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生的日子里 第一百零八章 丁忧?
作者:茱竺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冬去春来,三月初三女儿节过后,本来苏锦想着又该趁着春暖花开的时候收拾行装,去别院住了。但是从江南传来的消息让她放弃了行程计划。

  多年没有来往的江南许家竟然送来了消息,二月中旬的时候,许承周的父亲病重,已经是弥留之际了。接到消息的时候,苏锦忍不住在心中嘀咕,送信出来的已经是弥留状态了,过了这么久才收到消息,也不知最新情况如何了。

  虽然许承周已经分家出来,但是毕竟还没有正式脱离宗族,看来自己公公过世后,丁忧是难免的了。

  苏锦一边让人送信给许承周,一边想着如果要去江南住三年,该准备些什么,毕竟事出突然,自己这个当家主母还是得做好筹划的。

  第二天的时候,送信的人回来了,带回了许承周的信,许承周在信中说已经跟上峰递了请假申请,并说明了情况,可能会随时从请假变成丁忧,现在等待上峰的答复中。

  其实许承周在去年那一战中也立了大功,但是只是原地升了级别,地方也没有挪动。这个估计跟他是太子这边的人有关。当时同样级别的陈大人,因为是皇帝直系的人,战后得到的升职和封赏已经远远胜于许承周了。

  太子谨慎,一直力压着身边的人↑,..,很少让身边的人拿到实权,其实也是避忌这皇帝,皇帝才是天下之主,所以那次大战后,虽然多年宿敌倒台。但是太子依然十分小心,战后得到最好升迁的依然是皇帝手下的人。但是太子这边的人立了多少功劳,皇帝还是看在眼中记在心中的。

  敏侧妃和菁华公主都偷偷跟苏锦说过,总有一天,许承周会得到补偿的。苏锦一直以为是要等到新君登基之后了。哪知道机会来得这么快。

  许承周递了申请后,过了六七天,还是没有消息,江南那边的消息倒是又到了,许父确认已经病逝,虽然送信的人没有明说。但是也的确是表达了许家希望许承周带着妻子、儿女回老家守制的愿望。

  许承周也不必等上峰答复了,直接再递了丁忧的申请。虽然对江南老家印象十分不好。但是那个毕竟是他的亲生父亲,无论如何都是要回乡守孝的。

  这次答复很快,皇帝亲自下了圣旨,先是赞誉了许承周在战争中的功劳,然后阐明了,国家还需要许承周这样的人才,所以夺情。但是为了体恤他离乡多年,如今又遇到这种事情。特调他为浙江总兵。到江南任职,顺便方便回家祭拜。

  原浙江总兵调往福建,原福建总兵的致仕申请。皇帝批准了。

  这样一个命令下来,不只苏锦惊呆了,许承周也觉得十分意外。这样的安排最是妥帖的,难为上面想得周全。

  许承周入宫谢了恩,又去兵部领了调令。他需要先走一步,三天后启程,先回老家祭拜父亲,然后直接去走马上任。苏锦带着孩子收拾好行李在后面再出发。

  消息传开后,苏夫人最先登门来,将自己当年在江南当家的经验一股脑儿灌输给苏锦。对于去江南,苏锦并不担心,她已经去过江南,在江南也认识一些人家,就当做是全家出游的机会好了。

  菁华公主十分不舍,带着一对子女,经常来找苏锦,苏锦天天忙着处理家事,没空理她,她只好跟孩子们一起玩,有一次还发出豪言,要跟着去江南玩两年。

  苏锦也不理会她的豪言壮语,她婆家要是舍得放人,苏锦也管不着。苏锦有点担心的是,许承周要在这个位置上呆几年呀?

  本来总兵的家属是要留守在京城的,但是这次事情比较特殊,所以特许了他们跟着到江南,顺便守孝三年,但是三年后,作为家属,应该还是要回京城的。到时候夫妻两地分离,是苏锦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在前世的时候,她就知道两地分居是夫妻感情淡薄的绝对杀手。

  她忍不住跟菁华公主诉苦,菁华公主笑得狡黠,“知道你会担心这个,你放心吧,到时候只要朝廷没有命令,你就一直在江南呆着好了。不过我猜许大人在江南也不会呆那么久的,说不定三年后就回京了呢。你呀,穷担心。算了,我不去江南了,我在京城给你看着点,有消息随时告诉你,省得你日忧夜忧。”

  苏锦忍不住苦笑,自己哪里有那么忧愁呀,这不是官太太必经的命题吗?不过菁华公主说的,她也放心了点。浙江总兵一向用的都是当地人,虽然许承周是江南人出身的,但是这么多年来一直生活在京城,想来调任浙江总兵也不过是权宜之计,说不定上位者又在捣腾什么计谋呢。

  退一万步来说,许承周的外祖父和外祖母应该也不会让他在江南待那么久的。

  想清楚后的苏锦,心态更加放松了,将朵姐儿和浩哥儿丢给菁华公主和她那对龙凤胎,自己将家中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梳理清楚,又买了不少礼物,又派了管事去安排船只、沿途的吃住等等。

  左夫人知道消息后,也来过许府一次,乐哥儿倒是常来,知道浩哥儿要去江南后,乐哥儿不乐意了,天天在家吵着要跟着浩哥儿一起去江南。

  左夫人上门的时候,看着跟浩哥儿快活玩到一块的乐哥儿,忍不住微叹了口气,“这孩子,跟他亲哥哥也没有这么好过。“

  苏锦知道左家虽然人口不算很多,但是二房有很多糟心事,连累到左夫人也难做。她问过左夫人,为何不给左二爷捐个官职,却是左老将军一直拦着,苏锦估计还是难言的原因吧。

  左夫人送了几张拜帖给苏锦,都是下江南沿途毕竟城市的一些当地权贵人家的,“这几位都是我的闺中姐妹。这些年也一直都有来往,如果沿途有什么需要。可以递贴上门去见她们。”

  这个正是苏锦需要的,她还一直想着自己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行李、仆人南下,还是有点悬心呢。有了这几张拜帖,也放心点,至少如果途中出了状况,可以找个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帮忙下。

  苏锦也不跟左夫人客气,直接收下,并开玩笑说,到了江南一定多买点礼物回来。左夫人长这么大。从陇西嫁到京城,也没有去过江南。两人就兴致勃勃地讨论江南有哪些东西可以带回京城。

  江南富庶,富商也特别多。左夫人和苏锦都是经营自己嫁妆产业的人,也想着如果能将京城的东西弄到江南去卖,赚赚江南富贵人家的钱财,那多好呀。两个人一合计,就决定左夫人也投一份钱,然后苏锦趁着在江南的几年时间,在江南开几家店。专门做京城最流行的时尚装扮的买卖。

  菁华公主得知后。也硬要掺和进来,还一本正经说,她可以提供皇宫内的时尚装扮。苏锦和左夫人想想。那倒也是,如果跟皇城挂上关系,只怕江南深闺那些女人的钱滚滚如流水入账了。

  要知道,每隔三年的选秀,不少美人都是出自江南,对于她们来说如果能在平时就紧跟京城,特别是皇城的装扮潮流,对于她们进京攀附富贵那是大大有好处的。

  苏锦就有深刻的体会,想当初,她去了江南后,参加了几次当地闺中好友的聚会,她出自京城,所以她的打扮,甚至口音,都是江南女子学习的目标。

  由于去江南居住的时间不短,甘管事管理秋水别院和那里附近的田庄足够,叶管事管理秋水山庄的生意足够,许府就交给刘管家来打理,至于其他产业都是有各自负责的人手在跟进,自己只需要留下一个人定期检查账本就可以了。苏锦留下陆庆家的和九春在京城。带着秦嬷嬷、冬嬷嬷、四个贴身丫鬟,浩哥儿和朵姐儿身边也各有两个妈妈,两个丫鬟,浩哥儿还多了两个小厮。

  其他还有管理采买的,厨房的,二等管事几个,护院二十来个,连同各自行李,足够塞满一条船,四月初的时候,终于从京城出发,前往通州,然后上船南下了。

  离京那日,苏夫人带着苏邓氏、端哥儿、丹姐儿送她们到城外,到了城外,菁华公主、田驸马,也带着一对子女在十里亭那里等待,与苏锦一行人告别。

  浩哥儿本来很兴奋可以出门,但是一想到很长一段时间内见不到他的这几个小玩伴了,就又变得沉默。

  朵姐儿不耐烦一直坐在马车中,到十里亭前,一直在时不时发一顿脾气,浩哥儿今天特别乖巧,主动来逗朵姐儿,最后,朵姐儿一路上跟他依依呀呀对话,说着别人听不明白的话,把有点情绪低落的苏锦逗乐了。

  端哥儿来年也会去谨习书院读书,丹姐儿已经成为一个小淑女,听说苏夫人已经开始操心她的终身大事了。端哥儿和丹姐儿都十分羡慕地跟浩哥儿说,“浩表弟,你到了江南一定要多点买些好玩的东西,等你回京城的时候,别忘记带回来给我们呀。”

  听着孩子们的童言童语,大人们的离愁别绪都被冲淡不了。十里亭中的气氛也好了很多。

  春天,折柳时分,是离别的季节。这十里亭被菁华公主、驸马带人占了,亭外面也有不少人家在送别。

  苏锦仔细看了看周围的人,竟然看见熟悉的人影。令狐家的人也在一旁依依不舍地送别。苏锦心道,不会是令狐二老爷要回辽东吧,那也应该走北门,不应该走东门呀。

  不远处一字排开的几辆马车,都有着令狐家的标志,令狐家大少爷也在人群中,当中一个中年美男子,一身戎装。

  苏锦惊疑不定,就问菁华公主,那可是令狐家二老爷?菁华公主看了一眼,就辨出,“正是他,他年前的时候回京述职,可能家中有事,拖到如今才回辽东吧。”

  苏锦觉得心中纠结了,定因当日给她的那本札记,她一直带在身边,但是她基本上没有什么机会见到令狐二老爷,所以也没有想过真的要将那本札记交给令狐二老爷。如今见到了人,转交还是不转交呢?

  令狐二老爷的家眷也在那里,定因毕竟身份有点敏感,如果令狐二夫人知道了,会不会受到伤害呢?

  正在苏锦纠结的时候,令狐家那边已经告别完毕,令狐二老爷带着几辆马车正往十里亭这个方向走来。

  好不容易,苏锦下定决心,不要主动交出札记,当初定因不是说,如果令狐家的人问到才给吗?现在他们没有问到,自然就不应该给了。

  苏锦放宽心后,就没有再往那边看,开始努力想分开几个孩子,“时辰不早了,我们要上车走了。”

  跟着菁华公主来到十里亭送别的乐哥儿拉着浩哥儿的手不肯撒手,菁华公主的女儿也拉着朵姐儿的手,不肯放。苏锦正头疼着,听见耳边有人问,“请问是不是苏夫人?”

  苏锦转头一看,令狐二老爷竟然已经走近十里亭,他认得苏夫人,故此一问。苏夫人刚才一门心思在女儿和外孙、外孙女上,没有留意到旁边的人物,突然看见令狐二老爷出现,也是大吃一惊。

  她已经多年没有见过令狐二老爷,当年还是令狐二老爷跟翘嫆定亲后见过几次,她盯着令狐二老爷看了半天才说,“可是令狐将军?”

  令狐二老爷有点激动,他点头,然后吩咐身后的车队先走,他随后跟上。苏锦打量了一下那几辆马车,之间其中一辆的人撩起窗纱,往外张望,看样子是中年贵妇,应该就是令狐二夫人了。

  突然看见一个少年,骑马跟在令狐二夫人马车旁边,正在好奇看往这边,苏锦看清楚他的容貌,忍不住心中咯哒一声,长得很美的一个少年,怎么看上去有点像定因呢?特别是眉目,看上去就跟女扮男装的定因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