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啸西窗 第四十七章 上官堂前还玉笛
作者:千麦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上官玉低头笑了笑,忽地问道:“丁香——怎么样了?”他停下举杯的手,倏地定睛看过来:“什么丁香?!”上官玉又笑了笑,说道:“南风山庄院里的那棵丁香树,——可还在?”

  皇甫锦挪了挪坐姿,道:“还在……那是爷爷种下的,没人敢动它。”上官玉点点头,低叹着:“也不知将来我死了以后,还会不会有人记得我?”

  皇甫锦轻斥道:“说什么傻话?好端端地,什么生呀死呀的!”

  “生死的事,谁知道呢?如今世道这么乱,眼下我虽还坐在这屋子里喝茶,说不定下一刻就被人害死了,你说是不是?”上官玉左手撑额,幽幽说道。

  皇甫锦惊愕地看着她,然后把头撇了开去。“谁会来害你?你一没欠人钱,二又没欠人命。”

  “非得欠人家的才会被人害么?……”

  上官玉呵笑不止,低头时又暗中咬了咬唇。

  有些事情实在不想提及,更不想捅破,否则,那对她而言,又是另外一种难以言喻的伤痛。

  木婉包袱中的那封信,落款是“金帛”,合起来就是一个锦字,皇甫锦的字迹她见过不少,但初见时仍是不敢相信,师父的孙子、从小跟她一起玩耍的师侄,他是那么温文有礼、秉性仁厚,怎么会跟吕新棠串能通,跟敌国有勾结呢?

  木婉在说这些的时候,她仍是半信半疑,直到后来又借故让他亲笔写了一封书信,拿回来两相一对照,才不得不忍痛认下这个事实——她所信任的皇甫锦,他当真参与了陷害上官明安的阴谋……

  “有些事情,也许永远也没法子解释的。”皇甫锦低着头,闷闷地说出这句话。

  上官玉半晌无语,良久后才道:“那就不要解释。”

  “上官……”皇甫锦忽地面向她,语含殷切地道:“假如我做错了事,你会不会原谅我?”

  上官玉呆呆地看着地面,眼眶开始发涩,“那你可以不要做错事。”

  “假如我也是不得已……”

  “没有不得已。”上官玉站直身子,背朝着他:“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犯了错,就要担当得起!”

  “上官!”皇甫锦站在她身后,讷讷说道:“你……是不是都知道了?”

  “不!我什么也不知道!”

  上官玉回转身,深吸了一口气,“我不明白,你出身世家,要名有名,有利有利,要前途有前途……为何竟要……”

  “我说过,我是不得已!”

  “好一个不得已!”上官玉冷笑道:“一个不得已就可以把所有的责任推卸掉,你真是枉为皇甫仪的子孙!”

  “我……你可以杀了我!”皇甫锦忽地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拍在桌上。

  上官玉抚着桌沿,长长叹了口气:“我不会杀你,我要杀的人是吕新棠和东欧皇帝。但是——”她从袖中拿出一支玉笛,伸到他面前:“你认得这个吗?这是师父最后一次到这里来的时候赠与我的,他说同门弟子应当互相爱护,可你……今日,我就将它赠还给你,你好自为之!”

  说完,上官玉把笛子一把塞给他,头也不回地出了门。

  “上官!……”

  ————————————————

  日子转眼又进了十月,算了算,清宇清扬离京竟是已有两个月了。这两个月,不要说赦免他们,朝庭竟是好像连想都想不起来了似的。上官玉攀着栏杆,看着园中几乎已落尽的乔木,心中不由渐生凄凉之意。

  “玉儿。”

  身后传来熟悉的温柔嗓音。上官玉身子僵了一僵,缓缓回过头,弯腰拜道:“皇上。”

  “终于肯见朕了?”

  “皇上……”她略低了头,看着自己的脚尖。李君武含笑走过来,说道:“朕先前还在南书房批折子,一听说玉儿召唤,马上就放笔赶过来了。”上官玉微嗔:“皇上这么说,玉儿哪担当得起?不过是几日都不见皇上过来,想看看是不是皇上忘了玉儿了!”

  李君武轻点她的额,“你这丫头,想要朕忘了你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呢!”上官玉低头不语,任他握住了的手掌。“朕来了几趟也没见着你,你说说,倒是跟朕怄什么气呢?”上官玉嘟嘴横了他一眼,说道:“皇上自己不知道么?”“……那朕想想。——是不是为了令尊的事?”她摇了摇头:“不是。”“那是为了什么?”

  上官玉把手从他手心里抽出来,背对他道:“皇上心里根本没有玉儿。”“这话从何说起?”他绕到她身前,俯身道:“这天下谁不知道你是朕的珍宝?”

  “我看未必呢!”上官玉不满地扫了他一眼,抿了抿唇。

  “好了,玉儿你快说吧,朕到底哪里做错了?”

  “皇上若是心里有玉儿,为什么对我两个哥哥不闻不问呢?哥哥们在边关受苦,我在这京中受着皇上的宠爱,怎么能心安?”说着,上官玉负气似地撇开了头。

  “原来是为这事……”李君武忽地又笑起来,退后两步在石凳上坐下。“这事你就不必操心了,朕已有安排。”

  上官玉闻言道:“这么说,皇上并没有忘了我哥哥?”

  “他们是你的哥哥,朕怎么会忘呢?”李君廿唇边噙着的笑意渐深,“再说,朕总不能在成亲的时候,还让朕的国舅流落在外吧!”

  “国舅?!”上官玉顿时僵住身子。

  李君廿招手唤她过去,“傻玉儿,朕已经定好日子了,下个月十九,咱们就大婚,朕要立你为后!”说罢,他轻轻揽过她,在她额间落下一吻。她怔怔地道:“可是,眼下朝局这么乱……”

  “再乱,朕也要把你留在身边……没有人可以夺走你。”李君武在她耳畔低语着,声音里充满了魅惑。她好不容易定住了心神,把身子坐直,“皇上这话的意思……倒像是有人要抢走我似的,可普天之下,谁有这个胆子呢?”

  李君撩起她的长发在指间缠绕着,紧闭双唇默然不语。上官玉瞧了瞧他的神色,疑道:“皇上,难道真有这样的人?”李君武目光忽地闪了闪,语气低沉地说道:“总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

  上官玉见他神色凝重,便也不再多问。他既已说过会安排清宇清扬回来的事,她心里那片乌云也就稍稍驱散了些。只是他说的大婚的事,让她心里有些踟蹰。

  “玉儿?”

  “嗯?”

  “想什么呢?”

  “哦……我在想,近来流寇增多,皇上在宫里要加强些侍卫才是。还有……常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皇上对身边的人,也该多留个心眼儿。”

  李君武微笑着揽过她的肩膀:“玉儿所言极是。宫中近来也不平静,那日侍卫在雪太妃的未央宫附近发现了一具宫女的尸体,把太妃吓得够呛,一连几日都惊惶不定地。”

  上官玉强撑道:“皇上时常见到太妃娘娘么?”

  “……也不是。偶尔有空便听她抚抚琴,她的琴艺真真算得上出神入化,朕烦恼的时候一听,心情都会变好不少。”

  “看来,太妃娘娘倒是蛮得皇上的欣赏。”

  “嗯。从前倒不觉得,如今接触多了,却不难看出她是个恬静淡泊的女子。”

  “是吗……”

  上官玉百味杂陈地应着,把头轻轻别向了一边。

  ————————————————————

  晚饭后范颐来了,一起坐在书房里边喝茶边谈了些事情。

  说了些琐事后,上官玉问道:“茶楼近来生意如何?”

  “愈发不景气了。”范颐叹息道。“前方战事虽已暂停,但是流民们却越来越多,时常生些搔扰,有钱人家也大都闭门不出,前门大街两三家客栈都已关门,其余商铺生意也都很萧条。”

  上官玉沉吟着站了起来,走到窗边寻思了一阵,回头朝他道:“既然如此,你这两日便把茶楼给关了,把雇工们解散掉,一人打发些钱,让他们各自安身立命去吧。”

  范颐诧异地紧盯着她:“小姐……”

  上官玉朝他点了点头,“这个事我已经考虑很久了。飞凤楼在京城乃数一数二的茶楼,难免有些树大招风。再说瞒也瞒不了一辈子,往后让人察觉了,反倒不好收场。反正也已经赚不了多少钱,倒不如关了它,免得再生些麻烦。”上官玉顿了顿,又道:“关掉以后,你便即刻回府来,如今府里正缺个管家,我想来想去也只有你合适。”

  “是,小的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