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生的日子里 第六十四章 通房
作者:茱竺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三个月期解禁后,锦姐儿终于放松了一口气,大夫说过了这段时间,就可以正常走动了,因为胎儿坐安稳了,当然养胎期间还是不宜剧烈运动的。

  周哥儿对于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十分期待,如果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在他十六岁左右,他也许还不会如此期待,但是如今他都快二十七岁了,除了儿子,他还很期待有一个跟锦姐儿一样的女儿。

  锦姐儿当然希望第一胎就是儿子,因为这样至少可以减少点压力,以后再生个女儿,就完满了。

  许府主子就两个,中馈事务并不是很复杂,再加上锦姐儿有孕后,谢绝一切的宴会。除了偶尔有亲戚朋友上门拜访外,锦姐儿陪着说说话,逛逛后花园外,其他时候都是自己在家的多。周哥儿每天白天都忙着,秦嬷嬷和陆庆家的把家里大小事务都管理得井井有条,只在一些重要事情,例如礼单、账目等等事情上,需要锦姐儿亲自过目。

  锦姐儿对乐器并不精通,但是为了胎教,她有时候也会自己弹弹琴,晚上让周哥儿读读诗书,周哥儿对此也乐此不疲。苏夫人有一次看见锦姐儿一遍一遍地弹琴,心疼女儿,就请了一个擅长乐器的女先生,每天下午都去许府,弹琴吹箫吹笛子等等,每天换着弹奏给锦姐儿听。锦姐儿也乐得偷懒,有时候还就自己的琴技请教下先生,接受再教育。

  又过了两个月,肚子中的宝宝终于对音乐胎教有反应了,每天下午,如果到了时辰,没有听到音乐声,它就会踢踢锦姐儿,但是只要听到音乐声,就会安静下来。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十分安静的宝宝,锦姐儿十分担心宝宝这么安静,会是一个女儿。

  古代人对传宗接代十分看重,周哥儿在锦姐儿怀孕期间,还是歇在正房,秦国公夫人过来探访了两次后,就闻到锦姐儿,有无给丈夫安排通房的事情,锦姐儿说没有。秦国公夫人就教育了她一顿,说什么需要替丈夫着想,周哥儿年纪不小了,早点开枝散叶才是正经事。说的锦姐儿耳朵都起茧了,最后不得不承诺会跟周哥儿提这件事,一切由周哥儿做主。秦国公夫人还想劝她,“内院都是女主人说了算的,你何必问他?直接给他安排就可以了。”锦姐儿十分无奈,只坚持说,“需要周哥儿同意才行。”她不想跟秦国公夫人吵架,只要把事情推给周哥儿处理。

  晚上周哥儿回家的时候,锦姐儿忍不住跟他抱怨,周哥儿安慰她说,这件事,他会来处理。结果第二天,秦国公夫人又登门了,还带着两个丫鬟,这两个丫鬟虽然不是十分美貌,但是都长得珠圆玉润。秦国公夫人说,“我替你做主了,这两个丫头都是我亲自调教过的,都是易生养的面相,就留给周哥儿做通房了。”两个丫鬟就上前来跪拜。

  锦姐儿头大如斗,偏偏她又不能骂长辈,而且长者赐,不可辞,她唯有示意陆庆家的,将这两个丫鬟扶起来,安顿在后院。秦国公夫人这才心满意足地走了。锦姐儿暗暗庆幸,幸亏她不是自己的婆婆,否则更加难办。七杏很不满地说,“太太,难道就这样留下那两个人了吗?”锦姐儿摸摸自己肚中的宝宝,“这个让老爷处理,我不管。”

  等周哥儿回家的时候,锦姐儿把事情经过告诉周哥儿,“人就在后院呆着了,你看着办吧,我不管这些糊涂事了。”说到这里,锦姐儿忍不住有点怨气,周哥儿心中愧疚,毕竟是自己的外祖母找的事情,他抱着锦姐儿轻言劝慰,“我明天就去跟外祖母说,那两个丫头好办,我有个同僚,嫡妻亡故了大半年,三十多岁了,家中还没有子女,偏偏他母亲十分挑剔,至今还没有续弦,我就把这两个丫鬟送给他好了,如果能生下一儿半女,也算是替他解忧了。”

  锦姐儿这才放下心来,虽然她相信周哥儿的承诺,但是毕竟是他外祖母赐下的,锦姐儿也担心周哥儿不得不收下,锦姐儿就很难处理她们了。处理了,只怕周哥儿心中有刺,不处理,又担心天长日久有变。周哥儿这样处理最好不过了,还是由他去向他外祖母表明心迹比较合适。

  第二天,周哥儿跟他同僚说了这事后,就派了小厮回府,吩咐管事将那两个丫鬟送去周哥儿同僚府中。晚上,周哥儿很晚才回家,回到家中,他心有余悸地说,“说服外祖母,以后她不会再这样了。”锦姐儿十分好奇,怎么他吓成那样。

  周哥儿先去净房,换了一身衣服出来才跟锦姐儿说,“女人真可怕,幸好你不是这样的。”锦姐儿笑弯了眉眼,“怎么可怕法?”周哥儿盘坐在锦姐儿旁边,一边摸着锦姐儿的肚子,一边说,“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以前我那个二娘也是如此。”锦姐儿吃惊了,“我看你外祖母不是这样的人呀?不过难说,我以前还以为她不会是塞丫鬟给你做通房姨娘的人呢。”

  周哥儿叹了口气,“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外祖家舅舅、表哥他们房里都有外祖母赏赐的通房、姨娘呢。她哭着说我对不起我娘亲,这么大个人了,孩子还没有一个。”周哥儿顿了顿,又说,“我再三跟她说了,儿子和女儿我都会有的,我们还年轻,想要多少孩子,以后都有机会的。她还是不听,一直说,多几个姨娘多几个儿子,保险点。我就发狠了,难道外祖母也希望外祖父再多几个姨娘,再多几个庶子庶女吗?外祖母一听就哭得停不了,还是外祖父劝了她,她才不管这事了。我跟外祖父说了,我娘亲当年就是被这些事情弄得郁郁而终的,我作为她儿子,不能同样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发妻身上,不管有没有儿子,我都绝不纳妾,实在不行,以后过继一个得了。”

  锦姐儿听呆了,她还不知道周哥儿有这样的想法,她急问,“那外祖父怎么说?”周哥儿回头笑了笑,“外祖父说,他会帮着劝外祖母的。你放心,以后再有别人送人进府,我们就把她们转送别人得了,还能替我们省点礼物的钱。”

  锦姐儿捏了捏周哥儿的耳朵,“你想得倒美,我倒是得罪了一大批夫人太太了。”周哥儿想想,和锦姐儿大笑起来。屋外服侍的人,终于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