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生的日子里 第一百三十七章 和事人
作者:茱竺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左老夫人说,“我们两个老人家还能活多久呢,不就是惦记着他膝下只有一个儿子,希望他能有多几个子女,将来也有个依靠。结果二媳妇就是个扶不上墙的,天天让人对着金姨娘指桑骂槐的,金姨娘心中不安,才回去几天,就瘦了一圈,她身边妈妈担心,就来回禀我,我就骂了老二一顿,让他去瞧瞧金姨娘。

  老二去瞧了金姨娘,可能是看见人家好好一个人,没几天就被折磨得瘦了,脸色也不好。便说了我那金贵的二媳妇几句,结果就三天两头闹得不得了。我是一听见她的消息就头疼了。

  我也老了,也不怕丢脸,让你帮忙劝劝,我去劝她,她只会觉得我偏心自己娘家的人,说不通。”

  苏锦心中暗叹一口气,看来左老夫人是真的心淡了,寻常人家,如果遇到这种妻妾之争的事情,一般都会内部解决了算了,怎么会找外人来掺和呢。她便回答说,“我与左二太太也不熟悉,姑且一试吧。”

  左老夫人想着自己大儿媳妇对许夫人赞誉甚高,在临走的时候还特意嘱咐过自己,如果家里面二媳妇闹得实在太过了,自己不方便出面调停,可以让许夫人或者菁华公主来帮忙。

  自己大儿媳妇当时是这样说的,“许夫人和菁华公主都是口风很℉≠,..密的人,您也不用担心丢脸,咱们家这点事情,京城的人都知道了的,二弟妹的性格,我们都知道。许夫人和菁华公主都是聪明人,知道怎么劝她的。等我走后,不要断了与她们的来往,如果家里面有什么事情。可以找她们帮忙的。”

  自己一开始并不把这句话当做一回事,因为谁家没有几件丑事呢?还能往外宣扬不成?后来大儿媳妇在来信又提及这一点,自己想着好歹试试吧,反正这会也没有人能劝老二媳妇了……

  苏锦跟着左老夫人身边朴妈妈去了左家二房的院子,苏锦还是第一次踏入二房的院子,这个院子其实跟左夫人的正院大小一样,都是四进的院子。西边有个跨院,如今金姨娘就住在跨院中。

  苏锦就跟朴妈妈打听,“金姨娘住回来这边后,二爷他在她那里留宿过吗?”朴妈妈摇了摇头,又伸出二个指头,“就怕这个闹呢。”

  苏锦想起左家二爷的样子,忍不住暗笑。心中暗自嘀咕,果然就是一物降一物,我们都觉得二太太配不上二爷,但是人家就是看对眼了,死活都护着。

  苏锦走到正房院子的时候,左二太太身边的吴妈妈迎了出来,“我们太太身子不舒服,就不能出门来迎接您了。”

  苏锦点了点头,跟着她往房间里面走去,左二太太躺在西次间的大炕上。额头绑着草药。一进门就能闻到一股药味,苏锦看了看。房间的窗户紧闭,便皱了皱眉头,说,“这房间里面的空气也太闷了,对病人身子不好的,便让朴妈妈帮忙去开窗。”

  吴妈妈在旁边想拦又不敢拦,口中只说。“太太头疼,担心开了窗会惹来头风,更难好了。”

  苏锦让朴妈妈打开炕尾那里的窗口,便坐在左二太太身边,“二太太不知道,身子不舒服,最忌讳屋里面空气不好了,特别是现在暑热天气,再闷着,就算人身子没事也能憋出事情来。大热的天,开开窗也冷不到人的,您别担心。”

  左二太太知道这位许夫人与自己大嫂关系很好,许大人位高权重,家中听说是没有任何妾室,想到自己,虽然丈夫对自己贴心,但是自己一直没有能够有所生养,导致婆婆塞了个贵妾进来,偏偏这个贵妾又生了儿子,如今又怀孕了。这不是要生生逼死自己吗?

  想着想着,左二太太忍不住又流下眼泪,感怀身世。她身边的吴妈妈看见了,也忍不住拿出帕子擦着眼睛说,“夫人好好劝劝我们家太太吧,好好的身子都要熬坏了。我们家太太对那个……,对金姨娘不好了?只是那个……,只是金姨娘自己使的诡计,挑拨我们二爷和太太的感情罢了。”

  苏锦递了帕子给左二太太,然后厉声对吴妈妈说,“既然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怎么不帮着劝你们家主子?作为一家之母,天天躺在这里抹眼泪,怎么有魄力来镇住底下那帮人呢?”

  吴妈妈被苏锦的呵斥,吓了一跳,呆在那里不敢做声。左二太太也被震住了,拿在手中的帕子停在眼前,擦也不是不擦也不是。

  苏锦知道左二太太性格颇像林黛玉,不下点猛药,她还会继续伤春悲秋的,便拉着左二太太的手说,“你在家做姑娘的时候也知道,谁家后院没有点这种烦心事呢?照我看,二爷对你是好的没话说的,他也是对你好,才说了你两句,以二爷对你的那份心,就算金姨娘生了十个八个,她也只是个妾,你好好养好身子,把正室的位置守好,这样才对得起二爷对你的这份心了。再说了将来金姨娘子女的婚事还是你说了算,她也不敢反了你去。

  不过既然金姨娘已经生了孩子,就要礼待他们和他们的生母,不然让孩子们看见了,将来怎么说也会有个心结。

  其实说白了旁人怎么样又如何呢?只要你跟二爷感情不变就行了。依我说,你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跟姨娘置气。等金姨娘生了这个孩子,你可以跟二爷说,孩子也有了,以后不要再纳妾了,就这样一妻一妾,两个孩子守着过就够了。如果二爷真的爱护你,自然会听你的。

  你如今跟二爷闹,不是把二爷推向别人吗?这种损己利人的事情,你怎么就做得这么顺溜呢?”

  吴妈妈听得直点头,可不就是这个理。

  左二太太声音恹恹的,“可是我一看见她和她生的孩子,就心中不舒服。”

  苏锦继续劝她,“不喜欢看见她。你可以免了她的请安,作为姨娘,没有你的吩咐,也不能随意走动,更加不能到正房来。这样你自然就能少见她了。至于孩子们,是不能交给她养的,还是得你养着。他们总是要尊称你一声母亲的,多见几面也能培养下感情,日后孩子们长大了也能念着养恩,再说礼仪孝悌就在那里,他们也不敢对自小养大自己的嫡母不孝的。”

  苏锦把问题引到最重要的环节上,“大夫是怎么说你的?怎么一直生不了孩子呢?”

  左二太太其实心中还是有点感激苏锦的,她自从嫁入左家后。除了丈夫和身边的仆人,也没有相同年纪的朋友可以指点她,左老夫人不耐烦她,左夫人作为妯娌,为了避嫌,也不好多说什么。这是第一次有人真心实意为她着想,她也不是狼心狗肺的人,心中还是明白的。

  她也不隐瞒,将自己的事情如盘托出,“我身子弱。自出娘胎就有一股寒毒在体内。太医也说了极难怀孕。”

  苏锦便拉着她的手说,“我幼年的时候也学过点医术皮毛。不如我帮你把把脉,再看看之前太医给你的医案,我们一起想想法子,你才二十来岁,年轻着,以后还有机会有孩子的。”

  左二太太心情激动,“真的吗?真的可以?”

  苏锦笑而不语。给左二太太把了脉,又看了之前太医的医案,便说,“照我看,你身子也没有太大的毛病,虽然体内有寒毒,也是有法子可以驱除的,只是需要下大功夫,需要时间来调养。你让人去请个太医,看看他能否现在过来,如果不能,改天约好时间,我再过来看你,我需要跟太医讨论下你的情况,再定下个章程。

  不过以后你是不能再继续躺在床上了,身体是要多点动动才能健康的,多点出门走走,多点去后花园逛逛,多点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的空气,平时不要动不动就吃药,是药三分毒,我看食疗挺不错的,可以让二爷找个擅长做药膳的人来帮你调理身体。”

  吴妈妈领了命令,就出去让人去请太医。左二太太被苏锦扶着坐起来,又把她额头上的草药包拿掉,“女人还是要坚强些,动不动就掉眼泪的,怎么保护自己的身体,将来怎么保护孩子呢?”

  许二太太,不知所措地听凭苏锦行事,心中一片迷惘。苏锦又问吴妈妈,平时许二太太都喜欢吃些什么东西,又将那些性寒的食材挑了出来,吩咐吴妈妈记住,以后不要再让许二太太吃这些了。

  又检查了许二太太喜欢用的熏香,又挑剔了一番,最后建议许二太太尽量不要用熏香,最好是用天然的果香和花香,当然有些花也是不适合的。

  一番话下来,把吴妈妈忙得差点记不住,幸亏左二太太身边的丫鬟也是识字的,苏锦便让她在一旁拿着笔记下各个要点,然后再重新整理一份出来,递给许二太太,“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不要小看这些细节,如果你要养好身子,就必须从细节做起。”

  苏锦想了想又说,“金姨娘那边,你就不要操心了,就让老夫人那边派人照顾吧,你也不用给她送什么吃食衣物,如果实在要表示关心,就给银子好了,让她自己想吃什么想穿什么自己置买去,免得到时候出了事情,你自己也摘不清。”

  苏锦絮絮叨叨地说了一大通,又陪着左二太太吃了午饭,歇息了一会,擅长妇科的金太医来了,苏锦也是见过金太医的,她也不避嫌,陪在左二太太身边,让金太医给她把脉,然后跟金太医讨论,像左二太太这种病,如何医治最有效。

  金太医知道眼前这位许夫人也是懂点医术的,也不敢托大,“左二太太体内寒毒太多,要拔除比较困难,偏偏她身子又弱,不能下猛药,只能用温和的药慢慢来调理。”

  苏锦知道太医们都喜欢用慢药,但是左二太太这种情况,如果十年八年内还是医不好,只怕,她这辈子就真的不能有自己的孩子了。就算是看在左夫人的份上,也应该为她家人出份力量,让左家家宅安定些。她便问,“如果配合针灸,会不会好点?”

  金太医点了点头,“针灸自然能好得快,但是针灸男女有别。”

  苏锦明白金太医的意思,如今医术高明的基本都是男人,如果要针灸就需要脱了衣物,实在不便,她便问金太医,“寻常的医女能否做针灸呢?”

  金太医摇了摇头,“她们都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只怕不妥。”

  苏锦想起自己的三嫂,便打算回娘家问问三嫂,她心中有个盘算,如果三嫂身边有丫鬟是跟着三嫂从小学过点医术的,或者可以让她跟着金太医学习下针灸之术,然后再在金太医指导下帮左二太太针灸。

  苏锦便问金太医,如果到时候找到合适的懂点医术的女子,能否教她针灸之术,帮左二太太这种的女病人针灸呢?到时候金太医只需要在帐外指导即可。

  金太医并不是那种迂腐的人,他也一直头疼一些女病人,因为男女大防,无法通过针灸来医治,导致早逝。如果许夫人说的这个法子可行,自己也只是在一旁指导下针灸哪个穴位,用什么手法下力,也不算是将自己家传的医术外传,又能救下更多的女病人。他越想越心动,便作揖说,“这个我还需要回家商量下,到时候再给你一个答复吧。”

  苏锦知道古代的大夫,大部分都有家传的医术办法,不能外传的,便不再勉强,跟他约好了再联系,便让吴妈妈送他出门了。

  拿起金太医写的药方,苏锦沉吟了好一阵子,才让左二太太身边的丫鬟拿着药方去准备药。

  她又将自己刚才亲自写下了一些注意事项,锻炼身体的法子,食疗的房子,交给左二太太,“拿着它,好好按照上面说的,把自己身体养好点,记得不要跟任何人置气,生气是最伤害身子的,如果你还想生育孩子,就记得以后不要跟别人生气。”

  苏锦又嘱咐了左二太太身边服侍的人,“好好服侍你们太太,要是知道有人心中藏奸,故意挑拨太太和二爷或者太太与金姨娘的关系的,一定要回禀你们太太,这样的人绝对绕不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