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伶龙传 第四十二章 李百儿
作者:猫尼卡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这个下午,我静静听着李百儿缓慢地讲述那段艰难,却充满了希冀的青葱过往。

  虽苦,亦有乐,让我心生羡慕。

  “我的父亲是一介生意人,做着普通的布料买卖,家里不算落魄,但也绝不富裕。我从小便跟着父母亲打理生意,走南闯北的。父亲身体不是很好,母亲又不懂算账,弟弟还小。越是这样,我便越是觉得,有责任照顾好家人,因为家里只有我了。于是待长到十一岁的时候,我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小掌柜了。年纪小,但嗓门大,做事悍而利落。”她带着浅笑,絮絮回忆道。

  这是百儿第一次展开与我的深谈,虽然是为了玄信。

  对于出身,她从不刻意掩饰。

  “后来,我们一家人搬到了谚都定居,这里繁华,供需大。眼看着日子正在越过越好,可在我十二岁时,一场事故几乎击垮了我们全家。一批昂贵的布料被人强诬有疵,不肯付款。我的父亲怒极攻心,旧疾加重,卧榻在床,甚至连起身都困难,病情严重时简直形同枯槁,每日求医买药。我的母亲天真软弱,那时急的六神无主,悲得食不下咽。弟弟尚且六岁,还什么都不懂,我们家在王城也无甚亲友。我着急四处求人,可都无济于事...那批货是定制的,印了对方家徽,无法转卖。布料的质量其实无甚大问题,只是其中的两匹有些擦刮,换了就行。可订货的商人因为与订货的家族关系恶化,生意终停。停止采购,又不想赔款,就强说有疵,说是我家的错。我骂过求过,也毫无办法。在偌大的皇都之中,达官显赫往来如云,而谁会搭理我一个毫无背景的小丫头。”

  她平静地回忆述说着,突然不再是那个永远活泼喧闹的李百儿。

  “在我最绝望的时候,是玄信出现,帮了我。”说到这里,她的眼中放出一丝光芒,仿佛回忆到了让她振作的理由。

  “如果再要不回欠款,我家将无甚积蓄,可能连保住继续做买卖的本钱都困难。全家人节衣缩食,已经做好了渡过难关的准备。那天,我的父亲突然昏厥了过去,医生看过后,说是体虚到极致。在这之前,他因为嫌贵而不肯服用以前每天必喝的补汤。母亲只知道哭和骂,弟弟害怕地抱住我抽泣,我真的愤怒与无能为力极了。”她缓缓述说,“隔壁的邻居小心翼翼地过来敲门,告诉我,那个无良的布料商贾,此时正带着家眷和三四架马车一路赶来,准备出城移居。他果然是在皇城里混不下去了。但我们家又何其无辜?!做人可以这样吗?我脑子一热,就冲出去了外头。”

  “那天,我含着眼泪,死死咬着嘴唇,愤愤地站在路中央,等待他的马车经过。我不要了,什么都不要了,我就要在这里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让他滚出皇城永远不要回来,诅咒他的父母妻儿也会在一日破败中苦苦挣扎死去!我是什么都顾不得了。”

  “你那时不怕他的马车,真把你踩踏在脚下?”我问。

  百儿摇头道,“那会儿哪顾许多,只想泄愤,大骂。幸得那人同我们一样,是商人。商人首先为财,并不愿惹上没好处的官司,何况他在皇城已混不下去,见到我拦在面前,虽是恼怒,但也无计可施。我便牵住他的马,大声叫着跺脚,让他把银两还出,不然不许出城门。我那时,一定像极了个脏乱的疯丫头,衣衫粗朴,头发散乱,还红着眼睛,满脸泪痕,嘴里滚着难听极了的话。”

  我边听边点头,示意她说下去。

  “可我就是在这种极度难看的情形下,遇到了玄信。旁人都不爱多管闲事,唯有他,站在围观的人群里,静静听我骂了半天。然后,他从人群里走出,一把拎起我的后襟,像拖一只小猫般,将我从路的中央拉开。”

  我噗嗤笑了,她也赧然一笑。

  “我正在气头,被人突然拖走,自然愤怒无比,刚想对他咆哮,一扭头,却看见了一双深邃又威严的眸子。就这一眼,我便被震住,忘了叫骂。后来玄信对我说,他原本是做好了手刀劈晕我的准备,没想到,我倒自己先安静下来了。我想,这便是,一物降一物的缘分吧。”

  我停止了微笑,开始思索她话里的意思。

  “程大人为何要如此呢?他这么爱管闲事?”我发问。

  “他说,那天听了我半天的叫骂,总算听明白来由。又说我一个女孩子在大马路上骂街总是不好,也不会讨得结果。何况只是钱的问题,还算小事。说只要不是国恨家仇,总是有的法子解决。”

  “所以,是他替你结清了款项?”我问道,心里开始盘算起五年前程玄信的俸禄该是多少。

  李百儿撇撇嘴,道:“他呀,听说我父亲病得厉害,确实给了我些钱让去抓药。但那时他也只是个鸿胪院的小官,身上可没那么多银子。于是,他对我说,女孩子家会做生意的,确实了不起,但皇城的生意对于无背景的人家来说,极难发展。将来一不小心,许还会遇到这样霸道无良的商人,要上哪里说理去。他这样七说八说地把我侃晕了,惹得我正犯愁时,又转开话题,说自己在宫中当差,月俸稳定,养活全家没问题。他可以为我做担保引荐,问我要不要去。”

  “所以,你就是这么跟着玄信来到了宫里?”我问。

  暖风卷过,裹起我的发丝。我心想:这样的邂逅故事,当初一定是如这带着泥土温湿味道的暖风般美好的。

  十六岁在朝廷任职的程玄信,在谚都街头偶遇十二岁奋苦养家的李百儿,出手助美,更引荐入宫。

  “自然不是,我哪会被他三言两语拐了。虽然我觉得这人奇怪又好心,有股本能的冲动与信任想跟着他走。但最终,我思虑了良久,还是决定继续走我的商道,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赚钱养活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