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生的日子里 第一百二十三章 六月
作者:茱竺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朵姐儿一直盯着宁氏看,看了许久,可能是鉴定完毕,感觉到对方对自己无害,便大方地对宁氏一笑,又想把吃的湿湿的小手直往宁氏脸上摸去,“哎呀,”苏锦赶紧抱着她转了个身,好险,差点被朵姐儿突袭成功的宁氏呆在那里。

  苏锦赶紧回头看宁氏,“有没有被她摸着?”又打了打朵姐儿的小手,“手上都是你的口水,怎么能用这只手去摸宁姨呢?”又吩咐曾妈妈那干净帕子来给她擦手。

  一时间,热闹十分,朵姐儿一直笑嘻嘻看着宁氏,宁氏的心突然柔软下来,感觉到自己肚子里面的孩子也顺势动了几下,她第一次开始憧憬自己的孩子出生后的样子。

  苏锦看见她的脸色变柔和,便觉得有必要将朵姐儿多点扔到宁氏这边来玩,这样可以软化宁氏的心,也可以让朵姐儿多了玩伴,只要宁氏有了爱孩子的心,日后也不容易再寻死觅活。为母则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苏锦便特意鼓励朵姐儿多点与宁氏亲近,朵姐儿一点也不怕宁氏,反而有一肚子的问题问宁氏,问她是哪里来的,海上有什么好玩的吗?有花吗?有树吗?宁氏跟她也是合得来,也不觉得她呱噪,很耐心地一一回答。到了最后,变成了朵姐儿跟宁氏两个叽里呱啦说话,苏锦跟在一旁⑩,..全心全意赏风景,偶尔看看朵姐儿就可以了。

  到了午时,树儿过来问苏锦,要不要现在过去赏心院吃午饭,下人们把饭菜都准备好了。苏锦便带着朵姐儿、宁氏往诸太太住的院子走去。

  宁氏还是有点迟疑,苏锦也不指望她们之间能化解仇恨,只是多点机会沟通总是好的。到了赏心院,诸太太和诸小姐早已在院门等着。陪着苏锦一起进了门。

  自从她们住进总兵府后,吃食一直都是分开的,诸太太她们各自都有心事,也提不起兴趣出门走动,所以连苏锦这个女主人,都很少跟她们打照面。

  苏锦想着以后还是要多点走动才行,反正自己自从怀孕后,基本不理事。时间多得是。而诸太太她们也需要找点别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不然天天想着海上的战事。只怕对她们身体不好。

  朵姐儿这个好奇宝宝,看了诸小姐,又丢下宁氏寻了诸小姐说话,说了一会,又招手让宁氏过去跟她一起,她今天交了两个朋友,格外高兴,连平时最喜欢黏着的娘亲也抛下了。苏锦也不管她,朵姐儿是个最好的外交小家伙了。在她带领下,宁氏和诸小姐坐在一起也不会太尴尬。

  诸太太和诸小姐应该都已经知道诸家大公子出事始末,她们并没有刻意去理会宁氏,过了一会儿,就连小小的朵姐儿也逐渐察觉到大人之间气氛的不妥。

  她满心不解。但是开始慢慢靠近苏锦,一会儿看看宁氏。一会儿看看诸小姐和诸太太,但是更多的时候是安静无比地吃着饭。苏锦见她们之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不勉强,只是打算饭后。留下来陪诸太太她们说说话。

  饭后,宁氏很快就告辞了,苏锦让曾妈妈抱着朵姐儿去宁氏院子玩,自己留了下来陪诸太太她们。

  苏锦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宁氏目前的状态对孩子不好,而且孩子生下来后,也缺不了自己的娘亲,不如大家放下心结,毕竟诸大公子肯定也不希望她们之间关系交恶。

  照苏锦看来,难以接受宁氏的是诸太太,诸小姐毕竟跟自己大哥更加熟悉,也知道自己大哥临死前最放不下心的就是宁氏,所以还能接受这种说词。

  解铃还须系铃人,希望宁氏的孩子出来后能够冲淡大人们之间的仇恨吧。慢慢地,苏锦便不再提宁氏的事情,跟诸太太讨论海边的一些风土人情。

  诸太太本来就是陆地上长大的,自从嫁入诸家后,才远离了自小长大的家园,跟苏锦说起娘家的一些风俗,倒也有趣。

  之后,苏锦便经常带着朵姐儿去后花园找她们玩,一来二往,彼此也熟悉了。有时候一起吃饭的时候,诸太太也能脸色平静地对待宁氏了。

  六月的时候,秦夫人生了一个大胖小子。秦先生欢喜得放了浩哥儿一个月大假,专心留在家中养儿为乐。

  苏锦带着浩哥儿、朵姐儿去参加孩子的洗三礼,朵姐儿对这么小的孩子十分好奇,霞光十分不屑地告诉她,以前她们刚出生那会儿也只是这么大而已,朵姐儿不可理解自己当初也是这么一丁点大,缠着苏锦一个劲儿地问,只把苏锦弄得十分头大。

  浩哥儿被放假了,苏锦便天天陪着他读书写字,有时候嫌弃朵姐儿太过于吵闹,便赶她去后花园找宁氏,找诸小姐玩。

  朵姐儿如今跟宁氏可熟了,回了家就跑去后花园,找宁氏说悄悄话。宁氏在朵姐儿陪同下,日渐开朗,恢复了几分以往的爽利,脸色也红润了几分。

  诸小姐年纪尚轻,有时候耐不住寂寞,就出门找朵姐儿玩,因此她跟宁氏之间的关系渐为和缓。

  六月中旬的时候,许承周竟然回家了,还带了诸家二公子一起。苏锦十分吃惊,本来以为他们已经在积极准备打仗的事情,哪里想到他们居然还有时间回杭州。

  原来宁家那边不知道从哪里得到风声,最近十分收敛,并不理会诸家的各种挑衅,跟倭寇那边的联系也暂时停了,朝廷这边和诸家一时之间也找不到更好的对策来对付他们,只好暂时停止备战。

  诸家二公子这次跟着来,是想看看自己娘亲和妹子在杭州城过得如何,之后会跟着许承周一起回大营。

  诸家二公子先去见了诸太太和诸小姐,诸太太她们十分高兴,拿出钱让厨房加菜,整好一围席酒菜,又请了许承周、苏锦她们一起过去吃饭。单独没有请上宁氏。

  诸家二公子看了一圈,没有看到宁氏。便主动提出把宁氏也请过来一起吃饭,诸太太和诸小姐没有搭话,但是朵姐儿就兴奋地跳起来说,“我去请,哥哥,你跟我一起去。”

  浩哥儿也跟着朵姐儿去过几次宁氏那里玩,宁氏其实不愧是宁家培养出来的最为出色的女儿,她知道浩哥儿在练武。便与浩哥儿分享自己小时候练武的经验,还把自己懂的教给浩哥儿。她在海上住了多年,也算是熟悉天文地理,虽然不是很成系统的知识,但是也一股脑儿教给浩哥儿,所以后来浩哥儿也每天下午都与朵姐儿一起去找宁氏,听她讲一些知识,大人和小孩都是兴致勃勃的。

  宁氏的预产期就是这几天了,苏锦早已接了稳婆住在府中。苏锦怀孕的消息送到京城苏家和秦国公府后,之前服侍了两次苏锦生孩子的冬嬷嬷和兰妈妈。被送来杭州,继续服侍苏锦。这两人都十分希望苏锦再生多一个男孩子。苏锦自己也是希望再生一个男孩子,这样以后浩哥儿也有兄弟互相照顾。

  冬嬷嬷和兰妈妈来了两天后,宁氏就生产了,苏锦让兰妈妈去宁氏那里帮忙。让宁氏尽量坐好月子。

  宁氏之前已经被诊脉确认是怀有双胞胎的,从她发动到生下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只是短短两个时辰,苏锦不禁暗叹,学武的女人,身体体质果然不同呀。虽然已经武功被废,但是依然彪悍。

  宁氏先生了一个儿子,再生了一个女儿,是龙凤呈祥。诸太太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诸小姐和诸家二公子也十分高兴,要不是现在客居别人家,而且需要低调,他们早已经直接赏钱给府中的下人了。

  还是苏锦给拦住,她说,到时候要走的时候,再给赏钱吧,现在给赏钱,只怕有些消息也封锁不住,人一高兴起来就会忘乎所以,很难保证府中每一个下人都会严格遵照主人的要求,不对外传任何消息的。

  诸家二公子觉得苏锦说得有道理,便将钱留下给诸太太,让诸太太临走的时候再赏。诸太太笑着说,“这孩子,你娘亲这里有钱,我这里直接赏就是了。”诸家二公子对母亲极为孝顺,一定要留下银子给诸太太,“娘亲有事娘亲的,这是儿子孝敬娘亲的。”

  诸家二公子联系自己妹子天天关在宅子中,要知道诸小姐在诸家也是活泼的人,他便让诸小姐女扮男装,时不时带着她出去逛逛杭州城。

  苏锦想着最近许承周虽然呆在杭州,但是白天也基本不在家,有时候跟诸家二公子也不知道去哪里密谋什么事情,便问许承周,“你们是在等待宁家动手吗?”

  许承周似乎已经有了点头绪,兴致颇高,“我们已经有了头绪,到时候下诱饵,不怕宁家不动。”

  苏锦明白,现在宁家如果不动,许承周他们反而不好行事,如果宁家动了,就能趁势而去。许承周又说,“最晚八月,一定要动手了。”

  苏锦想想,现在六月,那许承周七月都可以呆在杭州,便喜滋滋的。许承周知道她在想什么,便又说,“我可以呆到七月中旬再走,这次我要先处理好家里的事情,不然到时候打起仗来,都不知道还有无时间来处理这些事了。”

  第二天,许承周就去找了找许家族长,跟族长说了要带走秦氏的骨骸回京城安葬,在京城自己开宗立祠的打算。

  许家族长虽然已经知道许承周的打算,但是听说他还有带走秦氏的骨骸,就有些犹豫了。“你母亲已经入了许家的族谱,按道理,是需要跟你父亲合葬的,虽然现在……”说着说着,许族长也觉得很难向许承周交待。

  许家二爷去世后,其实并没有跟秦氏合葬,因为他临死前留下遗愿,以后要跟钱氏合葬,虽然这件事不符合规矩,但是钱氏当时以此闹着,所以造成了现在的结果,秦氏只是葬在许家二爷旁边,日后钱氏如果跟许家二爷合葬,而原配的坟墓却孤单地立在旁边,实在不符合情理。

  许承周笑着说,“我先母反正也不能跟我先父合葬,我已经在许家家墓中另觅了一处风水佳地,到时候做了我先母的衣冠冢就可以了。我先母的骨骸,跟着我们回了京城,日后也有子孙陪着,不至于孤单。”

  许族长不禁暗恨钱氏做事情太过于荒唐,居然挑唆了许二老爷临死前留下那样的遗愿,现在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许承周这样做,他也不愿意得罪许承周,就算他自己开宗立祠,但是毕竟还是许家的子孙,以后自己家的承明还是需要依靠他在京城多多照顾的。

  许族长想清楚后,便大方地承诺,这件事就交给他来办好了。许承周也不跟他客气,择了日子,将秦氏骨骸移走,在许家家墓另外一个地方立了衣冠冢,日后钱氏去世后,跟许家二爷合葬一起,秦氏的墓冢不在他们的墓冢旁边,也不会那么尴尬。

  许承周派了管事,先将秦氏的骨骸送回京城,京城那边已经选好风水宝地,择好吉日,到时候先将秦氏下葬,先由京城许家和秦国公府的人祭拜,至于许承周、苏锦他们,只能等回到京城后再去祭拜了。

  许家族谱最终还是没有将许承周除名,只是在他名字旁边注明,已经另立祠堂,繁衍这一脉的子孙。

  许二太太听说这个消息,自然反对,但是许老太太已经铁了心不让她再出门,还跟许大太太说好了,待许老太太百年后,许大太太作为长嫂,也要跟老太太一样尽力管束住许二太太,除非二房彻底分家出去,不然许二太太就不许再出许府半步。

  许家二房暂时还不想分家,所以许二太太被软禁在家中的日子也无限延长中。她小女儿已经跟着老太太教养,许老太太还亲自为她定了一门亲事,打算等她及笄后,就安排她嫁过去。钱家那两个小姐,因为许二太太被软禁后,脾气不定,挨了不少骂,干脆递了消息给家里,让家里人把她们接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