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生的日子里 第八十九章 故人
作者:茱竺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由于有老人和小孩,她们一路上走得很慢,到秋水山庄的时候天已经黑透。当她们到达秋水别院门口时,在众多灯笼映照下,只见许承周领着别院的仆人正等着她们。浩哥儿下车的时候,看见父亲,欢呼一声,张开杨妈妈的手,撒开小胖腿,跑过去,抱住许承周的大腿。许承周大笑着把他抱起来。

  苏锦远远看见,惊喜道,“不是跟你说,你不需要请假吗?你这样,上峰会不会觉得不高兴呀。”

  许承周不在意,“我跟他说我妻子、孩子、岳母今天要来别院,他主动让我早点回来看看你们。”

  虽然一路上很辛苦,但是到了一个崭新的环境,孩子们都很兴奋,苏夫人也一扫困顿,兴致勃勃地看着别院。许承周负责带着四个孩子,苏锦则张罗着让仆人服侍苏夫人沐浴更衣,等她和苏夫人梳洗完毕回到正厅,四个孩子都已经洗好澡,并且换上干净的衣服,正在等着她们一起用餐。

  苏锦笑道,“今天居然这么乖巧呀,比我们还快。”

  浩哥儿嘟着嘴说,“肚子饿了,娘亲。”还一边说一边拍着自己的小肚皮。

  中午那餐是在半路中吃的,因为在路上不方便,所以只是吃了点干粮,喝点早上备好的米汤。苏锦很是心疼,亲∞≦,..了他一口,“马上就好。”

  秦嬷嬷她们一路上也辛苦了,苏锦放她们各自歇息去,甘顶家的带着其他仆妇在一旁服侍。看见苏锦和苏夫人到来后,立刻机灵地传上饭菜。

  本来以为漫长的马车旅程会破坏大家的胃口。没有想到,饭菜一上桌,包括苏锦和苏夫人在内,个个都吃得津津有味。浩哥儿和端哥儿更是比赛着吃饭,要不是苏锦估摸着他们俩都已经吃饱了,加以阻止,只怕二人会继续往肚子里面灌东西。

  最后端哥儿和浩哥儿留在正院厢房,睡在一起,端姐儿、华哥儿被安排与苏夫人一起住在离正院最近的荷风院中。

  苏锦掖了掖浩哥儿和端哥儿的被子。亲了亲这两人,再与许承周一起回房。“端哥儿大浩哥儿这么多岁,原来我想着他们俩玩不到一起去,结果又是吵架,又是和好,现在又要睡在一起,这两孩子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许承周笑道,“跟我一样的脾气,我小时候也喜欢跟表哥们玩。不过我那时候也是没有表弟可以带着玩。我们生多一个弟弟或者妹妹,让浩哥儿带着玩吧。”

  苏锦掐了许承周一把,许承周故意惊呼一声。苏锦吓了一跳。看了看身边的仆人,幸好她们都只是远远跟着,并没有在跟前。苏锦横了许承周一眼,然后进了房间。

  秋水别院和秋水山庄已经彻底焕然一新,第二天,苏锦带着苏夫人他们逛了别院一圈,苏夫人很喜欢山泉居,还说当初她们就是在这里起了诗社。华哥儿、端哥儿、丹姐儿、浩哥儿都喜欢那汪泉水,要不是苏锦说天气还凉着,不许他们下水,估计他们已经在潭中泡个痛快了。

  华哥儿需要去谨习书院,所以第三天,许承周就骑马送他去了书院。华哥儿临走的时候还一脸羡慕地说,“姑姑,我到时候有假期,就来这里玩。”苏锦抱着浩哥儿送他,笑着答应,“好的,到时候姑姑再带你到处玩玩。山庄里面还有很多好玩的呢。”

  华哥儿去书院后,苏锦就带着苏夫人他们一点一点讲秋水山庄玩个遍,一直玩了足足五天,才彻底将山庄草草逛了个遍。之后,苏夫人足足歇了三天,才重新恢复了力气,准备去莲溪寺看看当年出家的闺蜜是否在那里。

  莲溪寺位于秋水山庄所在山脉的另外一边,直线距离瞧着不远,但是因为需要绕到山的另外一边,坐马车也需要两个时辰。莲溪寺建在山脚下,因为寺前的莲溪而得名,香火甚旺。不少人家的女眷都喜欢去那里听大师讲经,一来因为那里的大师在京城十分有名气,二来因为那里本来就是女尼庵堂,不需要担心在寺中遇见外男。

  由于打算去佛门,苏夫人打扮得很是素净,穿着深蓝色滚天蓝色花边的褙子,头上只插了一支素色的簪子。苏锦随了苏夫人的打扮,头上插着珠钗,穿着湖蓝色褙子,与苏夫人一起走出来,标准的母女装打扮。惹得三个孩子看了又看,差点要去换上蓝色的衣服。

  由于她们很早就出发,到了莲溪寺的时候,还比较早,寺中人还不算多。苏夫人拜了正殿大佛,捐了香油钱后,像寺中的比丘尼打听法号叫定因的尼姑。比丘尼合十答道,“定因师伯除外云游未归,不过按照日程,这段时间也该回来了。不如施主留下一封信,我到时候转交给她,如果有缘定能相见。”

  苏夫人大喜,如能见到旧日故友,就算再多等一段时间也无妨。她借了笔墨纸砚,写了一封信,交给这个比丘尼。

  虽然没有见到想见的人,但是得到对方的消息,苏夫人心情大好,与苏锦她们一起逛了逛莲溪寺,然后在寺中吃了斋饭,再打道回府。

  苏夫人打算在秋水别院住上一个月,之后不管定因是否回到莲溪寺,她都必须带着两个小的回京城了。端哥儿年纪也不小了,苏老爷临行前特别嘱咐要将他送到谨习书院耳濡目染一段时间,回京城后更好地跟先生学习。因此许承周下一次沐休的时候,带着他和浩哥儿一起去了谨习书院,一来看看华哥儿,二来将端哥儿留在那里跟着学习十天。

  浩哥儿从书院回来,很是兴奋,因为语言还不足够表达他的思想,用上手脚比划着他见到的听到的东西,把苏夫人逗乐得笑得前俯后仰。苏锦不仅抚额叹道。“这孩子,怎么有说书的潜质呢?绘声绘色的。”

  而且浩哥儿虽然是个小不点。才两岁多一点,但是已经很会交朋友,只是去了一趟书院,就已经这个哥哥,那个哥哥十分熟悉了。许承周很自豪自己的儿子,在一旁时不时给浩哥儿添油加醋,让浩哥儿说得更加眉飞色舞。

  一个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端哥儿已经从谨习书院回来,书院的确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端哥儿只不过去了短短十天时间,回来后已经变得更加似个小大人模样。

  苏锦已经梳理好山庄的每个院子和每一处景色。她与叶管事多次商讨后,终于定下一个章程,计划五月份正式将秋水山庄对外开放,为了开放打响头炮,扩大名声,吸引更多人来山庄花钱,苏锦和叶管事正在计划着找一个重量级人物来秋水山庄修葺后的举办第一场对外赏花宴会。本来菁华公主早已预订了第一场,但是由于她今年有了身孕。需要在京城静养待产。所以必须另外找一个同等级别的人物了。

  苏夫人则有点低落,苏锦知道她因为没有等到定因的出现的缘故,只好安排她到山庄附近游玩。借此来让她散心。

  这天,她们正打算去试试山庄最新置买的画船,在山庄外的卞江游玩,甘管家亲自求见,说是门外来了一个尼姑,自称定因,求见苏夫人。

  苏夫人喜出外望,衣服也不顾得换,一边吩咐人将她带进来,一边亲自向外走去。苏锦忙跟上去,浩哥儿他们好奇地跟着。

  走到前院,只见一个尼姑正在甘管事带领下走了进来,苏夫人停了脚步,辨认了一会,颤抖着声音问,“翘嫆?”那个尼姑停住脚步,合十念了阿弥陀佛后,回答说,“贫尼定因,苏夫人好。”

  苏锦牵着浩哥儿和丹姐儿,端哥儿牵着浩哥儿的另外一只手。只见定因尼姑,虽然穿着灰白色素衣,而且年纪看上去与苏夫人相仿,但是素净的容颜却有着逼人的美,如果是青春年少的时候,相信这种美是让人窒息的艳光四射,但是经过岁月的沉淀以及多年礼佛、云游的影响,这种艳色已经变得沉默,如同山溪般清澈宁静。苏锦不禁在心中暗赞一句,好一个美人,可惜自己无缘看见她当年的风采,就如同脚下的秋水山庄一般,当年的盛况已经无法重现。

  苏夫人拉着定因到厅堂坐下,定因环顾了四下,微笑道,“你我真是有缘分,前一次见面就是在这里,想不到多年后的见面还是在这里。”

  苏锦带着孩子们上前见礼,定因很是喜欢浩哥儿,摸了摸浩哥儿的头,“我看着孩子挺像你四哥的。”苏锦闻言不觉打量浩哥儿,像四舅舅,不会吧?苏夫人笑着说,“她们这些小辈都没有见过我四哥小时候的样子,所以看不出来,我之前也觉得浩哥儿长得有点像我,你这么说,才发觉原来更像我四哥。”

  苏锦想着这两人需要点空间谈心,便领着孩子们退出,浩哥儿抱着苏锦的大腿,撒娇不肯走,苏锦只好弯腰跟他承诺带着他们去江边的画船上钓鱼,浩哥儿才撒着短腿,跑在前头,苏锦回头跟苏夫人说,“娘亲,你们先谈话,带着定因到处逛逛,午饭在画船吃,到时候你们再过来吧。”

  待苏锦带着孩子出去后,定因才笑着说,“当年的姐妹中,还是你最有智慧和福分,一心选择了苏修,如今看来你的选择是对的。我虽然没有再见过你,但是也听说过你家的事情。”

  苏夫人含泪说,“当年你怎么不听我的话?要是你愿意,我们可以安排你去西北重新开始,在那边谁认识你呢?你也可以结婚生子的。偏偏你一心相信令狐家那个人。”

  定因眼中波澜不惊,“往事已经如前世,我已经放下了。这么多年来,我跟着师傅到处看下来,发现这个决定是最正确的,天地之大,超乎我们想象,我这样也挺好的。其实令狐家对我已经很不错,将我救出后,还肯放我入莲溪寺,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很感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