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枝桠 第六十七章 水乡泽国
作者:苃菡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呵~”简阳冶扬起嘴角,若有所悟地看着她,心里已经暗自欣喜了。

  冉语嫣害羞地支支吾吾半天都不知道说些什么。

  简阳冶嵌着梨涡的笑容,伸手将她揽入怀中,声音轻柔细腻,“傻丫头,我就知道你心里是有我的。”他像是生怕冉语嫣会掉下去似的,又情不自禁将她搂紧了一些。

  冉语嫣露出一个很温馨的笑容,连嘴角的弧度,都那么完美到位,充满羞涩的眼神,让人无法移开,是的,就这样被吸引住了,笑萦绕在心头,无法抹去。

  夜色撩人,点点的繁星好似颗颗明珠,镶嵌在天幕下,闪闪地发着光,此刻,它们有着独一无二的光。

  自从上次简添菱指使她宫里的嬷嬷送汤给冉倾妆那事之后,简添菱就一直很奇怪冉倾妆为何没有来找她算账。

  “哼,说不定是装清高才不敢来的吧!”简添菱心说。

  不过真是奇了怪了,冉倾妆怎么会发现那汤里有什么啊?莫非是她计量放多了,有味道出来了,才会被冉倾妆发现?

  还有那个嬷嬷可真是没用,本以为她会“凯旋而归”,竟没想到她会捂着肚子来向她讨解药,真是没用!

  简添菱气不打一出,身为堂堂一朝公主,竟然还比不上一个小小的妃子吗?!

  还有,最近几番事情,比如说御书阁失窃等等,皇兄从来没跟她提起过,而且,也好久没有来看她了。

  不妥,简添菱左思右想,还是去找皇兄解解闷吧,说走就走。

  当简添菱来到昀澈殿时,殿外的侍卫却告诉她:简玉珩出宫了。

  “什么?!皇兄出宫了?什么时候去的?”简添菱焦急地说道。

  “回公主的话,皇上今早便和梒妃娘娘还有仙派使者一同出发了。”

  “梒妃?!”简添菱听到这个称呼又不屑地撇撇嘴,怎么每次皇兄都要带冉倾妆去啊?

  “他们去哪儿,你知道吗?”她问。

  “回公主,皇上去秦国视察民情。”侍卫回答道。

  “哼。”简添菱气得跺了跺脚,“真讨厌,皇兄怎么都不跟我说一声呢?”

  最后,简添菱无奈,只好回到自己的寝殿生闷气去了。

  此时此刻,冉倾妆和简玉珩他们已经在前往秦国大集市的路上了,他们皆穿上了普通的便衣,即便如此,也还是掩盖不了那番郎才女貌。

  沿途很有水乡泽国风味,民风淳朴,市集热闹。

  冉倾妆坐在马车里,望着窗外的事物,欣喜地说道,“玉珩,你快看,快到了呢!那边有好多好玩的东西啊。”

  简玉珩看着她扬唇而笑,“那我们待会儿下车去逛逛吧?我也有许久没有出来玩过了。”

  “嗯,好。”冉倾妆微微一笑,点了点头道。

  一下马车,他们便一起四处逛逛,秦国的新奇的东西也不少,和他们瑾国没有很大的区别。

  冉倾妆童心未泯,小跑着来到了一个卖糖画的摊子前,欣喜地看着那位老爷爷制作着美味可爱的糖画,于是她朝简玉珩招了招手,呼唤道,“玉珩,你快来看这个。”

  简玉珩等人一同走了过去,他望着冉倾妆温柔地问道:“怎么了?是喜欢这个吗?”

  冉倾妆点了点头,一脸期待地看着他,“我们小时候就经常去找厨房的厨娘给我们去集市上偷偷买些麦芽糖回来做糖画的,那时候,能像普通人家的孩子那样吃到这样的糖画就已经很满足了。”

  简玉珩朝她莞尔一笑,转而对那位老爷爷说道,“请帮我们做四个糖画吧,”他又转向穆月痕他们问道,“你们想要什么样的?”

  穆月痕深知在外不可以像皇宫里一样称呼简玉珩,以免透露秘密,于是他拱手说道,“全凭简兄做主。”

  简玉珩微笑着点了点头,又继续看着那位老爷爷细心专注地做着糖画。穆月痕等人呢,也一同好奇地去看着,他们一直在望俟山上修炼,除了有任务下山,其他几乎是不曾有过机会下山来此游玩一番呢!

  那几个糖画很快就做好了,活灵活现的,很是精致,果然,民间艺术博大精深啊。

  简玉珩分别将那四个糖画分给他们四个人,自己付了银两,便和他们继续朝前走着。

  “玉珩,你为何不也买一个?”冉倾妆疑惑地问道,那甜滋滋的麦芽糖融化在她舌尖,很是有小时候的那种回味。

  “不了,你们吃吧。”简玉珩微微一笑,轻轻摇了摇头说道。

  可他一偏头时,唇上立刻传来一丝甜甜的味道,在他舌尖蔓延开来,他疑惑地低头一看,顿时笑出了声,原来是冉倾妆趁他不注意,将糖画悄悄放在离他唇边不远处,只要他一偏头,就能吃到糖画了!

  冉倾妆见状甜甜一笑,仿佛这糖画的滋味都没有她的笑容来得甜美。

  简玉珩无奈,轻轻摇了摇头,俯身作势要去咬她的糖画,结果冉倾妆把手一缩,让他扑了个空。

  穆月痕他们看着这一对璧人如此美好的一幕,悄悄地说道:“看来他们的感情还是很好啊。”

  “是啊是啊,这样我们就不必担心了呢!”南尚陌附和道。

  “好了,别说这些有的无的,我们这次出宫的目的就是为了视察民情。”一旁的许辰溪严肃地说道。

  简玉珩拉着冉倾妆的手,对他们说道,“好了,我们快些走吧。”

  他们正走着,突然前面来了一队人马,一些侍卫纷纷怒斥着民众,让他们退出了一条路。

  他们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便看到从眼前走过的那一囚车,囚车里跪坐着一个人,一个几乎满身是刺字的人。

  冉倾妆见到这一情景,有些措愣与惊讶,手里的糖画差点掉在地上。

  她支支吾吾地问道,“玉珩,为何那个人身上有那多刺字啊?”

  简玉珩轻抚着她的背回答道,“那是犯了重罪的人,当然,秦国的法律你不清楚也不怪你。”

  这时,一旁的穆月痕小声说道:“据我所知,当然我也是打听来的,秦朝法律非常严苛,哪怕随地吐了口唾沫,都要往脸上刺字,砍伐街道上的一棵树就要被割鼻,所以人民处处小心,以免触犯法律。而且人民要无条件服从政府,家庭之间还存在连坐制,一人犯法,邻居的家庭都要受惩罚。因为这些严苛的法律,秦国被盖上了暴秦的称号。”

  简玉珩突然开口说道,“月痕说的没错,可是,大部分人只看到了其一,却不知其二,秦国之所以能在秦国实行这套法律,绝不是老百姓不敢造反,有个重要的原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相比中原国家法律,它严苛无比,却能彻底贯彻秦国的每一个角落,包括秦始皇。而且这套法律还有比中原国家先进的激励制度。一个老百姓可以因为作战勇敢而升为侯爵,而在当时的中原国家是做不到的,百姓永远只能是百姓;贵族永远是贵族。秦国的百姓平均生活水平,应该没有中原百姓高。总而言之,法律限制了他们的自由,却给了他们平等的地位,给了他们过日子的更好的机会。而这是六国法律都做不到的。所以说,秦国老百姓生活艰苦,但社会风气良好。”

  冉倾妆听了之后,理解地点点头,“一个王朝在于本身的好坏,百姓若是处于民不聊生的状态,帝王觉得那再是正确之举也不会被认同了。”

  “是啊,不过我倒是挺佩服秦始皇的,他做的事情必然出于好意,谁说一个人生来就不会犯错呢?”简玉珩感叹道,“我们先离开吧,这里人多眼杂,太过混乱了。”

  于是,他们几人悄悄离开,不再回头去望那个囚车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