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阙小康攻略 一百
作者:雪满灯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这倒是实话,苏衣衣的各色女工活计,样样都好奇问过学过,到如今还没见一样“学成”的,就如同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

  苏衣衣听采鸢这么说,又见采鸢与小弘历都在笑,不由有些赧然,便道:“我只是耐不下心来-----其实并不难,我-----”苏衣衣一边说着,一边采鸢却早随着弘历笑着过那边书案了。

  次日早饭已过,玉笙便过栖桐院来,由小眉引着从廊下向小弘历屋子这边过来。此时赤日当天,这栖桐院因临着园子,林木葱茏些,正是树荫合地,满耳蝉声。

  玉笙逗了逗廊下挂着的鹦鹉,又走到一处蔷薇架旁,见花叶繁茂,不由看住了。小眉笑道:“这院子里比那边凉爽些,姐姐且坐坐。我去禀报一声儿。”玉笙笑着在廊下坐了,道:“日长神倦,我从格格那边过来,一路都是鸦雀没声的。若是四爷歇着,只把采鸢叫出来也就是了。”

  小眉笑着去了,不一时,只见采鸢忙忙从屋里出来,笑对玉笙道:“姐姐怎么过来了,格格有话么?”玉笙还没来及说话,只见小弘历从采鸢身后转出来,笑道:“是不是婉心姑娘来了?傅恒来了没有?”

  见小弘历神色迫切,玉笙忍不住笑道:“四爷猜得不错,李夫人与婉心姑娘、傅恒小爷都在嫡福晋那里呢,这不,福晋知道她那里拘着玩不好的,特意让格格带了李姑娘与她兄弟过格格屋里吃茶呢。格格说一会子就让韩嬷嬷带了李姑娘姐弟过园子里玩,-----格格吩咐了,四爷过去陪着,还有五爷也去的-----”

  玉笙还没说完,小弘历已是急着向采鸢道:“采鸢,快给我换了衣裳过去。额娘都吩咐了,你们就也过去伺候着,别叫人家瞧着简慢。”

  采鸢忙道:“奴才跟着过去就是了-----没见四爷这么忙的。”说着,采鸢与玉笙对视一笑,玉笙笑道:“四爷别忙,估计还得过一会儿才过这边来,格格喜欢这位小爷,正说话呢。”接着便笑着辞了去。采鸢伺候着弘历换了衣裳,想了一想,道:“苏姐姐要不要也过去?”

  小弘历笑道:“自然人多了好些,苏姐姐言谈常是有趣,她去了自然更好----只是怎么好一会子不见她?”

  采鸢笑道:“她这会子只怕还在那边屋里试着打络子呢,今早才学的,正热乎着呢,四爷瞧着,不出晌午,苏姐姐必会又将这络子扔在一边再不提起的----我去叫她过来。”

  小弘历边笑着便催促道:“倒是快些好,迟了见客不恭-----”

  这里小弘历急着催促,那边凌格格屋里却是一派闲雅气氛。凌格格屋内陈设简单雅致,茗碗瓶花俱备。此时凌格格携了婉心的手坐在炕边,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银红撒花椅搭,底下三幅脚踏,婉心之弟傅恒便坐在这椅子上。

  凌格格一边携着婉心柔弱无骨的小手闲聊家常,一边暗暗忖度:“这孩子果然不差,被她父亲调教的知书达礼,温婉贤德,最难得的就是心思聪颖却言语顺从,相貌也是极出色。”

  正想着,凌格格便听那边坐着的傅恒轻声笑道:“四哥哥读书最好,我今日过来,正要请教四哥哥。”

  凌格格笑着看了看傅恒,见他一样秀逸出众,与他姐姐一样人品,心里早喜欢上这孩子,又见这孩子老成,不似别的孩子骄纵无礼,更是满意。

  这么忖度着,凌格格忽而心头一动,笑向傅恒道:“好孩子,你比你姐姐小着一岁是么?”

  傅恒忙笑回道:“正是------”他话还没说完,弘昼已是忙忙从外面进来,一见婉心,便笑道:“婉心姑娘怎么还不过去玩?四哥哥都在园里等急了。”

  凌格格携着婉心的手立起身,笑道:“左右在这里你们也拘得慌,孩子家家的闷着也怪可怜-----去吧,韩嬷嬷带你们去园子里散散去。”

  婉心笑着带着弟弟施礼退下,和弘昼一起出了屋子。等他们都出了屋子,凌格格却愣着出了一回神,接着嘴角露处一丝笑意,自言自语道:“王爷既瞧上了婉心,我也能瞧上她的弟弟,我的孩子若跟了他,岂不是离着也近些,来往也便宜些-----”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不管康熙如何未雨绸缪,不管各个皇子勋贵如何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如何阳奉阴违、秘密筹谋,朝局暗暗变动间时光荏苒,转眼已是过了八月中秋。

  八月天气,不冷不热,才过了中秋,却又淅淅沥沥落起雨来。畅春园清溪书屋内,康熙穿着驼色缎袍,盘膝坐在榻上,皱眉看着手中的一份奏折。赵顺在他身旁不远处恭顺地哈腰伺候着。

  康熙放下奏折,摘下眼镜,道:“岂不闻: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做人气量就要大些,若是张廷玉,此事必不是这么个做法!”

  地下椅子上坐着一位老年人,竟也没穿官服,也是一身平常衣服。听到康熙这么说,这老人一笑,从容说道:“皇上圣学高深,有什么不知道的?如今太平的日子久了,地土兼并的厉害。三成富人占了七成的地,兼并了就穷富分极,皇恩不能普及。皇上经过多少大惊大险艰难竭蹶,领略了多少人间疾苦世事艰危,才使得朝局天下走到如今。皇上,大事国事须是非分明,小事家事宁可朦胧视听-----社稷为重。”

  康熙一伸手,旁边侍立的赵顺眼疾手快,已是把一盖钟茶递了过来。康熙呷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接着那老人的话说:“你说的不差。取于忠恕之道,不以苛察折衡,许或能近于中庸-----一存偏执之见就难以公允了。”

  那老人说:“这折子弹奏雍亲王府涉嫌伤害人命,又私纵家人通连官府------事情已是过去了这么久,怎么才有苦主出来?还有其余所列一桩桩一件件,都在此时一股脑出来,其中有实证者在,又多有道听途说者在,这些折子和前些日子那些折子得对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