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云天 第一章 女马锅头
作者:海缇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冬天,一队队疲惫的散发着酸臭味的马帮风尘仆仆地赶回大研(丽江四方街),踩得街上的积雪嘎嘎响。今年冷得出奇,已经下了两场薄雪。

  一个穿着黑风毛褂子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双手拢在袖笼里,皱着鼻子,跺着脚在街口转圈,看见一支马帮回来就凑上去问,所有的人都无一例外的不友善。大概他这些天白眼看多了,也不泄气,仍然锲而不舍。

  眼看天色将暮,他仓促拦住最后一队进城的马帮。

  一个穿着氆氇楚巴(藏服)的少年赶了几步走上前来。那少年归心似箭,骤然被人拦住,两条好看的眉毛不悦地拧成一个川字。他耐着性子听完后,给了年轻人一个建议:“你别古宗古宗的叫。想去帕里高原,最好去找察瓦弄的藏族马帮,那里太高了。”

  “藏族马帮不就是古宗?”年轻人疑惑。

  见他一身书呆子的酸气,少年只好给他解释:“古宗是白族人对藏族马帮的称呼,含着轻蔑的意思,要是在沙溪剑川,你叫人家古宗,准挨一顿打。”纳西人脾气比较温和。

  年轻人恍然大悟,然怪他老遭人白眼。人家说马帮的人因为常年在外面跑,对陌生人都很和善,这些天的遭遇让他以为只是讹传。

  凑的近了,他心里嘀咕,这家伙长相有些像个娘们。那少年蜜色的小脸上两眼似睁非睁,长长的睫毛垂下来,里面的瞳仁乌沉沉地一点光亮也没有,长睫毛导致的眼神迷离的效果其实是疲劳所致,显然他已经累得分不清东南西北。身后一溜瘦骨嶙峋的骡马驮着满当当的货物不耐烦的喷着响鼻,几个同样疲惫的马脚子正在试图安抚它们。仔细看少年的装束居然是马锅头,年轻人愣了一下。以前父亲的信里提过,知道这个时候回来的全是走拉萨的长途马帮,回程的路上冰天雪地,粮草难觅,人马都熬到强弩之末。他很不好意思的连忙让道。

  少年嘶哑的吆喝一声,骡马们兴奋起来,甩着铜铃一路“叮叮当当“地狂奔而去,熟门熟路的钻进双善村里的马店(藏族马帮落脚地)。

  押后的一个戴着狐皮帽的康巴汉子晃着膀子大步流星地经过年轻人时瞥了一眼。这是个相当英俊的青年藏人,丹凤眼射出的寒光如毒蛇般在他身上一掠而过,转眼又垂下眼皮,显得有些萎靡不振。

  年轻人被他盯得寒毛倒竖,不禁退后两步。见那藏人走远,他怔了一会儿,叹口气,磨磨蹭蹭的在街边吃了点黄豆面,这里的饮食他很不习惯。

  他怏怏地走回金鑫街(铜匠街)的一间铺子,里面一位断了一只脚的纳西人打扮的男子正在捶蹀一个铜锅,试图让它变得更圆一些。见他回来喜道:“瀚文,怎样了?”

  李翰文很不满:“五叔,你怎么没告诉我古宗是蔑称?”

  五叔李铁山手中的锤子顿住,一脸诧异:“你今天叫人家‘古宗’了?”

  李翰文有些不好意思。

  难怪这家伙出去了几天都没能找对人。李铁山没好气:“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看见马锅头要叫‘从本’,意思是老板,生意官。藏语不会,叫声大哥也行,腊都(赶马人、马脚子)都听得懂一点汉话。”

  李翰文也觉得自己犯傻,连忙问道:“刚才见到一个马锅头,是个大约十六七岁的少年。”正常情况下,一个马脚子没在这条艰险的古道打滚个十年是当不上马锅头的。

  “少年?她回来了。”李铁山突然没了心情,将锤子一放,“怎么说?”

  “说是去找察瓦弄的马帮。”

  “嗯,走西藏最好的马帮在察瓦弄,最好的马脚子在奔子栏。”李铁山拿起水烟袋,呼噜呼噜的抽了几口,“不过藏人不会愿意做这种事,他们忌讳这个。纳西人的马帮很少走那么高。”

  李翰文傻眼:“那怎办?”

  李铁山拿开水烟袋:“既然她回来了,你去找她吧。她曾经欠过你爹一个人情。”

  翌日,李翰文遵照五叔的指示找到双善村的吉庆马店。

  这个马店不大。店主老吉庆是个满脸皱纹的黑脸藏人,会讲一口不标准的汉人官话。他划拉着算盘:“你找秦十娘?她今早就去了沙溪,她的哥哥在那里,过完年后她要去思茅运茶。”

  李翰文被“秦十娘”三个字震住了,结结巴巴地问:“他是个女的?”

  老吉庆奇怪地抬起小眼睛:“整个丽江府谁不知道她是女的?”

  女人不是不能走马帮?李翰文满眼星星。

  “所以她是男人啊。”老吉庆话里带着一股遗憾。被搅的有些混乱的李翰文走出马店的时候似乎听见他嘀咕了一句:“多好的姑娘。”

  李铁山见他没精打采的回来:“怎么,秦十娘不愿意?”

  李翰文将今早的遭遇讲了一遍。仔细想想那秦十娘梳洗打扮一下应该是个很漂亮的妙龄少女。想起这些天一靠近马帮就闻到的那股令人掩鼻的酸臭味,他心里有些怜悯。一个姑娘家若不是逼到绝路,怎么会跟着一群臭烘烘的骡马苦哈哈的汉子关山万里的去走马帮?

  李铁山手下忙个不停,今天他要做好一组火锅。半晌,见侄儿不出声,两眼渴望的盯着自己,他闷声道:“别的人不知道她的来历,我知道。算起来,你应该叫她少夫人。”

  李翰文囧了。

  “至于她怎么成了赶马人,我也不知道。当年二哥的东家恒昌盛赵家突然出了大事,一团迷雾,二哥三缄其口,只说赵家对不住她。”

  李翰文的父亲,李铁山的二哥正是当年滇西第一大商号鹤庆恒昌盛的马锅头李银山,后来恒昌盛败落,他就换了东家。

  李铁山催促侄儿:“找老吉庆要地址,赶紧去沙溪找她,不然谁知道她接了什么活又走到哪去了,我都两年多没听见她的消息了。”马帮一向自由散漫,行踪不定。李铁山见侄儿犹豫,连忙说道:“后年你就三年满孝,回家正好赶考,这桩事还是明年办妥为好。”他一叠声的叫来自己的妻子,一个纳西女人,“去帮瀚文问问,有没有人去沙溪,搭伴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