物在楼观道士中更为普遍。

    楼观道发展至北周及隋,进入其鼎盛时期。道士王延,字子元,扶风始平人。西魏大统三年入道,师陈宝炽于楼观。与李顺兴相友善。后访华山云台观,复师茅山道士焦旷,得三洞秘诀真经。北周武帝闻其名,遣使召之,王延至都久之,复还西岳云台观,诏增修该观以居之。

    李健跟随清风走进了一个比较幽静的楼阁内,只见楼阁内坐着一个鹤发童颜的老道士,仿佛入定的老道士忽然睁开眼睛,起身笑着说道:“贫道拜见三皇子殿下!”

    李健连忙说道:“道长不必客气,不知道长找我有何指教?”

    “呵呵!”

    老道士却是笑而不答,指着一个蒲团说道:“殿下请坐!”

    李健微笑着道:“如此就多谢道长了!”

    “殿下,可否知道贫道这楼观道与大唐的王朝的种种联系?”老道士看着李健问道。

    “孤也只是听宫人说起过,只是略知一二,劳烦道长给孤好好讲解一番了!”李健略带歉意地说道。

    “既然如此,那贫道就为殿下讲一讲!”

    “隋朝末年高祖在太原起兵,这个时候平阳公主也在关中举兵响应,正好屯兵于楼观道附近的宜寿宫。而我道祖师爷岐晖道长下令,竭尽全力毫不犹豫地将所有物资支援给了平阳公主。没隔多久,高祖率军抵达了蒲津关渡口,岐晖道长十分高兴,更是改名为岐平定,以响应高祖平定天下的壮举,并派出了观内多名精通武艺的弟子前去蒲津关接应高祖,乃至后来安史之乱的时候,楼观道也是竭尽全力的支持辅佐肃宗陛下,所以我楼观道从李唐王朝建立到现在都是支持大唐的!”

    看着老道士如数家珍地讲着楼观道为大唐做出的贡献,李健却只是微笑,并没有说些什么。

    道教真的这么大公无私的支持李唐王朝吗?这也不见得,道教帮助大唐的目的就是压制佛教的发展,毕竟中原还有佛门呢!道教和佛教相争了也不知道多少年了。当年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将位于少林寺西北五十华里的柏谷坞100顷良田,赐给少林寺作为供养寺院的田产。此后佛教势力便一直压制着道教,这种局面直到大唐建立后也消失,唐高祖李渊建立大唐之后,规定道教在儒教、佛教之上,为各教之首,从而确定了唐朝崇尚道教的政策,而楼观道也因此达到鼎盛,据说,楼观弟子一度曾达到了三千余人,实为道教第一圣地。

    再者说道教资助大唐,佛教亦有十三棍僧就唐王的故事。所以不管是佛教也好,道教也罢,它们壮大都是对朝廷是一个危害,君不见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老道士见李健依然没有任何举动,顿时知道这三皇子李健也是一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于是咬了咬牙说道:“贫道就开门见山吧,殿下聪慧睿智、雄才伟略,又是陛下最为宠爱的皇子,我楼观道上下愿为殿下效命!”

    李健现在已经知道了楼观道的真实目的了,这才说道:“孤何德何能能够得到楼观道的辅佐?道长快些收起刚才的话,孤就当没有听到过!”

    老道士看到李健如此模样,立马佯装生气地说道:“殿下可是瞧不起我楼观道?虽说我楼观道大不如前,但是依然能够辅佐殿下的!”

    李健无奈地说道:“道长可是错怪孤了,孤又怎么会瞧不起楼观道呢?只是孤的才能有限,唯恐拖累了楼观道。既然道长如此坚持,孤再拒绝反而不美,如此孤就在此拜谢道长的资助之恩了!”

    “殿下言重了,贫道定会不遗余力地资助殿下!”老道士立即拱手说道。

    既然楼观道已经支持自己了,那么李健也开门见山地道:“孤这里确实想要请道长帮个忙!”

    “哦?”老道士一脸好奇,到底什么事能够使得一向沉稳的三殿下这么沉不住气?于是连忙询问道:“殿下尽管讲来!”

    “孤想要道长为孤研制一种东西,名曰火药!”李健说道,有关火药的最早记载,应该是唐朝孙思邈的‘丹经内伏硫磺法’。

    “殿下说的可是宫中御用炼丹道士清虚子在‘伏火矾法’中提出了一个伏火的东西?”老道士询问道。

    “正是!正是!”李健急忙说道。

    “殿下用它想要做什么?”老道士面色不好的看着李健,难道三殿下也想要吞食丹药追求长生?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李健可是够昏庸的,殊不知英明神武的唐太宗就是吞食丹药死的。

    “孤可不是要吞食丹药,而是伏其火性、用其火性!”李健看到老道士怀着异样的眼神看着自己,连忙辩解道。

    “用其火性?”

    “那是当然,道长应该知道炼丹的时候最害怕炸炉吧?”李健问道。

    “是的,每次炸炉的结果总是将炼丹人弄得非死即伤!”老道士回答道。

    “如果可以伏其火性、用其火性的话,那么用于军国大事的话,必将成为一大利器!”

    看着李健侃侃而谈,老道士狐疑地想了想,难道这火药真的可以助军国大事?难道是要在战阵之中或者攻城之时纵火?

    片刻之后,李健笑了笑说道:“本王要求楼观道研制火药的目的就是要将火药运用到战争上,而且还是大规模的运用,不仅仅是炸死一人,而是一群人!”

    “什么?”这一次,老道士不由自主地惊呼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拥有火药的部队将是最厉害的军队!无往不利!”

    “而且孤还要告诉道长的是,经过孤属下的调查,发现丹炉中只要放入硝石、硫磺、木炭这三中,按照一定量混合之后便会爆炸,而且他们的量越多,爆炸的威力就越大!而且这个各自的用量就是一硝二磺三木炭!”

    “一硝二磺三木炭?”老道士又自言自语地重复了一句。

    “道长还需要记得一件事情,而且务必听清楚,研制火药极其危险,稍微有些疏忽便有可能爆炸,而爆炸的结果就是粉身碎骨!所以研制火药的地方一定不能有任何明火!就算是点燃它的时候也需要一些引线点燃,不可离得过近!”

    “贫道一定不负殿下所托,早日成功研制出火药,帮助殿下完成大业!”老道士深色凝重地拱手说道。

    临走前李健再次神情肃穆的嘱托道:“道长,此事非同小可,而且你们只能秘密行事!”

    看着李健离去的背影,老道士对着旁边的清风感叹道:“清风,为师算是看出来了,为什么岐王殿下能够是斗数之主,今天他的表现可不像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枭雄之姿!枭雄之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