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啸西窗 第六十章 夜阑林中遇凶险
作者:千麦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燕南山上的路不是一般地难走,路不过四尺来宽,驼着粮食的马车得极小心才能勉强通过。不过有了余大勇等山路经验丰富的人帮忙,一路上倒也平安无事。只花了半日功夫,全部人马就毫发无伤地下了山。

  “多谢英雄相助!本官返朝之后必定上奏皇上,为众英雄请功!”清扬抱拳向余大勇施礼。余大勇谦逊地道:“大人过奖了。请功倒不必,若是大人到时能奏请皇上,将草民被州衙那厮强行夺去的良田归还给我们,我们就感激不尽了!”

  “好!……本官在此立誓,返朝之后,定然将贪官之逆行尽数禀报皇上,请皇上严办!”

  “如此就万谢了!”余大勇一帮人又感恩不尽地跪了下来。

  到了祈连镇已是日中时分,镇上人迹罕至,许多店铺都已关张,民房里也俱是关门闭户。粮队寻了一处空房歇了下来,进了些食物。到了晌午又继续前行。

  傍晚时分又上了官道,因为已无他路可走。流民渐多,一个个望着粮队的马车虎视眈眈。清扬不住地提醒将士们注意,一旦发现不轨份,立即拿下。然而又不能处罚得太重,因为也怕激起众怒,是以通常都只以驱赶与吆喝为主。

  可是到了临近夜半时分,大伙都疲倦了,行走速度愈发缓慢起来。上官玉看着后头垂头低脑的官兵们,跟清扬道:“找个地方歇歇吧!总不能真的不睡觉。”清扬看了看后边,扬声道:“就地歇息!各甲队分头搭营帐,天亮再出发!”

  一听到歇息二字,众人都精神了起来,才一顿饭功夫,二十来个帐篷就已经搭好了。清扬指挥队伍分两班,轮流看守粮车,上官玉则进了独立的一个小营帐,和衣躺了下来。没一会儿,清扬进来了,从她包袱里摸出一个绣包来,“哪一颗是参丹?给我几颗。”上官玉伸手夺过绣包,冲他道:“你不打算睡觉吗?”“我哪睡得着呀!——来,快给我!”

  上官玉想了想,摸了四五颗拍在他手心:“那你守上半夜,我来守下半夜。”他嗤道:“你还是给我老实在这儿呆着罢!”上官玉瞪他一眼,拿起他的剑就走了出去。

  “哎哎——”他一把拉住她,又赔着笑脸道:“好了好了,让你守让你守,行了吧?把剑还我。”上官玉将剑抱在怀里,甩也不甩他。“把剑给我嘛……”他急得团团转,一会儿又面若灿花地道:“来来来,好玉儿,二哥给你件好东西!瞧瞧——”

  上官玉斜眼瞧了瞧,也不禁喜弯了唇。他手里提拎的是只草编的憨态可掬的小猴子,只有拇指头大小,但却编得非常精巧,两只眼睛还骨碌骨碌地,一看它胸前,还有个“玉”字!“喜欢吗?”她点点头,清扬把小猴子放到她手里,喜颠颠地道:“就知道你会喜欢!中午吃饭的时候一个小兵在折着玩,我想到你属猴,就让他特意给我折的!”

  上官玉看了他一眼,把手里的剑还了给他:“说好了哦,下半夜我来守!”“是是,你守……”

  临睡前她将小猴子挂在了腰间的香囊上,才又放心地入睡。然而醒来时却已天亮了,忽地想起清扬,赶紧跑出去一看,他正跟两三个粮官聚在一起说笑呢。

  “干嘛不叫醒我!”上官玉把他叫了进帐里,恶狠狠地问道。“我忘了。”他一脸轻松地说。上官玉扬手在他肩头拍了一下,“还没上路吧?赶紧歇会儿!”“这就上路了!”说完,他就掀起帘子走了出去。

  这一天赶路赶得很紧,因为清扬觉得晚上歇息耽误了不少时间。到了晚上,粮队又在驿道旁的树林里搭营帐。不过今天晚上上官玉却没给他任何取巧的机会,二话不说我就拿起他的剑坐在了帐外。清扬拗不过她,只好乖乖地爬回帐里。

  到了黎明时,微有些困意,她掏出一颗参丹塞进嘴里,起身往四周转了转。守夜的将士亦都无精打采地,见她一来,又立马挺直了身子。“三公子。”事实上,他们都是知道上官玉的身份,因为上官家并没有什么三公子,只有三小姐。大约也因为如此,所以他们才对她毕恭毕敬。

  上官玉掏了一把参丹出来,给他们一人含了一颗,“当心些周围的动静,这会子最有可能被贼人盯上。”

  她转了一圈,见并无异样,便又绕回了清扬帐外。里面传来他轻微的鼾声,——想必是想坏了!她找了个草垛坐下来,抬头望着天上的明月,心底涌现出一股异样的落寞。

  “什么人?!”

  正在游思之间,粮帐那边突然传来一声厉喝,上官玉蓦地弹跳起身,执剑冲了过去。“什么事?”半路上她一把抓住惊慌失措的小兵问道。“三公子,有人劫粮!”

  “快叫人来!”

  上官玉扔下他,疾步赶去粮帐。才到达帐外,就听见里头传来一阵急促的兵刃交搏之声,她挥剑划断了门帘,站在门口一看,来劫粮的是一帮蒙着面的黑衣人,约摸有二十人上下,值班的将士已与他们战到了一处。那帮黑衣人身手利索,看上去训练有素,眼看己方士兵已被他们的弯刀砍翻了几个,她再也无法袖手旁观,拎着剑就下了场。然而无奈功力有限,才不过几招就败下阵来,一个彪悍的黑衣人眼看着就要把刀砍向她的脖颈——说时迟那时快,门外突然传来清扬惊雷般的一声怒吼:“何方贼寇,敢动我大周军粮?!”然后那黑衣人的弯刀就停在她胸前一尺处,接着又被一条木棍挑翻在地!

  上官玉回头一看,清扬手握一条车辕,如煞神般地立在她身后。她从地上站起来,将手里的剑交还给他,“二哥,贼人很厉害,小心些!”“无妨。”清扬点点头,挥剑迎了上去,领着众粮官与黑衣人们交战在一处。

  上官玉守在帐口,紧张地看着里面的情形,己方只有十二人,而他们却有二十一人,基本上每一个人就要对付两个敌人。而场下除了清扬尚且游刃有余之外,其余官兵身上都不同程度地挂了彩。

  “二哥,把他们引出去!”上官玉忽然指着清扬身后,朝他大声叫道。清扬望了望她,顿时把营帐划开一道口子,把黑衣人逼到了帐外,而其余官兵大约也领会到了我的意思,一同默契地照做。

  “啊——”

  没过多久,惨叫声就如意料之中不断传来——粮帐后头是一道悬崖,当时把粮帐设在这里,正是她的主意。上官玉绕过帐布,到了悬崖跟前,探头一望,底下漆黑一片,半点动静也无。

  “三公子,多亏您机智,否则卑职们还真怕对付不了这帮人呢!”一粮官笑着朝她抱拳。

  上官玉还了一礼,忧心地朝清扬道:“此处离行军大帐还有多远?”清扬微叹道:“如今周军节节败退,因而咱们距离大帐也不远了,——约摸还有两百里的样子,我们要争取在明日晚间将军粮赶送到大帐!”

  清扬交待了值班的士兵,然后领着众人一路往宿帐走去,一路谈论着刚才的事故。“我怀疑这帮人是东欧军中的人,因为他们使的刀正是东欧的兵器!”上官玉肯定地说。清扬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那个南安郡王安玄真,素来诡计多端,极有可能是他指使的!”“安玄真?”上官玉愕然停住了步,“敌方主帅是安玄真?”

  “是啊!这一次的主帅是安玄真。唉,看来,安若亭是动真格的了,——大周堪忧啊!”一向洒脱的清扬此时脸上也布满了郁色,他抬头望着远方,久久没有再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