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唐 第七章 织锦楼中的二师兄(一)
作者:骊影的小说      更新:2017-10-14

  “二师兄,宁儿给你送饭来啦!”

  提着食盒的江宁推开了织锦楼的大门,入眼的便是宽敞明亮的大堂,以及两边盘旋而上通向二楼的楼梯。

  阳光从正对面的窗子里洒进来,刺得江宁眯了眼,逆着这光芒往楼上去瞧,隐隐约约的便能瞧见一道关了一半的房门,以及里面一摞又一摞的书卷来。

  整个清静园里,最重要的地方莫过于千锦阁与这织锦楼了。

  千锦阁里的书画真迹数不胜数,价值万千,而这织锦楼却是江家师徒们临仿的地方,江家几百年来传世的东西,十有八九是在楼里做出来的。

  那年江如水用一夜工夫做出师宜官的八分书,便是在一楼西侧的房间里。

  江家的子弟,每当书画技巧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后,其师父就会给他一把钥匙。这钥匙就代表着织锦楼某个房间的使用权,这种房间一旦给予某位子弟之后,若是不争得主人同意,便是他的师父也不能随意入内的。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规定,也是为了弟子们临仿出更好的作品。江家毕竟不是那些作假的商贾之流,寻常人做临仿,不过是为了几个臭钱,只效其形,不仿其神,做出来的东西,只不过是匠造之物,拿来骗骗没有文化却硬要充底蕴的人罢了。

  而江家临仿,追求便是“惟妙惟肖”四个字,不单单是外形要像,更要寻其魂,仿其髓,务必将那字画的原貌原原本本的还原出来。对传承了四百年的江家来说,只有不逊于真迹的临仿,才叫做真正的临仿。

  但这样的临仿自然是极难的。

  寻常人单模仿某一人笔法就极为不易,多少人临了一辈子《兰亭》,却堪堪能效其形状,更何况是其中的筋骨精髓,更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了。

  而江家人要做的,偏偏就是在纳百家入海后,再抽离出精气神魂,而后再效其行止,行临仿之事。

  这过程听来便不易,实行起来更是困难的可以。

  一般来讲,刚入江家的徒弟便如江宁这样,师父是不会怎么去管教的。只是由着她的性子去饱览千锦阁里的字画真迹,正所谓厚积而薄发,这一阶段,主要就是用来开拓她的眼界罢了。

  到得看的差不多了,这些孩子也就开始有了动笔的欲望。而他们所写或画出的第一笔,常常是最关键的一笔。因为从这一笔里,方能断定出这孩子的天资到底有多高,而这孩子的天分又到底再何处。

  书画虽然相通,但能兼精者从古至今不过寥寥数人而已,更何况再细分下来,书法又分篆、隶、楷、行、草等,丹青又分工笔、写意、水墨、水彩等等。即便是有天分的人,也不可能样样皆通,多是在一两个方向上有不同于寻常人的天资,就已经很厉害了。

  而这种天资也往往于性情相关,让温婉如玉的人去做疏朗的狂草,让跳脱飞扬的人去绘精细的工笔,这种事情,只是这么想着,就觉得好笑了。

  至于江家弟子,在千锦阁翻看了三四年、随手做出了几幅书画之后,一般师父就会帮其锁定一两个钻研的方向出来。之后的时间,弟子就会挑出这些方向的名品去鉴赏琢磨、研究临习了。

  这个阶段持续的时间因人而异,少则十年八载,慢的二三十年也不是没有出现过。

  过了这个阶段以后,这些人都在肚子里藏了不少的墨水,便是不去做临仿,而是随意做出几幅字画来去买,怕是也能名噪一时了。

  也只有到了这时,真正临仿大门才会在他们展现出来。也是这个时候,师父就会给予他们织锦楼的一把钥匙,其中的一个房间,就会成为他们一生作品的诞生之地。

  但即使是这样训练出来的江家弟子,也不是人人都能临仿出好作品的。一辈子碌碌无为者并不少,能用一生时间做出两三幅九成相似的字画便是不错的成绩了。

  毕竟对于他们而言,在字画功底之上又要多加一种模仿的天分,而这种模仿不单单是模仿字画的样貌,更要深入的去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与情思,一分之差落得纸面上,都可以谬以千里的。

  一幅字画临仿而成,要经过会意、入境、下笔、出境四个步骤。其中入境一步最难,即便是在这方面天资极高的人,没有月余的调整也是不能的。

  而江家四百年来,只出过一个这方面的怪才,这人十三岁时便在无人指导的情形下临仿了陆探微的《燕太子丹图》,虽然达不到真正江家临仿的标准,但却足以令整个江家震动了。更要命的,这位怪才并没有展一时之光后便成为伤仲永,在他真正出师后,一年动笔绝不超过两次,可每一次入境用的时间绝对不会超过一天。

  常人一月,他用一天,此等人物,又如何能够只用“天才”二字来形容?

  只是可惜,这人四年前断了一指,书画之事怕是终生不能再碰了罢……

  话说回来,如今江家这五名弟子里,得到织锦楼钥匙的不过只有老大和老二两个人。大师兄,江宁自然是极为熟悉的,可是这位二师兄……怎么说呢?倒不能说他对江宁漠不关心,只是江宁进园子整整四年,和二师兄说的话怕是也能数的过来的。

  说起来,这还是因为每次二师兄进了织锦楼,江宁就负责给他送饭的缘故,要不然,他们之间怕是连见面的机会都不多的。

  提着食盒喊了一声,见没有人回应,江宁倒也已经习以为常,若是此时有人应声了,她还非得吓一跳不可。自行从右侧的楼梯爬了上去,江宁将食盒放到那半开的门外,又探出一个小脑袋向屋里张望着。

  房间里多是散落了一地的画卷,有些地方更是堆放了半人高的书,上面积了厚厚的一层灰。江宁见惯了倒也不觉得奇怪,只是不免暗自吐了吐舌头。

  四下寻找了一番,江宁终于在一处阴暗的角落找到了二师兄的身影,她抬手轻声敲了敲门,害怕惊吓到某人一般的压低了声音,道:“二师兄,该吃饭啦!”

  半晌之后,角落中的那个人似乎才回过神来,缓慢又僵硬的抬起了一张苍白的脸,一双眼睛里满是血丝。

  “师妹啊……”那人不知多久没喝过水了,说话的声音十分沙哑,就彷如刚刚经历了旱灾逃脱出来的难民。

  他望向江宁,一双有些涣散的眼睛很久才聚焦,仿似不知想到了什么,他盯着江宁的眼里,忽然绽放出丝丝光芒来。

  ——

  (好的,又是一个神经质天才……)