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寻仙志 第四十六章 道门仙子
作者:故人语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亭台楼阁,莺莺燕燕,处处鸟语花香,氤氲满腹。

  荷花池边一座假山里流水淙淙,涓涓不断,涌动的清泉水滴清涧,清澈明晰。而池边的一座古风盎然的凉亭中,一个白衣素雪的宫装女子正倚阑自盼,只见她青丝盘卷,秀眉微蹙。裸露出的香肩瘦削凸显,白如凝脂的肌肤在阳光下熠熠泛着泠泠的清辉,那张清丽绝俗,不食人间烟火的面容美得更是让人自惭形愧。

  如此风姿绝世的姿态,就连身边两个同为女子的同门也把持不住,频频朝其投去欣羡爱慕的眼神。似乎是有所察觉,女子螓首一动,身躯轻轻起伏,那玲珑的身段凹凸有致,配合着眼前的水光天色,真是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好像是故意破坏这耽美的风景般,一阵错落有致的脚步声登时在亭外的回廊中响起。

  随即,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传来:“嘿嘿,苏仙子风采绝世,堪称道门第一仙子,如此景致,颇有几分当年昆仑凌波仙子林妙音之韵!”

  伴随着话语声,一个身形洒脱,五官清瘦,颇有几分仙风道骨气息的中年道人领着身后几名道士,昂然踏入荷花亭。

  看他气息凝重,积而不发,便知当是修为绝顶的散仙人物。

  听着这道似有轻薄,似带夸赞的歧义之语,不待那被称为苏仙子的女子反应,服侍随行在她身边的两名宫装女子便杏眼圆睁,娇声怒叱道:“大胆,何方道人竟敢如此轻薄,既来我蓬莱如何不知为客之道?”

  道人面色不变,仍是一脸轻笑,仿似浑然不以为意。

  反倒是他身后的一名年轻弟子,自见到那凉亭中女子的绝世容颜后,便久久不能将视线收回,如今听闻女子呵斥,顿时一惊。

  等他回过神来,立即回声驳斥道:“哼,你们两个黄毛丫头是什么身份,我师尊身份显贵,你们竟也敢以下犯上!”

  两女不甘示弱,马上回声道:“不管是什么身份,既然来我蓬莱,便该恪守我蓬莱的门规。哼,再说了,若论及身份尊贵,我等师尊净航师太更是当世地仙,念慈庵传承千年,当今道门除了华山与青城三派掌教,还有谁敢与我师尊相提并论?”

  “你,”年轻道士面色涨红,极为不甘,可对方所言句句在理,尤其是净航师太确实是如今道门中屈指可数的绝顶高人,叫他辩驳却不知从何开口,可让他咽下这口气更是难以忍受。

  瞧得弟子受辱,道人浑似没有任何事情发生,而两名女修士对他语气中的多有不敬,也毫不在意,仍做一副世外高人的形象。

  这时,谁也意想不到一直在一边风轻云淡的苏仙子轻轻开口,嘱声道:“若心,若音你们二人下去吧,让我同道人单独相商。”

  两名女子颇觉意外,若心还想多说几句,却被旁边的若音拉住衣角,使了个眼色,微微摇头,这才作罢,转身二人朝女子行了一礼,便缓缓退去,临行前,若心还狠狠地朝年轻道士瞪了一眼。

  道士颇为不服,还想起口舌之争时,忽闻一阵悦耳的珠玉声响起:“道友切莫相怪,我那两师妹一向性情顽劣,不服训教,得罪了道友,还请包涵一二。”

  语调轻柔,如泣如诉,如春风拂开了绿柳,碧叶惹皱了池波。

  说话间,女子缓缓转身,衣袋流动,琳琅悦耳之声不住响起,却是腰间悬挂的一串银铃惹起。

  春水芙蓉,夏意荷花,秋日素菊,冬雪盛梅,蓦然间道士忽然发觉自己找不到任何言语来描述眼前的女子,她如一汪深潭,明明清澈许人,清漪起荡,待到你仔细靠近时,却发现又是一汩潺潺清泉,温润沁人,不可捉摸。

  尘世间竟还有这样一种美,宛若苍茫雪山之巅的一束雪莲,不惮风霜尘雪,只因天地而存!

  这样一种美,美得惊心动魄,叫人不敢逼视。

  恰逢几束晨光撒来,沐浴在光芒中的女子陡然生出了几分圣洁之意,面容清秀,赫然正是曾往终南山拜请赤帝的苏如倩。

  道士只觉自己满心污秽,不忍再亵渎仙子,只唯唯诺诺地答道:“奇修不敢,不敢,仙子折煞我了!”

  这时别说是几名弟子中为首的张奇修了,其余几名弟子修为不够,心性未到,早已被苏如倩的绝世容颜吸引,目光痴痴地凝视,眼前再无其他事物。就是那修为高深莫测的中年道士,在苏如倩转身的那一瞬,竟也有了刹那的失神,但他随即恢复过来,收敛心神,心中却暗暗称奇不已。

  苏如倩似乎对面前道士的火热目光并不以为意,说完话后,目光盈盈一转,朝着水光一色的荷花池看去,似乎凉亭中的人都不存在,在她的世界中,就只有她自己一个人而已。

  中年道人见状,回首看到众弟子的不堪,也不多说,一挥手示意道:“你们都退下,留奇修在外守候,其余人都回别苑!”

  一干弟子除了张奇修露出兴奋之色,其余众人均是一脸悻悻,可碍于师命难违,无奈下只得行礼退下。

  见一众弟子情状,中年道人暗暗摇头,扫视了一眼断然凝坐的苏如倩,忽然对自己此行的计划生出几分没有把握来。

  收敛一番心神后,道士款步而来,坐在凉亭正中的石凳上,不请自便十分主动的将桌上的茶壶提起,给自己斟了一杯,而后轻轻啐了一小口,露出品味的神色,未几他眼露欣赏,轻轻感慨道:“蓬莱真不愧是仙家福地,就连孕育出的花茶都是如此浓郁,灵气充沛,难怪念慈庵能与华山、青城齐名,屹立道门千年不衰!”

  苏如倩面色如常,轻轻回道:“花茶得蓬莱灵气孕养,十年乃一熟,虽不是凡物,可若少了我门中的秘法酿制,也不过只是一株罕见异物罢了,哪能如今日般得前辈谬赞!”

  道人心中一惊,暗道苏如倩只如表面上不谙世事,却不想心思如此玲珑,自己话语一出,她便知晓其中含义,并如此争锋相对,不正是在劝自己放手么?

  话锋一转,苏如倩也坐到了道人对面,轻声道:“前辈不仅修为卓绝,更难得智谋深邃,门下能人众多,如今三界中不知何门何派尚有如此手笔,敢遣使前辈?”

  道人哈哈一笑,道:“嘿嘿,仙子有疑,贫道安敢再行遮掩。”

  说完伸手朝外一指,正指向年轻道士,续道:“这便是贫道大弟子张奇修,三十年前被收入门下。贫道浪迹九州多年,鲜少涉及道魔之争,故而仙子不曾闻名,道号不足挂齿,贫道本名张道尘!”

  “那前两日的两位是……”

  “仙子没有猜错,那两人是贫道师弟,也正是多年前的魔门修士鹤鸣双真—陆机、陆云!”

  果然,洛情儿心中一声轻叹,她早就对那两名修士身份起疑,没想到果然是多年前的魔门双修。

  这鹤鸣双真乃是多年前便驰名三界的修士,据闻这二人乃是一母兄弟,许多年前因缘际会之下学得道法,可惜天赋低劣,不为师门看重。

  两人一怒之下便离开了山门,成为了散修,须知在门派之中纵然是再如何地位低下,在三界行走时,至少也有门派的威名在。可二人叛逃后,成为了门派弃徒,一时被魔门中人唾弃,修行之路也就愈加坎坷。

  就这样,三界中后来再也没有听到关于这两人的消息,许是寿元已尽投往轮回,又许是被人击杀,身死道消,也没人去关心这等无名小卒。

  忽然有一天,这两人在南疆现身,修为大进,均是大仙之位。

  那时正是诛仙真人南天殇在南疆离奇消失的时段,是以道魔两门诸多修士觊觎玲珑塔,纷纷前往南疆以寻究竟。

  于是无数修士前往,一时南疆风云诡谲。

  数月后,玲珑塔究竟有无现世,南天殇是死是活无人知晓,可传出的另一个消息却震动了整个三界。

  那就是鹤鸣双真兄弟俩在南疆发现异宝,与各派修士起了嫌隙,最终大打出手,可争斗的结果竟然是陆机、陆云两人凭借着某种合体连击功法发挥出了凌越普通散仙的威力,将所有纷争觊觎的各派修士屠戮一空。

  自此后,两人便再度音讯全无,消失在道魔两门中,不成想数十年后再度现身,更成了眼前这道人的同门师弟!

  苏如倩心中一震,更是对面前道士看不穿,不知他们究竟意欲何为?

  道士迎着苏如倩审视的目光,轻轻一笑,似乎是为了宽慰,又或者是恫吓,笑道:“仙子且放心,我等只为借蓬莱山门一用,是断然不会做出危害念慈庵千年道统之事的,否则以净航师太的慧眼如炬,怎会轻易派你门中净心师太相助呢?”

  听得事关师尊安危,苏如倩再也无法保持平静的心态,疾声问道:“我师尊现今到底如何了?”

  道士面露讶然,反问道:“仙子问我么?莫非仙子对净航师太有疑,须知师太乃是地仙修为,就是十个张道尘恐怕都不能将师太怎样?”

  苏如倩方才是关心则乱,转念一想,以师尊的修为,如今三界恐怕没有能胁迫她做什么。

  就在她略微安心,又满是不解为何师尊至今没有消息传出时,道士忽然轻吐一声道:“不过蓬莱全派近千弟子身中‘尘乱’,净航师太悲天悯人,便将掌教之权悉数交予净心师太,并孤身一人进入‘仙凡’大阵,静坐体悟天心。”

  一直波澜不惊的苏如倩陡闻此言,登时满面寒霜,话语冰寒地怒道:“你们是太平道?”

  (自我感觉写女人文笔大进啊,改行都可以去写H文了,不知道会不会更有前途啊!!!嘿嘿,老话,求收藏,求红票,一直求到天荒地老,反正貌似也没人理我,悲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