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霄道途 第六章 我名坎离
作者:关中老汉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小子,取下你的玉佩,把金丹内的真气运行到血脉里,滴一滴精血在玉佩上,意识里想着我要进来,咱们面谈吧”。

  “你想干什么?”如此诡异的事,张坚从来没有经历过,有些好奇、有些害怕,心里面惶惶的。

  “呵呵,心细一些是对的,但修炼的路上,有时要胆子大些,想想看,现在的你,对我来说,一无可取之处,我会害你吗?自己想想吧”。

  自从张坚开始了修炼,这玉佩就不停地偷窃者他的真气,使他在练气期停留到至今,玉佩好像只带给了自己快速进入到修炼状态的功能外,没带给自己什么,还不停的偷窃自己的·····,不对,不对,有玉佩,自己就能迅速的进入到修炼状态,而且自己的真气虽然因为被偷而没有聚满到冲击金丹期的程度,但是自己的真气在被偷窃的过程中,越来越凝练、越来越浑厚,而且、似乎玉佩也没有偷窃自己的真气,刚才,从玉佩中流入到体内帮助自己凝结金丹的真气不比自己体内的真气少,还比自己的更浑厚、凝炼。

  “呵呵,你终于想明白了,只是有些东西你们这个地方的人并不了解,修炼的路,呵呵·····”

  一滴精血滴落在玉佩上,沿着大海的纹路流向高山,进入高山的瞬间,一道光华闪过,我要进去的念头刚刚想起,张坚的身影忽然间消失在了群山之中。

  入眼处,张坚站立在一座大山的山顶,波涛汹涌的大海,卷起千堆白花花的浪花冲击着这座高耸入云的大山,所看到的景象与玉佩正面雕刻着的图像一模一样,张坚的身后,一座巍峨到极致的宫殿竖立在眼前,金碧辉煌的宫殿周围,种植者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草丛中,张坚叫不上名字的各类异兽,时而奔跑,时而散步,浓郁的天地真气无处不在,处处体现出一种安逸、幽静。这是世外仙境!

  “进来吧,你看到的,只是幻阵在你心中的幻想,因为你看到了坎离界的表面图像,所以,图像就理所当然的被你想象而出,呵呵,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我那大师兄,嘿嘿···,离开师门后,说出的这句话还是有些道理的”。淡淡的语气。

  张坚赫然大惊,这句话是谁说的?他心里无比的清楚,说这句话的人,至高无上的存在,已经成了人们心目中永远的“神”,他的信徒可以说是遍布天下,他的教导,被一辈又一辈的遵循,他的住所,人们眼中的圣地,只要能进入到那里,就能得到永生啊,这样的人,竟然是这位的大师兄?听口气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叛离了师门的大师兄,你谁啊?时天明白说话之人是非常高明之人,能在这玉佩里制造出一片天地,绝非常人,但是···说这句话的口气也未免太大了,这要是在外面,恐怕漫天的神佛都得找他拼命吧!

  “呵呵,口气大不大的,等你知道了我的来历就明白了。至于拼命?嘿,即就是他亲自前来,也奈何不了我,也不敢奈何了我。小子,快点进大殿吧。”似乎知道张坚心中所想,那声音不屑的说着。

  张坚此时此刻有种马上要晕倒的冲动,老天啊,还喘上了,我的个妈呀,那样的存在,还奈何不了他,能不晕到吗?

  宫殿内,空无一物,只有一个巨大的蒲团安放在殿内正中央的位置,蒲团上,一道丈高的虚幻人影,盘坐其上。

  “小子,总算是等到你了,我知道你有很多的疑惑,在你提出问题以前,坐下,先把你的境界稳固下来”,人影发出声音。

  既来之则安之,且坐之吧。盘腿坐在了人影的对面,五心向天,运功时,体内那金黄色的圆球里,流出一道金色的小溪,在已经变宽了的经脉内缓缓的流动起来。一圈,两圈......。

  “前辈,请问您高姓大名?这里又是什么地方?”

  “嗯,不错”,虚影看着张坚,继续说道:“小子,别那么心急,听我细细的讲述给你”。

  “小子,记住了,你现在看到的只是老子留在这里的意识,本尊已经离开这里了。老子名叫坎离,师从三清道祖中的通天圣人。你现在所处的地方名叫坎离界,这里原本是我修道的洞府,被师尊炼制成了一件空间法宝。嘿嘿,便宜你小子了。”

  “好了,该讲讲我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地方了。这个世界分为九层天地,非别是中、羡、从、更、晬、廓、减、沈、成九个天地。用你们这的话来说,每三层对应的就是凡人界、修真界、仙界。地球所处的位置在从天与更天之间,非常古怪的是,你们这个星球自盘古开天以后,无数大能都没能发现它的存在,你们所谓的远古时期的传说,不知从何而来,似是而非,像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三教封神等等,全部都和真实的情况有很大的出入”,坎离似乎回忆起了什么,停顿了一会继续说了起来。

  “盘古开天确有其事,但,女娲造人就不知所谓了,倒是西方有些不入流的小辈能造些没有知觉的傀儡人,不过,那些人只是些炮灰罢了,而最大的出入就是你们所谓的三教封神,天地初开,尚未分成九天,是为洪荒世界,当时的世界,修炼资源分布不一,有好有坏,修炼者修为有高有低,当时有七位得大机缘,参窥到了天机,得到了身和天道的鸿钧道人的指点,道祖留下了自己的道统,传授给了三清、女娲和后土五人,收五人为亲传弟子,命三清立教,传授天下人自己的道统。西方和准提一看道祖收了五人为亲传弟子,就苦苦的哀求鸿钧也收下两人,道祖知道西方和准提是异类,不会传播自己的道统,但是天命注定,他二人也是要成就圣人的,于是就收二人为记名弟子。分开天辟地之功德紫气给七人,使这七人成就混沌大罗金仙体,成为了不生不灭的圣人。

  七圣之中,三清道人开了三派,分别是人教、阐教、截教,莲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本是一家,说的就是这三教同根同种,原是亲如兄弟的一家人,初始之时,三教弟子相互尊敬,相互扶持,慢慢的,天下间修炼者大都皈依在了三教之下,三教势力也越来越大。

  女娲圣人妖族出身,独自修行,不立教派,不收弟子,与世无争,且妖族中许多修炼者纷纷加入到了截教之中,所以女娲对三教之事抱着不闻不问的态度。

  西方教主与准提出世之时就在一起,同样是同根同种亲如兄弟,两人一起立下一教,名为西方教,后来封神过后改名为释教。那两人所处之地十分贫瘠,修行者也寥寥无几,所以门下弟子非常有限,两人常常为门下弟子不能有好的修炼资源而苦恼。

  后土圣人,巫族出身,巫族在与妖族的抢夺修炼资源中,大伤元气,差点被灭族,而在那次大战中,后土圣人有感于洪荒中各种族瞬间就灰飞烟灭,心中悲愤之情油然而生,于是,立下宏愿,以自身化作六道轮回之所,携带巫族之人,坐镇六道,永不参与轮回之外之事。

  三清圣人因为传承的是道祖的法统,故此被世人认为是正统道法,所以世俗中各种族的修炼者皆以加入到三清门下为荣。

  三清虽说是亲如兄弟,但是亲兄弟之间也有个远近,三人性格不同,我那大师伯性情平和,爱个面子,不太爱争执个什么,修炼无为之道,一切讲究个无为而无不为。嘿嘿,我那二师伯性格却是孤傲,自恃清高且十分自私,就是收的徒弟都慢慢的傲气起来,弟子之间都不太来往,只是在听二师伯讲道之时才聚集在一起。二师伯虽说是孤傲,却十分会讨好老大,他知道,老大好面子,只要顺着他,就能从老大那占到不少便宜。

  师尊为人,有着一颗仁爱之心,他老人家始终认为:有教无类,所以不论是什么种族,只要是有一颗修道的心,师尊都会收入大门下,大开方便法门。也是因为这样,师尊没少受二师伯的笑话,嘿嘿,披毛戴鳞之辈,嘿嘿,这就是我的二师伯对自己的师侄的评价。

  师尊并不计较,他老人家认为一切都是以实力说话,没有太多的道理可讲,于是要求门下弟子刻苦修炼,努力提高自己的修为才是正途。而众多师兄弟们倒也争气,嘿嘿,就是这些披毛戴鳞之辈们再和二师伯的那些个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弟子们争斗之时,往往打得其弟子招架不住。

  师尊在三兄弟中,修为最高,可以说也是六圣之中修为最高的一个。对门下弟子非常护短。也要求门下的弟子互亲互爱,相互帮助。在师尊的谆谆教导下,诸位师兄弟们也都能做到友爱互助,一人有事,其他的师兄弟们都会伸出援助之手。而且当时师尊门下二代、三代弟子已是近万人了。可说是当时七圣中弟子最多,气运最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