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生的日子里 第九十一章 宫家
作者:茱竺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菁华公主对此兴致勃勃,跟驸马商量了几天后,终于决定,她之前预定的宴会由驸马接手,主要是邀请京城的世家子弟,到秋水山庄,参加宴会。这次宴会的主题就定位为诗画比赛,以秋水山庄的景色为目标,参加宴会的人自由作诗画画,选出优胜者。

  京城中的世家子弟,平时最喜欢猎奇并表现自己的才华,秋水山庄对外开放在近二十年来,也不过是第二次,第一次长公主的宴会中,并不是以诗画比赛为主题,驸马抢先在秋水山庄办了这个主题宴会。菁华公主虽然不能亲自参加,但是自己丈夫主办,与有荣焉,因此她十分支持。

  皇贵妃崔氏和太子妃知道后,责怪他们夫妻俩会折腾事,菁华公主明明正在待产,还想着这些事情,但是抵不过菁华公主坚持,只好答应出面出一份力。虽然皇贵妃崔氏、太子、太子妃都没有空闲出席这次盛宴,但是皇贵妃和太子都为它各自准备一份奖品,以作奖励。消息传出,京城的才子们跃跃欲试,如果能在这等盛会脱颖而出,也能入了皇室的青眼,平步青云指日可待。

  秋水山庄名声更盛,一时间上门来了解情况并预定的人纷纷沓沓。苏锦将这些事情都推给叶管事去处理,自己躲在别院,悠闲过起育儿日子。

  不~≯,..过盛名之下,骚扰也多了。许承周的上峰都指挥佥书宫大人的太太竟然也找上苏锦了。这位宫太太可能跟她丈夫吹了枕头风,许承周有一次在家的时候跟苏锦提起,“我的上峰宫大人跟我提了下。说是他的太太最近也很想来秋水山庄玩玩,不过他的太太一直都是住在京城。估计要来这边一趟也不容易,如果真的来了,就接待一下好了。”

  顿了顿,许承周又说,“平常心对待即可。”苏锦明白他的意思,佥书说明白了等级跟许承周是一样的,只不过类似现代的小组组长而已,她就笑着应下。既然自己丈夫身在官场,这种跟官场太太夫人打交道的机会就多了。不过苏锦也让许承周跟这位宫大人先通通气。要来山庄玩可以,但是必须按照正常程序来预定山庄即可。要知道。租用山庄的费用是十分昂贵的,如果这位宫太太真的舍得出这笔钱,秋水山庄也定能好好接待这位客人。事实上已经很多人在考虑预定山庄来避暑,苏锦总不能为了宫太太而得罪那些京城的有钱人的。

  苏锦第二天就让身边的芳容带话给陆庆家的,让她打听下那位宫太太的事情,如果要交往,就得知己知彼了。苏锦身边的青莉已经许配给刘管家,如今留在京城待嫁中。芳容是替了青莉位置的二等丫头。

  过了三天。芳容回到别院,将陆庆家的打听到的消息转告苏锦,“陆庆家的说。那位宫太太娘家是国子监祭酒司大人家,是嫡出二女儿,与宫大人结婚后,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听说宫大人的母亲不喜欢她,宫太太脾气比较暴躁,与宫老太太合不来。宫老太太曾给宫大人送了两个婢女做妾室,但是都被宫太太压制得动弹不了,至今还只是没有生育的通房。宫老太太从娘家找了两个庶女来陪她,其实就是想塞给宫大人做妾,不过至今仍然未成功。”

  苏锦一边听着一边笑,芳容的好处就是口齿伶俐,做事利落,而且不会大嘴巴,所以苏锦才会提拔她上来替了青莉的位置。这一番话已经将宫太太的优点和弱点都说得清清楚楚了。能够跟婆婆斗了这么多年,而不让其得逞的人,相信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芳容还将陆庆家的写的信交给苏锦,那上面有更多她打听到的信息以及京城最近的一些消息。

  苏锦看了信后,知道这位宫太太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如非必要,并不想跟她有来往,而且苏锦并没有打算放太多精力在她身上,就暂时将她丢开,全心全意打理家务事和自己的嫁妆产业,还有就是浩哥儿的教育问题。

  六月的时候,由于青莉出嫁,苏锦想着一来回京城看看自己产业前半年的账本,二来也恭贺下刘管事和青莉的婚事,便带着浩哥儿回了京城,打算留在京城半个月再回别院。

  结果她回到京城许府后的第三天,宫太太就递了帖子给她,邀她过府一聚。苏锦考虑了一下,没有立刻拒绝,回帖答应了这个邀约。

  第二天,苏锦将浩哥儿留在家中,带着秦嬷嬷、芳容等人,去了东桥胡同的宫家。宫家世代为官,虽然官职不算显赫,但是几代的积累,也让宫家的宅院沉淀出几分凝重来。

  宫太太生得十分圆润,说话声音也很大,可见其性格的张扬。宫太太的两个女儿,一个十岁的年纪,一个八岁的年纪,都生得不像宫太太,苏锦估计她们都像父亲宫大人更多。宫太太性格外向,但是两个女儿却显得腼腆很多,不过一般这种母亲,如果喜欢事事干涉,她的孩子的性格被保护过度,都会偏内向多一点。

  宫太太十分健谈,谈起宫大人的同僚、上峰的家眷,也能娓娓而道,可见平时交游甚广。她问了秋水山庄很多事情,面露羡色,一个劲地感叹,“可惜我们家在西山那边没有别院,那边的别院都是贵人的。”又问苏锦在那边见过什么贵人,苏锦谦虚说,平时都只是在家中相夫教子,很少外出。宫太太摆起架子训她,让苏锦多点外出交际,要为她丈夫的职场做多点帮助性的事情。

  苏锦听得苦笑不得,但是硬着头皮听着,也不多言。宫太太的两个女儿,似乎已经习惯了自己的娘亲时时刻刻教训人的场合,但是一想到今天被教训的人是父亲同僚的太太,就又觉得不大合适。其中年纪稍长的女儿三番几次都想提醒下母亲,但是宫太太太过于滔滔不绝。只好作罢。

  宫太太说了半天,都不见苏锦邀请她去秋水山庄玩,就有点不悦,借口要带着苏锦去见宫老太太,就带着苏锦去了宫老太太的院子。

  宫老太太是一个面容有点愁苦相的老人家,估计是一生过得不大顺遂,想在媳妇身上逞威风,又受到阻扰,所以越发老相。站在她身边的有两个妙龄少女。

  苏锦回到京城。已经打听到更多的宫家消息。宫家老爷子早年宠妾宠得太过分,到外地当官的时候。留下自己的嫡妻和嫡子在京城,只带着自己的宠妾、庶子、庶女到任上。宫老太太在宫家守了大半辈子活寡,年轻的时候丈夫不疼,婆婆不疼,所以心理有点压抑,也是可以想象的。本来辛苦养大的儿子是自己最大的依仗,结果儿子不听自己的话,不娶她娘家的侄女。一定要娶宫太太进门。所以跟媳妇关系也不好。丈夫在外十几年都难得回来一次,最后还死在任上,死前还将他的宠妾、庶子、庶女都安排得好好的。结果等宫老爷子身边的管事扶灵回京的时候。并没有带回来什么产业和钱财,把宫老太太气得当场晕倒。后来她也曾派人去找自己丈夫的宠妾和庶子庶女,但是自己丈夫死前已经放了宠妾的自由,那些庶子庶女都颇有本事,她又撼动不了,只能再次哑吞这份怒意。

  其实苏锦很同情宫老太太,但是毕竟是人家的家事,宫家两个女主人,都不是值得深交的人,所以她打算今天在宫家是慎言到底的。

  宫太太介绍了宫老太太身边的那两位少女,“这两位是我家婆婆娘家的亲戚,一个叫雪仙,一个叫雪瑶。”

  说话间,雪仙和雪瑶就姿态摇曳地上前行礼,“给许太太问安。”

  苏锦回了礼,留意到雪仙和雪瑶都生得极美,一个是瓜子脸,修目长眉,肌肤白腻;一个是苹果脸,圆圆的眼睛,可亲可爱。看来宫老太太还是挺会挑选美人的,两个人各具特色,又放在自己身边,如果宫大人真的看中了她们,想来宫太太也没有办法。只是纳了自己母亲身边养的亲戚,对名声始终都是不大好的,宫老太太这招对付的如果是一个色中饿鬼,还不错。但是她不了解自己的儿子,宫大人只怕不是这样的人。

  从许承周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宫大人为人严谨,心思没有放在女色上,所以才会让宫太太在内院与宫老太太的斗争中,始终不败。

  宫太太介绍苏锦是许大人的妻子,苏锦留意到站在宫老太太左边的那个雪仙,对着自己欲言又止,一副春心荡漾的样子。苏锦不禁囧然,对着自己这么一个已婚女子,有啥好装娇羞的呢?站在宫老太太右边的那个雪瑶,神态也有点奇怪,不时看看自己,再看看雪仙。

  苏锦心中警铃大响,事异必妖,她来不及细想其中的枝枝蔓蔓,但是也更加警惕,说话更加谨慎。

  宫老太太似乎对于这种应酬不是很有兴趣,说了几句话,就借口要歇息,让宫太太带着客人回正院。雪仙姑娘开口嘤嘤沥沥地说,“老太太,我跟表嫂一起去陪陪客人吧。”一句话说的娇媚无比,可见平时用了不少功夫来训练她自己的声音,让苏锦听了,觉得全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美人恩也不是那么好消受的。

  雪瑶姑娘听见了,也跟宫老太太撒娇,“老太太,我也想跟姐姐一起去表嫂那里玩玩。”

  宫老太太似乎很鼓励她们去宫太太的正院,就点头允许了。然后恹恹地挥手让她们退下。苏锦看宫老太太精神头不是很好,只怕不能长寿。

  苏锦跟着宫太太转身出了宫老太太的正房,刚出了门口,雪仙姑娘就赶上来,用手扶着苏锦,“许太太,留意脚下的路。”苏锦一向不喜欢陌生人随意碰自己的身体,她不着痕迹地甩开雪仙姑娘的手,走到宫太太身边,与宫太太有一搭没一搭地谈着。雪仙和雪瑶就跟在她们身后,偶尔插上几句话。

  回到正院,苏锦就借口家中还有小孩需要照顾,要告辞回家。宫太太挽留她留下吃午饭,“家里有丫鬟婆子,孩子又有乳母照顾,你还担心什么?我们第一次见面,怎能不留你吃饭呢?要是我家大人知道,一定会责怪我不会做人做事的。”

  雪仙和雪瑶在一旁吃吃笑着,也帮着挽留苏锦。宫太太的两个女儿怯生生的,在她们母亲的示意下,也加以挽留。苏锦只好留下吃饭,但是饭后坚持要告辞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