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有女惊雷 第二十五章 众人
作者:山岚月隐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大明宫,宣政殿。

  大夏皇帝高高坐于殿堂之上,神情严肃地望着众位朝臣。殿内安静地有些过分,此时如果有一滴汗水滴落在这地板之上,恐怕也能打破这个殿堂的压抑与静谧。

  开乾帝龙目微沉,扫视群臣,冷冷道:“朕的陇西节度使!如今吐蕃兵锋直抵陇州城下,距长安不过五百余里!朕的灵州大都督!吐蕃这次调兵遣将,你们竟然一无所知!朕养你们这些兵马有何用!吐蕃年年来犯,前些年要收复大平,这才委曲求全,收拢战线。如今五年已过,卿等为何还龟缩城内,任凭吐蕃蛮人年年前来我朝袭我边民,虏我百姓!”

  兵部尚书薛登是个五十多岁的瘦小老头儿,平日里不吭不哈,此时却起身进言,“陛下,请暂且息怒。此次吐蕃五月来犯,而非秋时,臣以为正是反击之时。”

  开乾帝收拢了脾气,沉声道:“卿速速道来。”

  薛登道:“据西域来的胡人所说,去年冬岁和今年初春,吐蕃所处高原气候反常,连降暴雪,冻死冻伤人马无数,只有我朝原来鄯州、秦州、芳州、宕州、廓州一带没有受到影响。直至现在雪还未化尽,道路也仅初通。吐蕃年年犯边,皆在秋时,那是因为那时候水草丰美,秋季战马养膘,体力甚好,足以支撑长时间跋涉。而如今,吐蕃人来,则是因为暴雪伤人无数,吐蕃人急欲从我朝补充给养。故而,今年此时来犯。”

  开乾帝点了点头,满意地看了薛登两眼,“爱卿所言甚是。”

  此时太子曦也进言道:“父皇,儿臣以为此时正是我朝反攻吐蕃的大好时机!吐蕃这次虽人马甚众,然其战马不如平日体力充足,而我朝这五年以来,不费兵戈,收复大平,得江南八道,大平赋税充实国库,江南米粮也进入粮仓,如今我大夏粮草充足,正有一战之力。此次吐蕃来攻,我等正可趁此机会教其有来无回。”

  开乾帝微微点头,道:“正是如此,此次为战,切不可仅仅固守城池,应以主动攻击为上。”

  潞王夏昕听完太子所言,看了一眼太子,朗声道:“父皇,儿臣有三策献上,愿为父皇领兵出征。”

  “哦?”开乾帝声线上扬,看着这个平日甚好兵马之术的儿子,道:“昕儿速速道来!”

  众朝臣也都一脸讶异地看着这个素来勇武的皇子,纷纷私下议论。

  有些人则看向了陇西节度使柳元辰,柳元辰神色不变,仿佛早已知晓了这平戎三策。

  潞王侃侃而谈,道:“其下策,就是闭门不出,坚守城池,等夏季来临,吐蕃人不耐热,自然退去。”

  开乾帝道:“此下策的确称得上是下策,百姓虽能躲入城中,但所种粮食皆在城外,怕也收不回来了。中策讲来!”

  潞王道:“中策便是我军主动出击,直至将吐蕃人打出陇州!”

  开乾帝捋了捋三寸美髯,道:“此计策应为上策才是,为何昕儿说此计策为中策?那上策何来?”

  潞王一脸自信,道:“上策涉及机密,孩儿想私下讲与父皇。”

  开乾帝龙目微睁,点头道:“散朝,昕儿与薛登、灵州大都督、户部尚书、陇右节度使等边地武将至紫宸殿商讨军事。”

  、、、、、、、

  太极宫,立政殿。

  太后靠榻而坐,德妃杜依依正坐在榻边轻轻捶弄太后小腿。

  太后眯着双眼,神情很是享受,“依依,你这手艺越发好使了。”

  德妃抬头娇笑:“姑母夸我呢!只要姑母不嫌我手笨便好。在家时,娘亲总说我不知道轻重,锤了还不如不锤呢!”

  说完微微皱眉:“姑母,你这腿伤是如何得的?总也不见好,如今已要入夏,为何还总酸疼不止呢?”

  太后看着德妃:“你以为姑母一入宫就做得这太后的?傻孩子……谁能如你这般一入宫便做了这四妃之一呢?”

  德妃笑,一脸不依的样子,“谁让我有一个做太后的姑母呢!姑母可是依依心中最敬爱的人!与依依讲讲从前的事情吧!”

  太后看着娇俏的德妃,陷入了沉思,摇头道:“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不提也罢。不过是冬日受了寒,老了便落下这病根。能活到今日也算是吾命大,还有皇帝争气,否则咱们这一大家子如今也不知会在哪里。当年那些老人杀的杀,流放的流放,也留不下几粒种子了……”

  敏珠此时插嘴道:“德妃娘娘可不知咱们太后当年艰辛,这腿还是太后娘娘当年生了皇帝陛下之后,为那时皇后所嫉,克扣木炭分例,又罚太后跪在雪地两个时辰,这才落下病根呢!”

  德妃娇呼:“姑母,那时真的如此辛苦?”

  太后道:“都过去了,那些个人儿一个也没能活下来,说这些做什么呢!只要你过得好便罢了。日后生下个皇子,姑母便不为你操心了。”

  德妃低头,想了一下,道:“姑母,你那日对九皇子另眼相待是不是因为依依迄今还没生下皇子?”

  太后爱怜地看着德妃:“依依,你要知道,如今咱们辛氏一族如今称得上是豪门贵族,靠的就是皇帝,你姑父如今能去剑南道做节度使,虽有他自己争气,但也是因为他是吾弟,皇帝才特意提拔。当年如若没有皇帝傍身,吾身早已不存了。如今吾已老矣,一旦有个万一,你在宫中如何傍身?”

  德妃乖巧地点了点头,“皇上春秋正盛,每月也都会去我那里的,我不会没有孩子的。”语气很是坚定。

  太后叹了口气,道:“傻孩子,吐蕃年年犯边,陇右节度使柳元辰地位重要,不可轻易动摇。柳氏在宫中地位益发稳固,连文淑妃都要避其锋芒了。今日二皇子又进献平戎三策,日后怕是更得皇上看重。这个九皇子是二皇子要拉拢的人,我们自然也不能放过,不过是与他一个住处,些许衣食,便可得他忠心。日后你若有子,九皇子长大,也会是他一大助力。”

  德妃这才明白过来,道:“还是姑母想得深远,依依都没想这么多。”

  、、、、、、、、

  相府,碧梧苑。

  黄氏坐于厅内上首,轻抚茶杯。

  青娘道:“夫人,事到如今,我们不如换条路吧?”

  黄氏道:“换什么路?绣儿喜欢太子这么多年,我是一直都知道的。我这个女儿跟着我这么多年,也只有你来以后才算有点这相府家娘子的架势,从前在书院也都是被大娘子欺负的。如今,她只求我这一件事,我怎么能不答应?再说,嫁与太子,也是我父亲的心愿,如此也可安皇上的心。”

  青娘低下眉眼,道:“夫人,奴婢前些日子替您买胭脂水粉时,见到了个从小相识的姐妹。如今,她嫁与了左金吾卫一位在宣政殿当差的军爷。今日奴婢前去探望她,据她说,今日她郎君回府,向她夸赞二皇子呢!说是今日金殿上,二皇子献三策平边,很得皇上看重,招去与众位大臣一同议事呢!”

  “哦?有这等事?不是一直都说这位二皇子勇武过人,却也有些好勇斗狠,在书院总是欺负那些文人子弟?不曾听说他有什么计谋的啊?”黄氏惊疑道。

  “夫人,此一时彼一时,女大尚且十八变,更何况这男子了。就算二皇子无此计谋,那二皇子身边也定有高人献计。如若二皇子此次率军出征,击退吐蕃,我看二皇子地位定然日隆。”

  黄氏沉吟了一会,若有所思道:“关键是太子毕竟还是太子,这二皇子就算再位高权重,也只是潞王啊,做不了皇帝。”

  青娘看了黄氏一眼,“夫人,且看前朝又有哪位嫡长子顺顺当当做上皇帝的?那雄才伟略的太宗皇帝可是射杀了隐太子才夺得帝位的,再说本朝,这帝位之争,夫人难道就不知道?说句不大中听的话,咱们皇帝陛下,一天太子可没当过。”

  黄氏喃喃自语,“说的也是。如今太子母族衰微,号称不入世。若绣儿嫁与潞王,做得正妃,也是个好打算呢。”

  只是没过一会,却皱起了眉头,道:“绣儿对这二皇子没什么好感,倒是听绣儿的丫鬟说,这二皇子在书院和她见面的时候,有些纠缠与她。”

  青娘却道:“夫人,如此便可证明二皇子对绣娘子有心呢!自然是嫁得的!不如夫人派黄大送与老爷书信一封,看看老爷如何做想的?”

  “嗯,做太子平妻虽也不错,不过看大房那样子估计这事不可为。做妾吧,我又不愿女儿受苦,如今,看这情形,二皇子也不错。”

  说完,黄氏又想起了惊雷,问道:“那六娘子如今情形如何了?”

  青娘冷哼道:“正要说与夫人知晓呢,罗太医看过六娘子后,六娘子当夜起了高热,如今出了天花,日后不可让大夫人人等前往探望了。”

  “什么?”黄氏几乎跳了起来,扔出手中杯子!“怎么会出了天花?还是罗太医走了后当夜便出了!这大房也欺人太甚了吧!真真欺人太甚!难道真要与我撕破脸皮?”

  青娘忙收拾打扫屋内狼籍,道:“夫人息怒。奴婢听说这位罗太医乃是替先皇后和太子看病之人,看来如今又投靠了那王氏,日后也定是太子妃的手下;皇后薨五年,皇后原来的手下,人也皆健在。绣娘子若真嫁给太子,就算做得平妻,恐怕比咱们这院子比起来,也是……”青娘省下了后话。

  黄氏道:“那王氏有这等便利之事,我孩儿还未入宫就输她一筹了。”

  青娘道:“正是如此,夫人所想甚是呢。”

  黄氏道:“看来我得劝劝绣儿了,不能让她嫁给那太子!”说完,又强调道:“不行,我死活也不能让女儿嫁给这太子,依我儿身份,若嫁给潞王,那潞王定是把我女儿捧在手里呢!”

  青娘又劝道:“奴婢还听说,这潞王身边竟无什么女子,服侍宫人除却宦官并无宫女呢!”

  黄氏听了这话,很是高兴:“这话也是从你那姐妹那里听来的?这消息怕是真的,真是好,真是好,我要写信与我父亲,劝我父亲和绣儿改了那主意!”

  、、、、、、、

  晚上还有一章,俺家小雷雷要出来冒个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