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毓幽狐 第十六章
作者:寒江幽雪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九商似乎没有听懂后面的那些话,只是低了头喃喃:“我父亲,他……可是已经去了?”

  程云亭将她的手握得更紧了一些。

  九商垂着头,一手撑在那张简陋的小木桌上。她的脑中乱极,似乎咬着糖葫芦,和明之一起逛集市已然是很久以前的事儿。她甚至不愿去想今日遇到的那位老丈。这一刻,她满心里都是那位从未谋面的父亲。自打她记事起,就极渴望见父亲一面。按说,娘亲被镇在冰牢之中,缘由就是这位人间的父亲,可是九商每每偷着去见娘亲的时候,听娘亲讲起父亲,娘亲的脸上有怀念,有怅惘,有泪中带笑,从来不曾有过怨毒。

  就因如此,九商对父亲十分神往,从未有过抱怨的念头。她当年私自跑下灵毓山,除了想练成一身的本领外,也存了寻父的念头。在无人处,她也曾经想过自己的父亲是个什么样子的人,比起灵毓山其他小狐狸的父亲又有什么样的不同?娘亲一直对他念念不忘,他又是如何的俊逸人品?可是如今她终于知晓了父亲是何人,却再不能得见一面了。

  九商木然了好久好久,终于哭了出来。她一直以为自己十分坚强,是灵毓山枫雪岭上最坚强的小狐狸。她看到母亲在枫雪岭的冰牢里受苦,她坚持不哭;独个儿下山时,跌摸滚爬越过层层禁制,她坚持不哭;在楚腰阁被下人仆妇轻视,被风裳等人合力排挤,被细娘一度当做弃子,她也坚持不哭……只是这回,听到父亲不在人世的消息,她终究还是忍耐不住了。一时之间,她只觉得当年下山的信念坍塌了一半,伏在程云亭肩头低声抽泣了出来。

  程云亭想到师傅,又想到他老人家当年的嘱托。他本是师傅的关门弟子,年纪轻轻就习得师傅的一身好本事。师傅那样的人才,终究没有熬得过劫数,最终托付自己,若有机会,要照顾好一只小狐狸。他对师傅师娘的往事虽然不完全明了,但也隐隐知道一些,更晓得这小狐狸是师傅留在世间的唯一血脉。

  当年,那小狐狸出生的时候,师傅就用其血唤醒了一颗追踪珠交给自己,此番布置,也是教自己将来遇上她的机会大些儿。他历遍大川,又苦等了那些年,前些年间,追踪珠里那缕血丝指向了京城方向。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究在京城的楚腰阁里寻得了她。彼时他恨不得立刻赎她出来,养在身边。可是,有名的捉妖姬,唤作厉荷的,早他一步盯住了这名叫九商的小狐狸。

  他费劲苦心,终于打听得了那厉荷的名头,晓得她心狠手辣,虽然法术不算大成,然她们捉妖姬自有一套锁妖的秘法。厉荷袭了那套传女不传男的捉妖本领,兼之心性凶狠,若是此时将九商赎出来,只怕自己一时半会儿护不得她的周全。他脑筋也转的极快,当下施了几个法子,故意教厉荷对他见之不能忘怀。随后,他重金收买了几个能敛去修为的术法师妆做自己的仆从,自己又自编身世,一夜成了小有薄产的翩翩公子哥儿,托了媒人上厉荷门上提亲。

  捉妖姬虽有本领在身,可历代都极难找到夫婿,一般都是借得一夜春风以延续血脉。厉荷向来自命不凡,决意要捉妖的同时也套得一个好夫婿。因了这个原因,一来二去,程云亭这番布置才终究得手。

  程云亭将厉荷迎娶在门,立刻命人锁住她的法力。他晓得厉荷终有冲破禁制的一日,因此日日往楚腰阁以双修之法助九商修炼。因为楚腰阁的妈妈是个人精,他还不得不经常更变容貌身世。本以为可以稳妥一段时间……谁晓得自己千算万算,没料到九商在甚么劳什子百花节上大出风头,将她自己陷入险境而不自知。

  程云亭心思千回百转,一时间也不晓得如何安抚九商。眼前的油灯渐渐暗下去。他回过神来,却见九商早已哭累了伏在自己肩头睡着了。他极怜爱地轻轻拭去九商眼角未干的泪珠儿。轻轻将她放好,在她眉心吻了吻小声道:“九商莫怕,我一辈子都陪着你。”

  第二日九商醒转,本以为要头痛,却意外发现自己被收拾的整整齐齐躺在被窝里,程云亭和衣睡在一边。

  九商看着他,心里千百种心思一齐滚过。原来,明之和自己的父亲还有这么一段渊源,他一直都在默默护着自己……他不早些告诉自己,只怕还有别的原因。想到自己曾经觉得委屈懊恼,也曾猜忌过枕边人,不由得羞愧起来。

  程云亭醒来时看到九商一双放大的妙目含情脉脉,自己先吓了一跳。他也支起身子来,揉了揉九商的头发道:“现在可还难受的慌?”

  九商躲着他的手,双手拥住被子:“其实我从未见过父亲。只是一直都是心里的一个念想,想着早日接出母亲,寻到父亲,置几亩田地,依青山旁绿水,过着和俗世不相干的日子。”她晃晃脑袋,“我长这般大,除了昨晚,还是小时候看着娘亲在冰牢里霜白了鬓发时哭得这般伤心过。”

  程云亭心中怜惜之意更甚,他细细地摩挲九商的手,像是要从她掌心的纹路中抚摸出她幼年时受过的苦楚。

  九商扭过他的手,低缓且坚定地道:“我仍旧会好好努力的。父亲虽然不在了,可娘亲还在枫雪岭上等着我。”

  冬季的日子,日头甚短,教人总是觉得过得十分快。一转眼间,春风已经拂过了湖边的垂柳。湖面冰破,鱼儿三三两两跃出水面。各家的娘子妇人们又开始在湖边浣洗衣物。

  青淮庄的人们耕读传家,在早春时便开始忙着翻地播种。众人的眼光自是敏锐的,也注意到胡家九娘子的那小田地里绿意盎然。虽然青淮庄的人们不爱背后闲话,但也为这小娘子高兴:“熬了那些日子,总算盼出了头。她夫君倒是个有情有义的。那等爱重娘子之人,无论娘子在天涯海角,也会寻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