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伶龙传 第五十六章 表忠
作者:猫尼卡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李睦的这一番慷慨陈词,简直是孝子大义的典范。

  众人都怔怔看他。

  “对于逐鹿的百姓来说,这天下是姓李,还是姓皇,都没有什么区别。除了皇亲贵胄,谁会在意?”他神情严肃而郑重,“最重要的,是大家日子过得好,不要有战乱,不要生灵涂炭。所以,世人怎么骂我都不要紧。青龙的国主,是个明君,青龙的帝姬,巾帼不让须眉,我把自己交给了青龙皇家,也得到了同样深厚的信任。慕老先生,你不理解这种情谊,任何挑拨在我这里都是无用的。”

  祢舫内顿时一片寂静。

  陈大人的眉头从刚才起就没有舒展过,此时,他无奈叹了口气,盯着李睦道:“慕老先生是老派学究,可能...不能理解睦亲王的这种超前的思想...”

  陈之枫正思索着更合适的措辞,席间却有掌声响起,循声望去,原是齐朔。

  他击掌而笑,望着李睦,一脸钦佩。

  “原来是这样,到底是睦亲王,一席话便解了齐某心中之惑。人人都会拿着百姓说事,拿国义讲理,可却忘了什么是真正的天下大同的胸襟。”

  真的假的......

  虽然我也对李睦“以大义服人”,力压絮叨老学士的表现刮目相看,心存感激,但...什么时候连齐朔,也成了戏班出身?

  玄信嘴角蕴含着轻松笑意,显然,他并不关心李睦说的是真是假,但现在这局面,是他所乐意看到的。

  李百儿看了玄信一眼,转脸笑道:“睦亲王所言甚是,天下大同是所有百姓的理想。在理想之中,连这国土,也是可以借的。”

  欧阳幻梨听言微楞。估计是以为青龙人蹬鼻子上脸,刚掰回一局便异想天开,连国土都敢借了,真以为“天下大同”,“世界共有”?

  于是嗔责道:“借?也太过分了,租倒还差不多。”

  李百儿哈哈一笑,似不经意地玩笑道:“那欧阳司长大人是想租哪一块地呀?”

  欧阳幻梨沉思片刻,抬眼以浅笑饰面,试探问道:“难不成泱泱青龙古国,真会出租地界?”

  此话一出,我便大胆猜测,她并不知丹林租借之事。

  也是,租借土地那事本就是徽国某位边陲藩王所为。后来藩王犯事,封地又尽数回归了朝廷,早就是一笔没什么人记得的糊涂账了。

  我本想接话,但想了想,还是继续听百儿说下去。如果成事,我希望功劳是她的。

  我不晓得玄信是否也有同样的想法,因为,他也没有出声。

  百儿却爽朗笑着,转头看玄信,道:“欧阳大人的这个问题,下官可不敢做主接答。今天我青龙国的大帝姬与鸿胪院的主事程大人都在,还是要听他们的意思。”

  玄信看向我,我微颔首,用眼神给以肯定。

  他才缓缓道:“当然,在青龙国的历史上,也有过先例。原因很多,有想为国库增益,也有当做与邻国交好的示意...但现在,大青龙强盛,想必是不再需要用这样的方法作为外交或增收的手段。”

  越是这样说,欧阳幻梨便越是要试一试。

  来之前,我们都听说,徽国人自负又自大,且似饕餮,逮着什么都要赚都要试。

  估计他们也听说了:青龙人傲慢又愚钝,多的是像李百儿一般神经大条常说漏话的官员——这虽是我心中窃想的笑话,但李百儿是什么性格,对面几位人精,多半不用猜也知道。

  之前,我就是怕百儿太过大咧以致露馅,才刻意在落座后再次提醒于她。因为,百儿有着旁人无法复制的“优点”,那就是一眼可看穿的率直与嘴快。

  我自然是在欧阳的美目瞥来的瞬间,神情一凛,如临大敌——租借土地之事,他国若借得,徽国怎就借不得?借了一,也就有二。蚕食,虽慢,但也是有效的此消彼长的手段——欧阳幻梨方才的喜上眉梢,我已看在眼里。

  就等她发话了。

  欧阳幻梨抿嘴思量了一会儿,岔开话题,缓缓确认道:“不知程大人与伶龙帝姬殿下,对于之前我国提出的贸易与关税问题,有何意见?”

  这是想谈条件了。

  百儿终于机灵了,立马接口,一脸为难道:“我们认为...贵国给出的矿料价格过低...这个价格,包含了开采的物力,矿工的人力,运输之力,还要平衡国内及他国,所以是不是还要再行商榷?”

  幻梨看向程玄信和我,并不把李百儿放在眼里,她问道:“帝姬殿下与程大人以为呢?”

  玄信点头道:“起码再高上三倍,否则将无力支持。”

  话说得毫无回转余地,对面四人皆倒吸了一口凉气。

  三倍!简直是狮子大开口。

  片刻的沉默后,陈之枫开口道:“玉石以及大理石矿对于临海的徽国来说,是为稀缺,但对于青龙,尤其逐鹿来讲,确是矿藏丰富。程大人开出的价格,却似乎比市价也高了不止些许,不知道中间可否有其他缘由?”

  玄信道:“确实并非故意抬价,而是现实如此。方才百儿没有说清楚的是,对于输送到青龙国内以及外输到西域各国的矿石,都是在靠近西北及中部的地区开采,输运道路已通多年。但如果要建立与徽国的长期原石商贸,就必须在逐鹿边境地区开新的矿山,辟新的道路,投入巨大。”

  幻梨疑惑道:“幻梨不太明白程大人的意思。我国与逐鹿合作已不是一日两日,为何不能沿用旧的价格与通路?”

  玄信微微一笑:“欧阳大人的消息怕是过时了些,苍山那矿,长年累月的,早已快被挖空。”他又道,“新的矿山,已在探寻中,还需待探矿的人回禀。储矿量,通路形式,无一不需重新考量,费时费力。所以,此事确实不是我们有意为难,如果贵国觉得代价太高难以承受,程某会回禀伝帝与商部的大臣,看看是否可以降低一些。但,程某觉得,并不会相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