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毓幽狐 第五十四章
作者:寒江幽雪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九商在池中,忽然听得极细极细的乐声传来,她停了手,指尖在水面上顺着那曲调击了几个节拍,顺下去竟是《蒹葭》的调儿。九商记起来,这蒹葭一曲本是红尘中思念情人的古曲,倒越发对南都的经历好奇起来。一时间也想起了不知身处何地的明之,心中暗叹,若是甚么时候自己身上毒素驱尽,定要速速去寻他。

  南都在外头吹得一曲罢了,忽见九商乌发素衣,款款自屋内走了出来,发梢上还有些水珠儿不曾拭干。南都晓得她眼睛并瞧不清甚么,却仍能走得步步生莲,不见一点局促,不由得暗赞一声,笑道:“九娘,如此一来可觉得身上宽松些了?”

  九商循着声音走到南都身侧,笑道:“还要多些南兄款待,我不曾想到进了灵毓山,除了药泉还有这么一出好的所在。”

  南都听得她这般说,心里倒是吃了一惊:“你们自药泉来?后进崎木岭?”九商听得他口气不一般,奇道:“确实如此。我等从后山迷心谷进,除了药泉还有甚么别的路不曾?”南都摇头道:“迷心谷中变幻莫测,谁都不晓得那路本是甚么模样。其中洞、坡、泉不计其数,尤为扰人心智的便是药泉了。多少豪杰进了药泉都不得善终,不过我瞧你倒是因祸得福。你受了‘狼见愁’下的毒雾,却只盲了一双眼,这必是药泉的功效。你如此这般,也算是万幸了。”

  九商想到程云亭虽然落入毒谷,却并不见踪影,只怕因了药泉不曾受多大的伤害,心中又多了一分希翼。南都瞧她虽然眼中仍旧雾蒙蒙一片,却不自觉流露出些神采来,倒是好奇,却也不想多问。他是个随性惯了之人,丢开手中的嫩叶便笑道:“九娘,我为你梳头可好?”

  九商听得差些跳将起来,南都不过和自己是几日的交情,且梳头这般亲密的事体,如何能教他做来?却听得南都兀自喃喃道:“以前阿琛也是一头的好头发,我与他梳头时,从手指间流过就如浓墨一般,清凉干爽,如今……”

  听得南都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九商心中反倒不忍心起来,又一想,南都不过是想为自己梳个头,且凭着他这般的法力同本事,肯屈尊为自己这般,倒是自己福泽深厚。这般一想,九商忙道:“如此劳烦南兄……”她话音未落,便听得南都兴致勃勃道:“九娘可有甚么心爱的首饰?”

  九商哑然,本不想将自己镯子中的秘密泄露,却听得南都道:“阿琛原来也有几样心爱的首饰,我都多久不曾取出来……后来尽数丢进寒碧潭里去了,只留了几样做念想。”说话间,他将一枚簪子递到九商手中。九商甫一握住那簪子,便觉得那木质纹理同自己的蝴蝶簪十分相像。她也不作声,细细抚摸一阵,心中断定此簪乃是阴琼木所作,晓得是极好的宝贝。当年阿娘便是将绣成的心法藏在阴琼木雕成的簪子中,这必有其中的道理。如此看来,南都对这位阿琛是真真的好。她轻轻叹一声,手指抚摸间,只觉得那簪子样式十分古朴雄浑,并没有丝毫胭脂粉气。想来那位阿琛也定是极好的人品,才配的上这支簪子。

  南都将那唯一的念想都取了出来,如此这般,九商倒觉得自己不好藏私的,便转动镯子,将自己那个牡丹描金匣取出来道:“我在那温柔富贵乡也呆过,这些便是全部的爱物了。”

  南都瞧那匣子倒是红尘里那些上等人家女儿所用,越发爱不释手:“这般样式倒是常见,只是在灵毓山里要瞧见,却是十分难得。”他见九商示意自己打开,本来也不在意,抽出来一瞧,竟被镇住了。以南都那等目力,自然瞧出那些都是极好的法器,并不止首饰那般简单。他也不多说甚么,只是取出一枚鸳鸯双股簪来在九商发间比划道:“九娘也是一头极好的头发,不管甚么簪子,都配得。”

  九商低了头凭南都熟练在发上编着,自己低头搬弄这梳妆匣,还记得当年在青淮庄,自己每夜都要对着这匣子思念明之。这匣子中,只怕尽数都是明之亲手递与自己的。九商正自出神,却听得南都一声惊呼。她忙抬起头来问道:“南兄这是怎么了?”

  南都见九商无意中翻出来的一只砚台,惊得说不出话来,道:“九娘,你既有这般好东西,为甚么不借于柳小郎用?”九商不知所以,满面茫然:“南兄所指是甚?”

  南都检出那些个簪环链镯中的一方造型古朴的砚台,低声道:“这方砚台如何放于梳妆匣中?又是如何得来的?”九商朦胧瞧见他手中四四方方的一块,想了一想,恍然道:“那时我还在南方,当初同明之……我夫君二人闲逛,在一处小字画店里瞧见的这个。那店主人是位精神极好的老丈,瞧我们喜欢,便赠与我二人。后来走得匆忙,便丢入匣子里,多久都不曾翻检出来。”

  南都将那方古砚握在手心叹道:“你定然不知晓柳兄练的是甚么功夫吧?”九商闻言不语,倒也觉得甚是歉疚,柳小郎对自己一路悉心照拂,自己却对他一无所知。过得半晌,她方抬首道:“还望南兄告知。”

  南都一面细细地查看那古砚,一面道:“柳小郎所练的功夫,叫做‘昆仑聚顶’。这方古砚,有个名头,正唤作‘小昆仑’。”

  九商听得这话觉得甚是好奇:“这砚台我收在匣中这般久,从不曾觉得它有甚么出众之处,难道竟是件极珍贵的宝物不成?”

  南都倒也耐心,细细地解释与她听:“柳小郎的那套功夫,之所以被称为‘昆仑聚顶’,便是因了压力越大,则修炼越有效果。传言中这套古术,若是练到了极致之处,能将整个昆仑山顶于首上。至于这方砚台——”他微微顿了顿,“若是没有这本事之人,自然当做俗物一般,只有将它置于头顶,运转法门,才能体味到它的万千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