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蝶绕,羽落花开. 第三十二章 计铲奸邪,朝堂论罚
作者:零八一三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晨起的军号周而复始地奏响,南境的雨也断断续续地下了一场又一场,前线难得平静的时光缓缓地向前流淌,不停洗刷着残留满地的杀戮之罪恶。

  战争已经暂停半个多月了……

  大汉和蛮疆兵力悬殊,但是为何这场早就应该结束的战争却硬生生被拖延了十数日?并不是因为军队出战前需要一次大休整,也不是某将领出于战略考虑所做出的决定,而是因为在周家“剑齿猎豹军”攻下这座城池当天,一处藏匿了大量必备军需物资的秘密“粮草库”却被敌军偷袭了!

  虽说周老将军明智,将物资分开多处存储,但是被敌军偷袭烧掉的战备却正好是医疗急救物资,没有这些医疗物资“剑齿猎豹军”将士在战争中的死亡重伤怕是会增长数倍。爱兵如子的周老将军自然不愿拿自己的精兵去冒这个险,而大汉的戍疆军队的将领依然是那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按兵数日从未曾动过……

  大汉地势广博,南境的十二月不似皇都那般严寒,不下雨的时候甚至都会有些闷热。战死士兵的尸体慢慢腐烂,化作泥土中最丰沃的肥料,散发出令人作呕的气味,而焦土之上全新的丛丛绿草被催生破土,在绝望之地慢慢滋养出新的希望。

  城墙上的小楼内,身披帅袍的周老将军满面愁容,独自喝着烈酒在这临时的“将营”内踱步。周老将军有个习惯,便是攻下城池时把将营设在城墙之上,据他说唯有这样才能获取第一手情报,有紧急事件出现时才能够及时地处理。

  此时周老将军正望着墙上悬挂的“剑齿猎豹”旗自言自语:“我周苍云半生戎马,统领‘剑齿猎豹军’多年一向小心谨慎,如今这‘粮草库’竟然被偷袭了!……来人!副官?……”

  副官闻声急回一声“得令!”,整理仪表进入了将营中,躬身对周老将军拱手拜道:“将军,急唤周无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这副官唤作周无,看起来也就二十左右的年纪,身材消瘦却不显羸弱,着一身轻甲,目光坚毅有神,昂扬的斗志从他全身散发出来,全然是一副骁勇善战的模样。

  周老将军见周无前来,强挤出一丝微笑,开口问周无:“目前这般形势,你且看如何是好?”

  “回将军!物资运输不似行军速度迅速,用兵向来都要粮草先行数日。如今等待物资再过来少则还需几日,多则半月有余,届时大好的直捣敌营之机便已尽失。依周无之见,倒不如一鼓作气……”

  周老将军未等周无将话说完,便连连摆手打断道:“本将不是要问这个。”

  周无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转而谨慎地小声问:“将军,难道还在为粮草库泄密一事烦忧?”

  “是啊!此事迟迟密查无果,本将不敢轻易动兵。”周老将军拿起酒囊灌了一大口酒,长叹一口气,继续道,“传令下去,我以主帅之名,召周家诸将军、戍疆诸将军及其他南境诸将军于此阁急会议事!”

  “将军整日为军中之事烦忧,不如再让每人为将军带一壶好酒来?”周无拱手回道。

  周老将军稍作思索,便赞许地点了点头:“好!依你之见!”

  “得令!”

  很快,每个将军携一壶好酒去城墙之上将营急会的消息便传遍了南境前线……

  武将整日驰聘沙场,自然不似朝堂上那么容易多行礼数。而且将军的权力俸禄皆与战功直接相关,可是军功难立,故前线自然少不了想对主帅阿谀奉承好走捷径多邀些战功的将军们。他们一直想给朝廷新派的大元帅送些礼物,奈何这周老将军却两袖清风一概不收!现在周老将军终于提出来要好酒,这个奉承的好机会实在是难得,平静了很久的大汉南境军营又重新热闹了起来。

  不多时,携了好酒的十几名将军便都到了周老将军的将营之内。

  众礼行毕,周老将军率先开口:“诸将军来自天南海北,周某深知武将对好酒情有独钟,我军中之酒粗劣,故只能请各位自带好酒,用诸位自己的私藏待各位了。”

  十几名将军几乎同时脸色一沉,却又不敢诉说心中目的未达的不悦,便齐声应道:“得令!”

  周无站在周老将军身后,发令道:“来人!将前战缴获的蛮疆国银杯取来为诸位将军斟酒!”

  “粮草库被偷袭一事,各位可有头绪?”周老将军继续说,“周某一直想不明白,此事机密,粮草库位置只有帐内之人知道,这实在是蹊跷……”

  银杯呈上,当即有人变了脸色。神色慌张的这名将军任职于戍疆军队之中,身材矮小肥胖,怎么看也不像个将军。在酒入杯中之前,他急忙起身单膝跪地道:“此事是属下们行事不周,让元帅伤神了!实在罪过!”

  “起来吧!诸将军不必自责,先饮酒。”周老将军愁眉舒展,会心地笑了。

  ……

  鸿门宴,是大汉最流行的计谋之一。这次急会其实是周老将军和副官周无为了搜查内奸使出的一计:二人想到内奸定会找机会谋害周老将军,便让诸将军带酒前来,为内奸提供一个下毒的绝好机会;而内奸为了避免嫌疑,用的必然是缓效的毒药,所以即使让其喝下自己带来的毒酒,待其回去后仍能服下解药将毒解开;但是,若用遇毒会变黑的银质杯子,下毒者便无处匿形了……现在有人畏惧用这银杯喝酒,倒也说明周老将军和副官偶然想出的计谋确有成效,想必那奸贼定已是瓮中之鳖了。

  ……

  翌日早朝,南境传来急报:“戍疆将军刘桧通敌叛国,导致粮草库被敌军偷袭,现罪犯已被就地正法!”

  皇帝闻此龙颜大怒,当即便要宣旨判罚:“传朕旨意,刘桧犯下通敌叛国重罪,株连九族。刘桧全家老小,杀无赦!”

  而文川迈上前半步,娓娓奏道:“父皇息怒,此事还请父皇陛下三思。依儿臣拙见,此叛国之案事关前线作战将军,大肆宣扬于国家朝廷名声无利。”

  皇帝愠色稍缓,转而问文川:“那依你之见,此罪该如何判罚?”

  “其与其妻儿家眷也两三年未见,故谋逆之事当与他们无过多关联。且儿臣听闻刘桧之子善战,依儿臣拙见,倒不如判其家眷全部充军,男为士兵,女为炊妇。此番既得民心,也给他们个为国立功的机会!”

  皇帝点头示意应允,将此事全权交由文川去办了。

  众大臣皆连连称赞文川宽厚明理,赞其处事方式才经朝廷官场月数洗礼便已越来越有眼观全局的“龙子气概”,称有此皇长子实乃家国黎民之幸运!

  与此同时,无人察觉到五皇子和国舅却似乎对文川上奏后的判决有些异议,这二人正面面相觑,他们的脸色也有了一层的微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