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仙迹 第二十二章 螳螂捕蝉
作者:封色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是。”月如玉躬身一揖道。

  他不着痕迹地扫视了一眼屋里的众人,这才娓娓道来:“弟子一行在半道听说有人前来攻打山门,正欲赶回来一看究竟,不料刚行到山下镇上,就听到万兽山方向传来几声轰隆隆的巨响,弟子以为是那结界出了问题,连忙前去查看。”

  “怎样?”听到这里,坐于一清真人身旁的那名中年男子急忙开口道,此人正是先前在老虎嘴拦阻罗衣的那人。

  只听他道:“月师侄,接下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你快细细与我们道来。”

  “是,一广师叔。”月如玉朝着一广真人的方向行了一礼道。

  “我们赶到的时候,正瞧见一白衣男子和山下镇上那郭永寿激斗,眼见那郭永寿用了一招土系术法‘地剌’将那青年团团困住,已是胜券在握。却不料就在这时,那青年却掏出了一样东西,而情况也随之发生了惊天大逆转……”

  一清真人听到这里,眼中掠过一丝异样之色,他打断道:“如玉,你说的这东西,是否就是悬赏令上所画的那件法宝?”

  月如玉回想了一下当时的情况,这才对着一清真人道:“回禀师尊,正是如此。”

  屋里众人闻听此话,一时间尽皆变了脸色,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没有说话,只等着一清真人示下。

  “掌门师兄,依我看,八成是那妖物重伤后在逃往万兽山的途中,被那倒霉的郭永寿遇上,才又惹出了这一场风波。”那一广真人赫然站起来道。

  上次他在那妖物手上吃了大亏,眼见此时它受了重伤,如何不让他激动,恨不得立即就将它斩于剑下方才称心。

  “一广说的对,那妖物在两仪微尘大阵中受了重伤,急于找地方疗伤,而离这最近的万兽山无疑便是个最好的选择。”坐于一清真人另一旁的半百老者闻言慢慢道。

  “师弟你先别激动,坐下来再说。”一清真人拍拍一广的手臂道。

  待那一广坐下,才又听他接着道:“按理说那妖物受了那么重的伤,即便不死,修为也要大减。怎么听如玉的话,却好像没什么事的样子,只怕这其中有诈。”这一清真人毕竟是一派掌门,心思要细腻缜密的多,他微微沉吟片刻,便指出了问题所在。

  月如玉听到这里,方才不疾不徐地道:“师尊所言甚是,弟子等昨日赶到的时候,确曾见那人衣衫褴褛,似乎曾经历过一番生死搏斗的样子。”

  “如此说来,确是那妖物没错了。”一清真人闻言颌首道。

  顿了一顿,只听他又道:“那妖物甚是厉害,如若不是有两仪微尘大阵挡住它,即便是为师出手也不一定能胜得了它,你能从它手里逃出来,也算造化。”

  月如玉一听此言,似乎想起了什么,脸色瞬间一黯,单膝跪地向一清真人道:“弟子无能,未能救得一众师弟和小七的性命,求师尊责罚。”

  一清真人见月如玉眉尖微蹙,一脸疲惫的神色,脸色也不禁缓和下来,他刚想伸手将其扶起,但手伸到一半,看了看一旁的众人后,却又缩了回去。

  似乎颇为踌躇的样子道:“这……”。只说了一个字,却又迟迟说不下去,只缓缓环视着屋里的众人。

  “掌门,我认为这事怪不得月师侄,众所周知,月师侄自己尚且是被人抬回山上的,又哪来的能力对别人施以援手?”说话的这位,是一位神情严肃、身着一袭黑裙的老妇人。

  她说完,朝着屋里其他人道:“相信几位长老也是这个意思吧?”

  “慧心长老说的是,我们正有此意。”屋里其他人闻言,纷纷附和道。

  “月师侄可否知道那妖物现下的去向?”一清真人身旁的那半百老者此时突然开口道。

  “回师伯的话,如玉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抛弃在官道旁边的乱坟岗上,而这条官道正是通往凤凰城的主干道。”只听月如玉答道。

  那半百老者闻言不再说话,只是看着一清真人,两人的眼神刚一交接,甫又分开,对视的时间极短,却又好像不约而同地从对方的眼里读出了某种隐晦的含义。

  一清真人这才微笑着对跪在地上的月如玉道:“既然有众位长辈为你说情,就先将处罚记下,看你受伤也不轻,先回房调息去吧,待为师晚些时候来看你。”

  “是,弟子告退。”月如玉这才站起身,向众人略施一礼,告辞出去。

  回到自己房里的月如玉却并没有马上坐下来调息,而是静静地站在窗前,一只巴掌大小,灰灰的,长着长嘴、尖耳朵的动物正安静地蜷卧在他手心。

  月如玉一边用手轻轻给它顺着毛,一边将视线投向窗外,透过那飘拂的白云,望着极远处,嘴角噙着抹淡淡的笑,眼底却是一片清冷。

  “你,可千万别让我失望才好。”良久,只听一声若有似无的轻笑声在屋里响起。

  这声音如同渺渺轻烟一般,还没等你听个分明,就已然消失,只剩那修长洁白的手指在窗棂上来回地轻敲着。

  而与此同时,天衍宗的掌门专用洞府——弘一洞府。

  段亦宸正静静地站在一旁,在他面前的蒲团上正坐着一人,赫然便是先前老虎嘴时云上的那名英伟中年男子。

  这人不是旁人,正是段亦宸的师傅,也就是现今天衍宗的掌门,道一真人。

  只听那道一真人缓缓道:“亦宸,我让你办的事你办得怎么样了?可有消息传来?”

  “回师尊的话,据可靠消息,那妖孽果然曾去找过麻烦,只不过被镇派大阵挡了下来,现如今生死未卜。”只听段亦宸冷冰冰地回答道。

  他还是老样子,冷的很,站在那儿跟冰雕似的,而他的声音更是带着一种淡淡地金属质地,冷漠疏离,平白地给这洞府增添了一丝清冷萧瑟之感。

  那道一真人似乎早已习惯了他这样,并不以为忤,继续问道:“可知道那妖孽的下落?”

  “凤凰城,不过弟子并不打算出手,而是静观其变,以待渔翁之利。”只听段亦宸静静地道。

  “好好好,做得好,有勇有谋,谋定而后动。”那道一真人闻言连道三个好字,捋着三绺长须颇为赞赏地道。

  “就照你自己的想法去做吧,不用事事都来问我,你也该学着处理一些杂事了,去吧。”他挥一挥衣袖,神色间似乎对这段亦宸颇为器重信任的样子。

  段亦宸见状,连忙施礼告退道:“是,弟子明白。”

  待到段亦宸退出去,这弘一洞府又恢复了一室的清冷,良久,才听一声叹息轻轻响起,余音绵绵,经久不息。

  而另一头,罗衣和竹子所坐的马车,在历经两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后,终于到达了前往天衍宗的最后一站,清平镇。

  这清平镇绵延数里,是一个由天衍宗、散修、商贩以及朝圣者所形成的大集市,其繁华程度比之一般的大城镇有过之而无不及。镇上各色店铺林立,街人行人华衣美服,再加上宛如江南水乡般的秀丽景色,不知不觉就会让人心生向往,沉湎于这凡尘俗世中。

  罗衣站在临江的二楼上,极目眺望着远处,只见水天间一座黑色的巨峰巍然耸立,犹如一把出鞘的巨剑般直插云宵,其势威不可挡。那里,便是罗衣此行的目的地,天衍山。

  而天衍宗就座落在其云雾缥缈的绝顶之巅。

  “罗衣,船票我已经买好了,明天一个绝早,我们乘第一班船过去。”竹子一边朝罗衣挥舞着手中的船票,一边缓缓朝她走来。

  明天,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呢?只是现在,谁也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